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陽
原政協敦化縣副主席
徐伯陽(1889-1979),原名徐殿春,敦化市人。徐伯陽,農家子弟,自幼曾隨師孫逸清習文學醫,23歲畢業於延吉道立中學。回鄉后,投身教育,歷任教員、校長、縣視學、代教育局長等職,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他作為發起人之一成立了滬案後援會,並於6月22日召開了有3000人參加的群眾大會,聲討日本帝國主義屠殺愛國工人、學生的罪行,聲援上海反帝愛國運動。
目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曾一度出任敦化縣偽教育局長,因不滿日偽統治,工作消極,而受到偽縣長盧廉海的排斥,從而意志消沉並染上了吸食鴉片的陋習,藉故辭職,遷到城南大荒屯(現為賢儒村)務農,並被偽警察署列入“司法要事查人”的名單,受到特務的監視。為謀生計在敦化街掛牌當“行政代書”,1940年起行醫。
建國后,他獲得了新生,毅然地戒了煙片,到藥店坐堂行醫。他積極響應黨的“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的號召,並串連修子明、隋相臣、王慶和等同行,於1951年10月成立了敦化鎮中醫診療所(市中醫院前身),並為眾人推任所長。為了把診所辦好,他帶頭減薪,解決擴建資金不足的困難。1957年6月,任敦化縣醫院中醫師兼科主任。
徐伯陽自幼立志學醫,始終不輟,精通藥性和脈訣,對中醫、中藥有較深的造詣。雖年逾花甲,仍孜孜不倦地研讀中醫經黃著作,並虛心學習針炙技術應用於臨床實踐。他的中醫學術比較全面,尤擅長於婦科疾病的診治,常為院、所的中青年醫務人員講授《傷寒論》、《內經》、《本草綱目》等基礎理論,為發展敦化市中醫事業培養了一批人才。
1962至1964年被選為政協敦化縣副主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協常務委員,1979年3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