皮央和東嘎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的東嘎村、皮央村。東嘎·皮央遺址由東嘎扎西曲林寺遺址和皮央石窟群組成。由於兩村距離很近,遺址規模巨大,故命名為皮央和東嘎遺址。皮央和東嘎遺址分為石窟遺跡、石窟壁畫、佛寺與建築遺跡、佛塔遺跡、出土及採集遺物、墓葬、居住遺址、岩畫。

阿里地區文物搶救工作辦公室於1997—1999年間開展了對含壁畫洞窟的加固、山體治水以及壁畫保護,並在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複查和登記。因遺址的價值高、保存現狀也較好,以及其研究價值和古格王朝遺址相當,1996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被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介紹


皮央和東嘎遺址的具體創建年代暫時無法確定。有關文獻記載也極少,只有一本流傳到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蘭王國文》,其中記載皮央寺始建於古格王國建國初期的10世紀,為仁欽桑波當時所建的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之後又有一次規模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獻提及東嘎在意希沃時代的10世紀建寺,約12世紀前後由於古格王國國內的分裂鬥爭,一度成為與都城扎布讓對峙的另一個王室的所在地,後來古格王國恢復統一,東嘎喪失了王宮的地位,但仍為古格的政治及文化要地。
皮央和東嘎遺址存留的石窟總數將近千座,包括禮佛窟、禪窟、僧房窟、倉庫窟、廚房窟等各種類型的石窟。禮佛窟內繪有壁畫,內容有佛、菩薩、飛天、比丘、供養人像、佛傳故事、禮佛圖、說法圖、密宗曼荼羅、動物、植物、裝飾圖案。
皮央和東嘎遺址
皮央和東嘎遺址
皮央石窟共分為四個區,編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大體上可劃分為前山區、後山區。前山區編為第Ⅰ區,洞窟基本呈自北向南直線分佈,編號順序從溝谷北端開始往南,共編為第1至433號窟。後山區編為第Ⅱ區、第Ⅲ區,其中第Ⅱ區洞窟的布局從自北向南轉為由東向西,略呈“U”形分佈,共編入洞窟145窟;第Ⅲ區自谷底折向西面,直到皮央遺址的最西端,共編入洞窟247窟。皮央遺址的山頂還分佈有一些洞窟,編為第Ⅳ區,共編為第1至37號窟。此外,還有若干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編入。
東嘎石窟群共分為五個區,分別為第Ⅰ區至第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