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靜成的結果 展開

王靜成

革命烈士

王靜成,原名少球,1902年生於湖南瀏陽縣大光鄉光華村一戶貧苦農家。因是獨子,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父親送他讀書,希望他將來出人頭地。然而,王靜成讀書十幾年,未見有成,於是改業從商。23歲那年,他開辦光華酒糖作坊,成為一位年輕的小老闆。他把這作坊當成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每天起早貪黑,核計引進原料,籌劃安排人手,費心尋找銷路。諸事繁多,每必親躬,既苦且樂。空暇之餘,他就忍不住狂想,也許光華有一天會成為全瀏陽縣最大的酒糖作坊。1926年湖南農民運動興起,大光區農會負責人王俊民鼓勵他參加革命。可是正在經商路上幹得勁頭十足的王靜成,心無他物,沒有人能左右他的視線,轉變他的志趣。因為他認定只有發財,才能擺脫過去受苦受壓迫的厄運。

目錄

正文


大革命失敗后,王靜成卻因王俊成、廖肅等幾個所謂“共匪頭子”到他家去過而受到株連,遭到捆綁毒打,苦心經營的酒糖作坊也被查抄一空。夢想的破滅,一切那麼突然,又那麼真實。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才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世界上有壓迫人、剝削人的惡勢力,勞苦大眾的日子一天也莫想好起來。此後,他毅然投身革命,走上了一條救自己、也能救窮苦人的嶄新的人生之路。
大夢初醒的王靜成首先主動地找到王俊成,開口第一句話就是“要殺盡不平方太平!”這是掏心窩的一句話,也表達了他參加革命的堅強決心。1927年冬,經王俊民、王明五介紹,王靜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王靜成在瀏陽第一區(大光區)從事發展赤衛隊和少先隊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在富嶺一帶,發展湯開重、王勝、譚子奇等20多人入黨,王業原、王功貫等40多人入團,先後成立了3個黨支部,5個團支部,其中王勝等30多位黨團員後來都成為了紅五軍和紅八軍的骨幹。1929年,他擔任區委委員,組建了一支約60多人的赤衛隊,並率領他們參加了攻打瀏陽縣城的戰鬥。
王靜成工作有見地,又注意執行黨的政策,因此,無論是領導群眾搞生產,還是靠武裝鬥爭都很有成效。1930年初,他被任命為第一區蘇維埃政府主席,不久又擔任了區委書記。同年8月,紅五軍某部路過大光區時,順便將25名本地籍俘虜交區委處理。當俘虜被帶來區委后,他客客氣氣地擺了三大桌酒菜來招待。這些俘虜以為請吃的是“送終酒”,嚇得跪在地上向他求情。他把他們一一扶起,而且每人發給20塊大洋的安家謀生費,使俘虜們深受感動。後來,有的俘虜還為紅軍拖來了槍支,說是對在大光區得到優待的報答。為此,王靜成還受到彭德懷的表揚。
紅軍主力長征后,大光等蘇區遭到國民黨軍隊的血腥鎮壓,仁和洞、大光洞等處幾乎成了了無人區。王靜成的家被燒了,東西也被搶光了,4歲的兒子也被當作人質帶走了。但他忍著悲憤,仍然在仁和洞的獨虎嶺和平瀏交界的胡坪、黃潭一帶堅持游擊鬥爭。隨著縣、區機關的頻繁轉移,他又擔負起籌糧籌款,為機關解決物資供給的任務。他常去大光園、東沖、官渡一帶,在碉堡哨卡林立的白區,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機智勇敢地為蘇區運來糧食、棉布等生活物資。有次,他到東沖劣紳王功初家去運糧食,通過內應於晚上進入院內,正當他帶領同去的十幾名隊員用布袋裝糧食時,不料被王功初發覺,王在黑暗中朝糧倉處開槍,子彈射穿了王靜成的一隻耳朵。他一聲不吭,縱身撲將過去,一把逮住王功初,用槍頂住王的腦袋,一面布置隊員儘快裝糧,一面命令王功初向附近的一處碉堡喊話,說剛才的槍聲是自己的手槍走火,叫老總們不要費心。直到隊員挑著糧食離去,他才放了王功初,最後消失在山區的曲徑小路上。王靜成就是這樣,憑著對革命的一腔忠誠,把個人的安危和得失置之度外,把同志的飽暖和饑寒掛在心上,和戰友們一道,憑著勇敢和智慧,常常化險為夷,還能出色地完成任務。還有一次,在懲辦大地主林滿的鬥爭中,他先趁夜在林家門口放一紙條,勒令王三天之內將1000銀元送到富嶺左側坳的一棵大松樹下,如果不送去就要殺林的全家。兇狠狡猾的林滿帶著請來的國民黨軍一起去了,但一點動靜也沒有。跟隨而去的國民黨軍大罵林滿一頓之後不耐煩地走了,林滿自己也垂頭喪氣地往回走,但剛轉過一個山坳,就被從路旁石岩後面跳出的三個人攔住。原來王靜成對林的狠毒有所防備,他一棍結果了劣紳林滿,壓上一張處死反革命分子林滿的布告。從此,凡向土豪劣紳下令要錢要糧的事,誰也不敢再違抗了。
徠1935年,王靜成被湘鄂贛省軍區任命為平瀏長縣游擊大隊政委,與大隊長孔伍先轉戰於平江、瀏陽一帶。他為了給部隊解決生活及醫藥方面的困難,決定親自到白區走一趟。冬初的一天,他帶著警衛員王興來到大光觀音灣的地下黨員李兵家裡,布置王興將籌集到的80塊銀元先送回山區,而他自己留下繼續籌款。不料他的行蹤被叛徒蕭炳發覺。當天深夜,蕭炳同保長王龍見潛入李家,從後面朝王靜成開槍,王靜成當即倒地,英勇犧牲,時年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