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園子鄉

徐園子鄉

徐園子鄉位於慶雲縣城東北21.5公里,東部、北部與濱州市無棣縣接壤,處北緯37°49'至37°52',東經117°31'至117°36'總面積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全鄉轄28個行政村。5300戶,1.8萬人,均系漢族。·

徐園子鄉具有“魯北網具之鄉”的稱號。

一、簡介


徐園子鄉轄13個社區(村),5300戶,1.8萬人,均系漢族,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小棗、大蔥、棉花、辣椒為主。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塑料加工這一產業不放鬆,積極實施網具加工戰略,使全鄉塑料加工業形成了由廢料回收到加工造粒、撥絲、合線、織網與一體的產業鏈條發展模式,到目前全鄉塑料製品企業已發展到95家,又造立機32台,拔絲機36台,合線機72台,漁網機66台,從業人員達5000餘人,年創社會效益近1.5億元。到2011年底,全鄉實現工農總產值5.8億元,民營經濟總戶數達2000餘戶,財政收入達620萬元,全鄉人均純收入達8500元。1961年成立徐元子公社,1984年改為徐元子鄉。
徐園子鄉28個村莊:徐園子村、小趙村、巴沽村、後趙村、東趙村、周家村、柴家村、孫家村、邢家村、蔣家村、閆棗行村、龍王廟村、西劉村、東劉村、張培元村、蘇家村、后道口村、東安務村、西安務村、后安務村、劉貴村、黃道口村、楊道口村、馬古台村、東袁村、趙集村、西袁村、大袁村。
徐園子鄉本著“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環經濟,使塑料網具加工業得到迅速發展。由塑料加工顆粒—拔絲—合線—織網—回收廢舊漁網,循環發展,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該鄉擁有網具加工企業43家,分佈在閆棗行、楊道口、徐園子等12個村,網具加工戶達到1890戶。另外,該鄉於2011年建成以蘇家、張培元為中心的佔地5000畝的大蔥種植園,建成佔地300畝的恆盛工業園(主要容納塑料網具加工企業),2012年全年計劃建成佔地500畝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容納塑料網具加工升級產業及風電等清潔能源企業)。
榮譽:“魯北網具之鄉”、“塑料加工基地”、“大蔥生產基地”、“金絲小棗出口備案基地”、“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加工基地”,山東省敬老模範先進單位、全市信訪三無鄉鎮、市縣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德州建設先進單位,市級環境優美鄉鎮、全縣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巴沽村古棗樹:樹榦周長三點五米,距今已有五百餘年。

二、詩歌


祥園賦 作者:李保坤 九三社員
五福齊臨地,吉祥慶雲城,龍騰虎躍,五彩輝映。境內東北一鄉鎮,東望渤海,接壤無棣,迎旭日,遙聽漁歌聲聲,徐園子是其名。喜愛種菜園,種菜者徐姓,明朝遷自山西洪洞,勤懇善良,早起晚睡忙耕種,白菜、辣椒、茄子、茴香、大蔥,人勤地不懶,年年蔬菜豐。巴沽村老棗樹,五百高齡。大地棗樹數不清,春夏棗葉翠綠,小花傘狀五角形,引來無數勤勞小蜜蜂,秋季果實掛滿枝,顆顆棗子香甜皮紅,棗樹枝幹如鐵色,威風凜凜度寒冬。面對強敵,敢於抗爭,不當亡國奴,抗日誌士多,東安務村出英雄,鐵骨錚錚武大風。教育家武心泉,大風之胞兄,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品德高尚,廉潔奉公,剛正不阿,勤奮敬業,書法風格,朴茂厚重,深受人敬重。
新時期,新觀念,科學發展觀記心中,創先爭優做標兵。搶抓機遇不放鬆,園區大建設,形象得提升,重點項目抓工業,百姓就業富財政。解放思想,招商引資,全民發動。織女巧手駕網機,塑料網線深加工。特色養殖,萬畝大蔥,富民工程。建設大社區,村莊合併,打造百年住宅,民意得尊重,祥園小鎮優美,碧水環繞,西傍馬東乾渠,張培元水渠貫穿其中,二十八村成一家,和睦大家庭。人居福邸,千家萬戶樂融融。樓房外牆保溫,地熱取暖,門窗玻璃中空,拋物雙現澆樓頂,統一安裝太陽能,暖心房裡住百姓,走在平坦的路上,喝一口自來水乾淨,洗上熱水澡、廁所更衛生。祥園湖水明如鏡,一條商業街,購物賽北京。休閑廣場、健身場所、衛生所、社區服務中心,處處為群眾。特色大莊園,幼兒園標準高,後代更聰明。老年公寓,養老有保證。中小學校做近鄰,方便眾學生。土地集約化,田園致富現代化機械隆隆。誰說俺是鄉下人,城裡人見了都眼紅。文化樂園,樹木葉綠,花卉多品種,錯落有致,四季常青,花香鳥鳴,人間仙境。

三、名人


武大風(1915—1943.2) 原名武同心,字班昌。慶雲縣東安務村人。出生於一個下中農家庭,性情溫雅端莊,忠厚儉樸,素懷大志,堅貞而有骨氣。慶雲簡易師範畢業,經常涉獵社會科學,特別是對政治、哲學、法學及兵書戰策等書,更是愛不釋手。在簡師就讀時,被稱為“書迷”、“奇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領導了馬頰河罷工鬥爭。1937年任慶雲縣三區區長。1939年任慶雲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2年任陽信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3年在鐵營窪突圍戰中犧牲。
武心泉(1907--1969),原名武同德,慶雲縣徐元子鄉東安務村人,抗日縣長武大風之胞兄。1938年參加革命,歷任二區動委會總務股長、四區農救會幹事兼抗日小學教員等職。解放后,先後任縣參議會副會長、大風公校城關完小校長。1954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1955年當選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9年任慶雲中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