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圩

十二圩

十二圩自清朝同治年間直到民國抗日戰爭之時,為兩淮鹽務彙集轉運的重鎮。兩淮鹽務是封建時代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據有關資料統計:“道光年間全國九大鹽區,總產鹽量為五百八十萬引(當時每引為九百六十斤),而兩淮鹽產量即達一百八十萬引,佔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一以上。

地點介紹


鹽運碼頭。位於江蘇儀征南,南臨長江,西北至儀征縣城十里,東北至揚州陸路四十五里、水路六十五里。儀征向為淮鹽總匯之區。清同治四年(1865),曾國藩改於瓜洲設棧,委派大員經理。九年瓜棧西北岸被洪水淹沒,堤岸被衝決。十一年再遇洪災,鹽皆移堆泰州。十二年十月始建鹽棧於儀征十二圩。嗣後,淮南鹽皆在此過江,場商和運商於此收交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