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回瀾鎮的結果 展開

回瀾鎮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回瀾鎮

回瀾鎮隸屬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位於樂至縣東南部,距樂至縣城22公里,距安岳縣城22公里,319國道線貫穿全境,東鄰龍溪鄉、安岳黃桷、悅來鄉,南接雙河場鄉,西連東山鎮、石湍鎮,北接蟠龍鎮、石佛鎮,並有公路連接於各個鄉鎮,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轄29個行政村,286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鎮常住人口24454人。

幅徠員面積78.81平方千米(2017年),現有耕地40417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022畝,有充足的土地資源。回瀾鎮柏樹成蔭,樹齡普遍在25年以上,木材資源豐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森林覆蓋率達41%,空氣清新,環境十分優美。

截至2020年6月,回瀾鎮下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回瀾鎮戶籍人口36406人。2011年,回瀾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3億元。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年),置倒流鎮,以境內有一倒流溪水而得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夏,漲洪水將街中心的石橋衝垮,當年重建木橋一座。竣工時縣長藏爾壽書寫“回瀾橋”、“回瀾亭”字,鄉名隨之更為回瀾。
1958年10月,設回瀾鄉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鄉改鎮。
1992年8月,馬鑼、土橋2鄉併入。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龍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回瀾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轄姑嫂坎、牛市、紅光、互助、五台山、冷家、萬安、峗家灣、馬家溝、靈官、土橋鋪、夏家溝、牛場壩、熊家橋、雲峰、棉花溝、中隊部、蘭家、觀音橋、大埝塘、清泉寺、油坊、傅家廟、川主廟、馬鑼寺、爆花、禹王廟、楠木溝、觀音溝29個行政村,1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回瀾鎮下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回瀾鎮人民政府駐下安街75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22102001121回瀾社區
512022102002122樂安社區
512022102003122萬安社區
512022102004122土橋社區
512022102005122龍溪社區
512022102204220互助村
512022102205220五台山村
512022102211220油坊村
512022102212220付家廟村
512022102214220馬鑼寺村
512022102215220爆花村
512022102221220牛場壩村
512022102223220雲峰村
512022102224220棉花溝村
512022102226220蘭家村
512022102227220觀音橋村
512022102229220龍王廟村
512022102230220祠善村
512022102231220金山村
512022102232220水口寺村
512022102233220花祠堂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回瀾鎮地處樂至縣城東南部,東與龍溪鄉,安岳縣的黃桷、悅來鄉為鄰,南連雙河場鄉,西鄰東山、石湍鎮,北接蟠龍、石佛鎮。轄區總面積78.81平方千米。
回瀾鎮
回瀾鎮
地形地貌
回瀾鎮地處沱涪兩江分水嶺上,地屬丘陵,山系西北向東南走向,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馬鑼的天燈坡,海拔490米;最低點位於中隊部村的泉井灣,海拔384.7米。
氣候特徵
回瀾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春旱、夏熱、秋雨、冬暖、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20C,1月平均氣溫5.7℃,極端最低氣溫-3℃(1981年12月16日);7月平均氣溫25.8℃,極端最高氣溫39.6℃(1996年08月25日)。平均氣溫年較差19℃。生長期年平均323天,無霜期年平均302天,最長340天,最短2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23.4小時。0℃以上持續期356天(一般為1月20日至次年1月11日)。年平均降水量890.8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206.4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57.6毫米(1997年)。
水系水文
回瀾鎮境內河道倒流河屬小清河水系,又名勝水河,屬濺河二級支流,發源於楠木溝村的漆家溝,東嶽廟山東麓,自西南向東北斜穿全境,共匯聚溪溝26條,至熊家橋注入書房壩水庫,全長15.8千米。
自然資源
回瀾鎮境內礦藏資源極為匱乏,主要以頁岩為主,地質儲量1.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0.9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鎮內各村組。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056.2萬立方米。農業耕地面積3.9萬畝,全部為旱地。
自然災害
回瀾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雪、雷擊、風災、蟲災、滑坡等,旱災多發生在春夏季節,最嚴重的一次是1998年春旱連夏旱、塘埝、溝溪乾涸、倒流河斷流,當年受災面積達3000畝,糧食減產35%。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轄區總人口412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12.1%。另有流動人口8121人。總人口中,男性21000人,佔51%;女性20200人,佔49%;14歲以下6600人,佔16%;15—64歲28800人,佔70%;65歲以上5800人,佔14%。2011年,回瀾鎮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8人。
截至2018年末,回瀾鎮戶籍人口36406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鎮常住人口2445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回瀾鎮財政總收入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5萬元,增值稅53萬元,企業所得稅24萬元。
2018年,回瀾鎮有工業企業1個。
2018年,回瀾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回瀾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
回徠瀾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紅苕為主。2011年,回瀾鎮生產糧食1.9萬噸,其中小麥0.4萬噸,玉米0.6萬噸,水稻0.7萬噸,紅苕0.2萬噸。
回瀾鎮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花生。2011年,回瀾鎮油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700噸;花生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200噸。
回瀾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回瀾鎮生豬飼養量6.3萬頭,年末存欄4.6萬頭;羊飼養量0.8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家禽年飼養量48.5萬羽。

