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捻

加捻

如果紡絲的一端被握持住,另一端迴轉,即可形成紗線,這一過程稱為加捻。加捻是利用迴轉運動,把牽伸后的細條子,像洗臉時絞毛巾一樣加以扭轉,以使纖維間的縱向聯繫固定起來的過程。條子繞本身軸心扭轉一周,叫做加上一個“捻回(twist )”。加捻利用纖維的彎曲和扭轉。彎曲可造成卷繞,扭轉會形成捻回。纖維條如果一端固定,另一端扭轉,有一定張力,就產生捻回。如果沒有張力,則纖維的扭轉有可能轉化為彎曲,纖維條會扭結成小辮子狀。所以,張力和扭轉是加捻的必要條件。

設備簡介


加捻是一個把原料絲繞成線的過程,打個比方一根線由24根絲組成,24根絲要相互纏繞才能使線更加結實精緻,打線繞的越緊也就是捻度越高,織出來的布就相對約緊緻,垂感好,牢度好。不加捻的話就是沒有打線,絲和絲之間沒有纏繞在一起,布面鬆弛,垂感差、牢度差。

目的和要求


目的加捻是使纖維條成為紗線的必要手段,加捻前一般需要將散纖維凝聚成纖維條,加捻后可是纖維的外層纖維向內層擠壓產生向心壓力,從而使須條沿纖維的長度方向獲得摩擦力。
要求成紗獲得最佳的強度、伸長、彈性、柔性、光澤和手感等性質;成紗的結構形態多樣化;提高成紗的加捻效率。

程度的指標


表示紗線加捻程度的指標有捻度、捻回角、捻幅和捻係數。表示加捻方向的指標稱為捻向。

紗線

紗線的兩個截面產生一個360°的角位移,成為一個捻回,即通常所說的轉一圈。
紗線單位長度內的捻回數稱捻度。我國棉型紗線採用特數制捻度,即用10 cm紗線長度內的捻回數表示;精梳毛紗和化纖長絲則採用公制支數制捻度,即以每米內的捻回數表示;此外,還有以每英寸內捻回數表示的英制支數制捻度。

捻回角

加捻前,紗線中纖維相互平行,加捻后,纖維發生傾斜。紗線加捻程度越大,纖維傾斜就越大,一次可以用纖維在紗線中傾斜角——捻回角β來表示加捻程度。
兩根捻度相同的紗線,由於粗細不同,加捻程度是不同的,較粗的紗線加捻程度較大,捻回角β亦較大。

捻幅

若把紗線截面看作是圓形,則處在不同半徑處的纖維與紗線軸向的夾角是不同的,為了表示這種情況,引進捻幅這一指標。

捻係數

捻度不能用來比較不同粗細紗線的加捻程度,因為相同捻度,粗的紗條其纖維的傾斜程度大於細的紗條。在實際生產中,常用捻係數來表示紗線的加捻程度。捻係數是結合線密度表示紗線加捻程度的相對數值,可用於比較不同粗細紗線的加捻程度。捻係數可根據紗線的捻度和紗線的線密度計算而得到的。

捻向

捻向是指紗線加捻后,單紗中的纖維或股線中單紗呈現的傾斜方向。它分Z捻和S捻兩種。加捻后,紗絲的捻向從右下角傾向左上角,傾斜方向與“S”的中部相一致的稱S捻或順手捻;紗線的捻向從左下角傾向右上角,傾斜方向與“Z”的中部相一致的稱Z捻或反手捻。一般單紗常採用Z捻,股線採用S捻。

捻縮

加捻后,由於纖維傾斜,使紗的長度縮短,產生捻縮。捻縮的大小通常用捻縮率來表示,即加捻前後紗條長度的差值佔加捻前長度的百分率。
捻縮率的大小,直接影響紡成紗的線密度和捻度,在紡紗和捻線工藝設計中,必須加以考慮。棉紗的捻縮率一般為2%~3%。捻縮率的大小與捻係數有關外,還與紡紗張力、車間溫濕度、紗的粗細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