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景教傳教士伊斯出資、景凈撰述、呂秀岩書刻,於唐建中二年(781年)在長安大秦寺落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世界考古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中國古稱東羅馬帝國為“大秦”,稱最初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托利派)為“景教”。公元七世紀唐代初期,景教入中國。
碑文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義等;第二部分是景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和一百多年的發展,是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最有價值的內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頌伊斯,他相當於長安地區的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員,對景教發展起到相當大作用。
唐貞觀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羅本來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遇,准其傳教,並為其建寺;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豎立之時,景教已在中國活動了近150年。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長安大秦寺落成。
唐會昌五年(84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立六十餘年後,武宗滅佛,殃及景教,此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
明天啟三年(1623年,一說天啟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偶然出土,出土后就近移入金勝寺(唐代稱崇聖寺)。當時耶穌會士極重視此一發現,並將碑文譯成了多種外國文字。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置金勝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農民起義,正殿及碑亭毀於戰火,而碑石倖存,其後暴露曠野多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丹麥記者何樂模密謀盜碑,賄寺中老僧雇石匠,以同樣石料同樣尺寸重新刻制一碑,圖以複製碑換出原碑暗中運往倫敦。安排搬運之際,消息走漏,政府及時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后只允許其運走兩噸重之複製碑(複製碑其後輾轉運往紐約,最後為教徒購贈梵蒂岡)。原碑移置西安城內碑林護藏,以絕其覬覦。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中為碑身,上有盤龍浮雕之碑額,下有龜座。碑質為黑色石灰岩,頂呈半圓狀,上部較尖。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高279厘米、寬99厘米,除刻有1780個漢字碑文外,在碑文下方和左右碑側,還刻有許多敘利亞文。碑頭飛雲和蓮台烘托著一個十字架,包圍著十字架的是一種無角之龍,這是中國古代器物上常見的裝飾,名為“螭”,左右配上了盛開的百合花,碑名刻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見證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國古代基督教早期傳播必不可少的考據文獻,被譽為“中國基督教之崑崙”,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藝術交流的珍貴資料。
碑文記述了當時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為後世揭示出唐代長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與發展情狀,表現了唐政府當時包容、自由、寬鬆的思想政治環境,並見證了唐王朝對景教的寬容與支持的態度和對外國文化兼容並蓄的廣闊胸懷,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此外,碑中的古敘利亞文,為研究當時東羅馬傳教所用文字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證價值,因而也為西方國家視作基督教的神聖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及額題均為楷書,書法秀麗而勁健,用筆靈動而不失莊嚴肅穆,結構疏密得當,藝術水平很高,為研習書法的上好範本之一。
從藝術造型來看,景教碑完全依據中國碑的形狀,保留了南北朝至唐的風格;石龜背寬,面積大而又重心低,置碑於其上,安定又平穩。由於上是螭首,上下均是動物,可在造型中達到和諧,上下呼應,有首尾照顧的效果。
碑文雖系波斯傳教士撰寫,但其中文功底極其深厚,以個人傳奇為基礎,憑藉中國傳統文學的用典與對仗等修辭手法建構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話語體系,有效地把景教教義、景教在唐朝的傳播歷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實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漢語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