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胃癌
微小胃癌
微小胃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屬於早期胃癌的初發階段,一般將胃癌病灶直徑在5毫米以下者稱為微小胃癌。發病率:男性佔大多數,男女比例約為4.3:1,40歲以上發病率隨年齡遞增,發病高峰在50~69歲,微小胃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0.9歲。好發部位:胃中部最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見。大體類型:平坦型、凹陷型和隆起型。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普遍認為,其發生與不良飲食、感染、胃癌家族史以及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腸化生等胃癌前疾病等密切相關。臨床癥狀:可有食慾下降、胃脘脹滿隱痛等癥狀,也可完全無癥狀。治療:主要採取根治性手術切除,術后可配合中醫藥治療調理整體身體狀況,降低複發和轉移的風險。危害:微小胃癌如果未及時治療,可發生擴散、轉移,嚴重時危及生命。預后:微小胃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層而無淋巴結轉移,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100%,但要注意定期複查。如果腫瘤侵及黏膜下層者,或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后較差。
● 消化內科、普通外科、腫瘤科
● 微小胃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明確,普遍認為,其發生與不良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癌家族史以及胃潰瘍、萎縮性胃炎、殘胃、胃息肉、腸化生等胃癌前疾病等密切相關。
● 長期大量飲酒
● 長期大量吸煙
● 經常食用煙熏、腌制、燒烤、油炸以及高鹽食品
● 三餐不定時
● 暴飲暴食
● 長期不吃早餐
● 長期作息不規律
● 家族中有人患胃癌、遺傳性非息肉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疾病。
● 慢性萎縮性胃炎
● 胃息肉
● 殘胃
● 胃潰瘍
● 腸化生
● 長期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
● 微小胃癌多是在體檢時發現,因為患者一般無癥狀,部分患者可有食慾下降、胃脘脹滿隱痛等癥狀。
● 確診微小胃癌需要做X線鋇劑造影、內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 X線鋇劑造影檢查
● ● X線可以檢查出2~5mm的病灶,特別是對病變部位的判斷要優於內鏡,可為進一步內鏡檢查和活檢提供準確的部位導向。
● 內鏡檢查
● ● 是診斷胃癌最直觀、最可靠的方法,較X線更具優越性,可檢出微小腫瘤,判斷其在胃壁內的浸潤深度和範圍,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取得活檢組織。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病變組織的病理學檢查可以確診微小胃癌的病理類型。
● 醫生根據臨床癥狀、X線鋇劑造影檢查、內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以確診微小胃癌。
● 患者可出現食慾下降、胃脘脹滿隱痛等癥狀。
● X線鋇劑造影檢查和內鏡檢查可發現胃部微小病灶。
● 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微小胃癌的病理特徵。
● 微小胃癌在內鏡下可分為3型,有隆起型、平坦型及凹陷型,其中平坦型多見。
● 微小胃癌的癥狀不明顯,患者可有食慾下降、胃脘脹滿隱痛等癥狀,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胃部良性疾病的癥狀相似,容易被人們忽略。
● 所以,如果出現食慾下降、胃脘脹滿隱痛等癥狀,並且持續不緩解時,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的相關科室就診,以做到微小胃癌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 微小胃癌主要採取根治性手術切除,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或經腹腔鏡胃部分切除術。具體手術方法需依據胃癌病灶浸潤深度、病理類型、有無淋巴結轉移等而定。術后可配合中醫藥治療調理整體身體狀況,降低複發和轉移的風險。
● 微小胃癌如果未及時治療,可發生擴散、轉移,嚴重時危及生命。
● 微小胃癌絕大多數限於粘膜層而無淋巴結轉移,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100%,但要注意定期複查。
● 如果腫瘤侵及黏膜下層者,或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后較差。
● 少吃煙熏、腌制、燒烤、油炸以及高鹽食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 避免長期大量飲酒,戒煙或少量吸煙。
● 三餐應定時,做到細嚼慢咽。
● 感染幽門螺桿菌者要及時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
● 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殘胃、胃潰瘍、腸化生等癌前疾病時要及時積極治療。
● 有胃腸癌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 作息規律,少吃夜宵。
● 學會放鬆心情,勞逸結合,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