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森林公園

國家2A級景區

大寺森林公園,又稱大乘山森林公園,俗稱大寺,國家2A級景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二朗廟鄉桐柏山余脈的大乘山內,距方城縣城東南15公里,距省道魯姚路5公里,許(昌)南(陽)高速公路17公里、鄭(州)南(陽)省道13公里。

歷史沿革


1997年,方城縣普嚴禪寺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00年開放以來,重建了天王殿,新塑了佛像,造型宏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2000年7月,經河南省林業局批准建立大寺森林公園,經營面積4.3平方公里。是在國有大寺林場基礎上經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的省級森林公園,面積三萬八千餘畝,大小山頭三十餘座。
2001年,大乘山森林公園榮獲省級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


大乘山距方城縣城東南15公里,總面積433.1公頃,三萬八千餘畝,大小山頭三十座,森林覆蓋率95%以上,無論是溝壑還是峰巒,到處覆蓋著蒼翠欲滴、蔥鬱繁茂、林相整齊,有天然氧吧之稱。

自然資源


大寺森林公園
大寺森林公園
公園內森林覆蓋率95%,林木蒼翠欲滴、蔥鬱繁茂,種類繁多。森林類型主要有: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針葉與落葉闊葉混合林,以及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灌叢林等,形成了十分誘人的四季景觀,如松林聽濤、大寺紅葉等,“大乘晚照”為古代裕州八景之一。大乘山東南-西北走向,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地勢錯綜複雜,山峰連綿,溝壑縱橫,或孤峰獨秀,或群峰相依,造型優美,形神兼備。
主峰雙山海拔711.2米,是公園的最高峰,這裡山石奇麗,形態名異,懸崖峭壁,直聳雲天,登山撩望,心曠神怡,鳥瞰群山,千姿百態,舉目遠眺“白龍山”在雲海中暢遊;“娘娘山”風韻猶存;“華尖山”、“大主山”似兩名忠誠的衛士巍峨挺立;“結義石”、“金背月”活靈活現宛自天開。“龍王廟”、“老井”、“主山洞”、“望家樓”、“白馬洞”、“大石峽寨”等古迹,為大乘群峰的秀麗風光更添光彩。

主要景觀


流雲飛瀑
大寺森林公園景點
大寺森林公園景點
流雲飛瀑位於華尖山和大主山之間的安子溝。懸瀑高大,巨岩壁立落差40多米,十分壯觀。三龍潭(黑龍潭、白龍潭、青龍潭)形態各異、左右彎曲、上下起伏、形似游龍。“老井”、瀑布“龍井”、“三星潭”、“小西湖”等,是水體景觀開發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素材。
普嚴寺
普嚴寺位於大乘山中心,興建於唐貞元(796-805年)年間,由南嶽懷讓之曾孫吉本禪師來此佈道,成為宣揚大乘教的一代祖師,至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具有較高知名度,歷代文人騷客賦詩作詞留下的100多通石刻碑記散列在寺院內外,曾有日本、香港佛教界等來該寺參觀,香火十分興旺。
大乘山
大乘山形成於距今約五至七億年前的寒武紀。因該山有普嚴禪寺,尊奉大乘教而得名。大乘山長21公里、寬10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雙山海拔711.2米,屬桐柏山脈,有黑石山、白石山、玉皇頂、瀑布蔡山、霸王山等20餘座山峰,歷代名勝有六寨(白龍寨、金門寨、周家寨、大寨、石頭寨、賈寨),六洞(石佛洞、老虎洞、霸王洞、白馬洞、主仙洞、三道洞),五寺(普嚴寺、主山寺、鐵佛寺、草寺、小寺),四庵(黨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四潭(黑龍潭、白龍潭、青龍潭、響水潭),一樓(望家樓),一閣(觀音閣),一盆(蓮花盆),一天門(南天門)。
大乘山氣勢雄偉,峰巒疊嶂,怪石嶙峋,林木蓊鬱,山泉密布,溪澗縱橫,奇花異草裝點四季,飛禽走獸嬉戲林間,流泉飛瀑隨處可見。1957年在此建大寺林場,林地面積24.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林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油松水杉刺槐、榆、楊、樟、銀杏、櫟類等樹種及其他植物70餘種,鳥獸四十餘種,白鷺、鸕等達數萬隻,蝶類2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