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dex
網頁顯示中的屬性
z-index是針對網頁顯示中的一個特殊屬性。因為顯示器是顯示的圖案是一個二維平面,擁有x軸和y軸來表示位置屬性。為了表示三維立體的概念如顯示元素的上下層的疊加順序引入了z-index屬性來表示z軸的區別。表示一個元素在疊加順序上的上下立體關係。
z-index : auto | number
auto:默認值。
number: 無單位的整數值,可為負數。
z-index值較大的元素將疊加在z-index值較小的元素之上。對於未指定此屬性的定位對象,z-index 值為正數的對象會在其之上,而 z-index 值為負數的對象在其之下。
z-index 屬性指定一個元素的堆疊順序。
注意:z-index 進行定位元素(position:absolute, position:relative, or position:fixed)。
默認值: | auto |
繼承: | no |
版本: | CSS2 |
JavaScript 語法: | object.style.zIndex="1" |
這個屬性不會作用於窗口控制項,如 select 對象。
z-index屬性適用於定位元素(position屬性值為 relative 或 absolute 或 fixed的對象),用來確定定位元素在垂直於顯示屏方向(稱為Z軸)上的層疊順序(stack order)。
每一個定位元素都歸屬於一個stacking context。根元素形成root stacking context,而其他的stacking context則由定位元素產生(此定位元素的z-index被定義一個非auto的z-index值),定位子元素會以這個local stacking context為參考,用相同的規則來決定層疊順序。並且stacking context和 containing block 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繫。
當stacking context一樣的時候,就用z-index的值來決定怎樣顯示,如果z-index也相同(即stack level相同),則按照檔中後來者居上的原則(back-to-front )的順序來層疊。
當任何一個元素層疊另一個包含在不同stacking context元素時,則會以stacking context的層疊級別(stack level)來決定顯示的先後情況。也就是說,在相同的stacking context下才會用z-index來決定先後,不同時則由stacking context的z-index來決定。例如:
定位元素A(z-index:100)裡面有定位元素A1(z-index:300),而定位元素B和元素A兄弟關係(z-index:200)。你會發現無論A1的z-index是多大,也會被z-index是200的B所覆蓋,因為A的z-index只有100。
首先先來看一個演示例子的代碼部分。
XHTML部分
這個box應該在上面
這個box應該在下面,IE瀏覽器會對定位元素產生一個新的stacking context ,甚至當元素 z-index的為“auto”。
CSS部分
#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20; }
#box2 {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 left: 16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green; z-index: 10; }
兩個box被完全的定位,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擁有z-index屬性值20,而背景色為綠色的box2擁有z-index屬性值10,唯一的區別在於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被放在了一個定義了屬性position:relative的div中,並且在文檔源代碼中位前。
根據上述代碼以及z-index的屬性簡介,我們來分析上面代碼將會產生的效果位置。
CSS specification 中清楚的規定了除了根元素,只有定位元素的z-index被定義一個非auto的z-index值才能產生新的stacking context。而例子中被相對定位的元素並沒有定義z-index,即z-index為默認值auto。所以按理他不會影響子元素的層疊順序。即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和背景色為綠色的box2的stacking context相同,即都為根元素產生的root stacking context。再根據規則中當stacking context一樣的時候,就用z-index的值來決定怎樣顯示的原理,則應該z-index屬性值20的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在z-index屬性值10背景色為綠色的box2之上。
迷惑:在IE的z-index屬性值10背景色為綠色的box卻在了z-index屬性值20的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之上,和我們分析的結果完全不一致,為什麼呢?
解惑:其實這是IE瀏覽器(windows)的一個BUG——在IE瀏覽器中,定位元素會產生一個新的stacking context,並且從z-index的值為0開始。
現在讓我們來理解上面的演示在IE中的顯示邏輯。設置了相對定位的container產生一個新的stacking context,所以其被定位的子元素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以這個新的stacking context為參考來決定層疊順序。而背景色為綠色的box2此時和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的父元素container為同一個stacking context,所以他們之間按照z-index來決定層疊順序,即z-index屬性值10背景色為綠色的box2在z-index屬性值0的container之上。
其實這個BUG的影響範圍很廣,只是大家平時不太注意。下面來說明一個最常見的出現情況z-index的負值解析,很多朋友因為這個BUG的存在甚至武斷的認為IE支持z-index的負值,而FF不支持z-index的負值。
舉個例子或許更能形象表達。
XHTML部分
為什麼負值的定位元素在IE和FF下顯示不一致呢?Why?
CSS部分
#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10; }
大家會發現在FF下,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消失了,而IE下卻顯示。這也是我上面所說的,部分朋友武斷的認為IE支持z-index的負值,而FF不支持z-index的負值的原因。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上個例子中的分析,我們知道:設置了相對位置(position: relative)的元素但沒有給出非auto的z-index就不會產生stacking context,也就不會影響其子元素的層疊順序。所以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的stacking context為根元素產生的root stacking context。在上一節中我們講到“對於未指定此屬性的定位對象,z-index 值為正數的對象會在其之上,而 z-index 值為負數的對象在其之下”,按照規則,應該是設定了z-index為-10的黃色的box1會顯示在於未指定z-index屬性的元素(比如body)之下。所以在FF下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消失了。而在IE中設置了相對位置的 container會擁有z-index值0,產生一個新的stacking context,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在新的stacking context內層疊順序,故在IE中會看到顯示。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對於上面的代碼,我們再精簡一下:
XHTML部分
為什麼負值的定位元素在IE和FF下顯示不一致呢?Why?
CSS部分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10; }
大家會發現和上面沒精簡的代碼顯示的結果是一致的。但如果用上面的理解在IE下或許無法解釋通。因為此時的理解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的stacking context無論在FF下還是在IE下都是根元素產生的root stacking context。
迷惑:那麼在IE瀏覽器中,按照規則,背景色為黃色的box1也應該消失,然而卻沒有。
解惑:IE瀏覽器似乎給body元素默認了一個相對定位屬性(position: relative)。
通過上面兩個簡單的例子,我想大家應該大致知道為什麼負值的z-index在IE和FF解析不一樣,不是FF不支持,而是IE的BUG。
經過證明,IE7.0和Firefox/3.5.3中z-index的測試結果一致。即使z-index為負,FF中的box1也不會消失,而是顯示在box2的下一層。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