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
下品
下品(xiàpǐn)出自《晉書·劉毅傳》,解釋為質量最低或等級最低者,一般是貶義的意思,形容人的行為,品質等等。
● 英文名稱:Low Grade Drug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左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神農本草經·下經(下品)》)
● 能夠祛除邪氣,但有毒性,不可長期服用的藥品。
● 上、中、下三品是《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一種分類方法,《神農本草經》根據藥物的性能和功用,將所載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葯125種,多性質猛烈,有毒,不可久服。
● 《神農本草經》大約成書於漢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全書分為三卷,收載藥物365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
● 此書以三品分類法,將所載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為其首創分類法,開中藥按功效分類的先河。
● 所載下品藥物“主治病以應地”,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提示下品葯主要作為治療疾病之用,多有毒且不可久服,如烏頭、大黃、甘遂、巴豆等。
● 附子味辛甘,大熱有毒,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 多用於治療腎陽虛衰,陰寒內盛之證,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脘腹冷痛、虛寒吐瀉、胸痹心痛等。
● 一些危急重症如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往往用附子以回陽救逆。
● 大黃苦寒,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 多用於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癰腫疔瘡、跌打損傷等病症。
● 甘遂苦寒,有毒,可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 常用於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咳喘,二便不利等症。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