第二產業

回瀾鎮工業以糧油加工、建築材料等為主。2011年,回瀾鎮有工業企業20家,職工28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8%。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商業網點135個,職工240人。2011年,回瀾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2億元。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3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5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314萬元,其中純收入94萬元。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2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2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080萬元。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

交通運輸


2011年,回瀾鎮境內319國道穿境而過,境內長6.5千米。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鎮區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120班次,日均客運量3000餘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0個;各類文化專業戶41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8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15人。
1988年10月,境內建回瀾鎮電視差轉站,后改稱回瀾鎮廣播電視站。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線電視用戶0.9萬戶,入戶率65%。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735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2所,在校生1370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6人,專任教師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回瀾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14萬元,比上年增長1.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7%,比上年增長23%。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9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張,固定資產總值37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7人,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1人。2011年,回瀾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6.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看台設座椅400張。1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社會保障

2011年,回瀾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2戶,人數554人,支出103萬元,比上年增長19%,月人均155元,比上年增長19%;城市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62人次,共支出98.4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4戶,人數2012人,支出212.5萬元,比上年增長26%,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長3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3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845.9萬元,比上年增長80%;敬老院2家,床位13張,收養農村五保13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萬元,使11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41萬人,參保率98%。
回瀾鎮
回瀾鎮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6.1萬立方米;排水管道14千米。
截至2011年末,回瀾鎮鎮區綠化面積1.1公頃。

歷史文化


困佛寺摩崖造像
困佛寺摩崖造像規模較大,整個造像分佈在長200餘米、高10餘米的山崖上,共有大小龕窟33個、造像1000餘尊,尤以北宋卧佛最為著名,在四川的石窟中佔有重要地位。
困佛寺摩崖造像內容豐富,有釋迦涅槃圖、說法圖、千佛、觀音、地藏、菩提瑞像、佛道合龕等,造像精美,形態各異。最令人關注的是睡卧著的大佛——困佛。困佛系釋迦涅槃圖,雕刻於北宋年間,距地面高0.6米,依崖刻成。整個困佛所在的第5號龕長11.8米,高2.6米,深0.7米,而困佛則身長10.5米,頭長2.1米,肩寬2.1米,屬全國大型佛像造像之列,是一尊全身石刻像。困佛造像構思巧妙,設計另闢蹊徑,具有獨特的審美藝術——頭戴螺髻,鼻樑略高,臉部渾圓,雙眸微合,嘴唇輕閉,面容安詳端莊,神態怡然,表現出釋迦牟尼涅槃時大度超然的神情;佛身披著袈裟,袒胸赤腳,左手置腹上,右手微曲,手指放在胸前,通體服飾線條流暢;困佛四周雕刻有頂禮膜拜弟子20尊,弟子作哀戚狀、表現出悲傷、憂鬱之情;同時,龕楣上還對刻有二飛天,雖然面目風化,但依稀可見韶華裴然的飛天模樣,衣帶飄逸,披肩纏臂,輕盈自然,瀟灑柔美的風韻猶存。
2013年5月3日,困佛寺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回瀾鎮被重新確認為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