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讜

漢語詞語

忠讜,漢語辭彙,拼音是zhōng dǎng,意思是忠誠正直。出自蔡邕 《琅邪王傅蔡朗碑》。

詞語出處


漢 蔡邕 《琅邪王傅蔡朗碑》:“規誨之策,日諫於庭,忠讜著烈,令聞流行。”
唐 李白 《經離亂后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葅。”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行幸》:“隋氏 之亡,其君則杜塞忠讜之言,臣則苟欲自全。”
唐 李洞 《述懷二十韻獻覃懷相公》:忠讜期登用,回邪自震驚。雲開長劍倚,路絕一峰橫。
明何景明 《寧母朱太夫人狀》:“昔 滂 有母,澄清之志行;軾 有母,忠讜之節立。”
《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內閣傳旨,御史 梅山,忠讜可嘉,著賞人蔘二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