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統籌
五個統籌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發展要義、發展本質的深化和創新,蘊含著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此,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五個統籌
科學發展觀 叢書
“三個文明”整體推進是“五個統籌”的重要目標。“五個統籌”著眼於“三個文明”整體推進的目標,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為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人類社會生活包括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與之相適應,人類的文明形態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物質生活的進步;政治文明是人類改造社會的成果,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進步;精神文明是人類改造主觀世界的成果,表現為社會精神產品和精神生活的進步。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既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質條件,又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源泉與動力;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既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又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則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三者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之中。
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統一是“五個統籌”揭示的發展道路。發展是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它包括物質生產的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的發展,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基本的動力,經濟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三者互相依賴,不可或缺。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發展的協調統一,是“五個統籌”的顯著特徵,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物質生活方面有了長足進步,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資源貧乏、土地沙化加劇、江河水患頻發、城市水源和大氣污染嚴重等等,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基於此,十六大提出要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要達到這個宏偉目標,必須堅持“五個統籌”,樹立全面發展觀,在加快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努力從社會的一維經濟發展,走向社會財富、健康、文明三維繁榮,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社會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社會進步是通過協調發展來實現的。協調發展既是“五個統籌”的立足點和著眼點,也是貫通和總攬“五個統籌”的基本點。
協調發展是“五個統籌”的立足點。“五個統籌”旨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使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達到協調發展的狀態。“知之非艱,行之惟難”。掌握協調發展的理論不難,難的是將協調發展理念付諸實踐並取得成效。在推進協調發展過程中,必須重點處理好城鄉、區域、國內國外等方面的關係,真正做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比如,處理好城鄉關係,就是要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使農村為城市發展提供腹地、資源和市場,城市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處理好城鄉關係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整體發展的格局。
協調發展是“五個統籌”的著眼點。協調發展是事物及其內部諸方面保持量或質的平衡與適應的關係,是經濟社會處於和諧的狀態。按照協調發展的原則和標準來衡量客觀現實,我們在很多方面還程度不同地存在著不協調的問題。比如多年來注重城市、忽略農村,導致政策和投資過分向工業和城市傾斜,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由於資源環境稟賦不同,原有基礎迥異以及改革開放力度不盡一致,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差距不斷擴大;許多地區長期採取浪費資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掠奪式發展方式,人與自然的矛盾日漸突出。“五個統籌”正是著眼於解決這些問題而提出來的。
協調發展是“五個統籌”的基本點。協調發展是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以及社會系統內部所包含的不同領域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狀態,是經濟、政治、文化相互協作、相互推動和國際間、區域間人口資源環境相互配合、相互影響而形成的結構合理、功能完備、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顧的社會發展形態。協調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五個統籌”旨在使社會與自然以及社會諸領域、諸要素從紊亂到有序、從失調到和諧,實現協調發展。
堅持“五個統籌”,必須實行新的區域發展模式。實行區域均衡發展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是我們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一條重要方針。“五個統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決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這就需要實行新的區域發展模式。改革開放之初,為了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戰略構想,實施了非均衡發展模式,使具有地緣優勢且又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的東部地區,先於中西部地區快速發展起來,極大增強了我國經濟實力,深刻改變了國民經濟格局。但是非均衡發展模式的實施也造成了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的發展差距逐漸拉大,這種趨勢若長期得不到遏制,就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非均衡發展向均衡發展轉型,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基於此,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統籌區域發展,實行新的區域發展模式,堅持城鄉協調、東西互動、內外交流、上下結合、遠近兼顧、鬆緊適度的原則,驅動東西互動“兩個輪子”,逐步解決地區發展不均衡問題。這標誌著我國區域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堅持“五個統籌”必須確定梯度轉移的路徑。梯度轉移理論認為,任何國家在發展的某一階段,由於受主客觀因素影響,都會優先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最有效率的區域,形成某些地區的“極化效應”,而當這些“成長極”達到經濟高度發展階段時,就會產生“擴散效應”,使生產力的分佈趨於均衡化。按照這個理論,不同國家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由高向低傳遞資源和生產要素,構建均衡發展的經濟格局。梯度轉移是當今世界實行區域經濟發展普遍採用的發展方式。我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資源稟賦和工作基礎有較大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區域經濟發展必須選擇梯度轉移的路徑,通過東部向中部、西部轉移和擴散資源、產業,發揮先進地區對落後地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逐步形成東、中、西三個經濟帶,努力構建東部領跑、中部崛起、西部提速、東北振興的發展態勢。“最有潛力者優先”是梯度轉移的一個重要原則,這為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提供了理論依據。東北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堅實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產業優勢和雄厚的科技實力,具有接納、吸收和轉化上一梯度即東部地區的資本、技術、項目、產業的優越條件,只要能充分利用國際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機遇和國家支持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各項政策,就能充分釋放潛能,實現產業結構和經濟素質的提升,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和“京三角”之後,中國內地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堅持“五個統籌”必須實施均衡發展戰略。實施東部與中西部均衡協調發展,是一項現實而緊迫、艱巨而繁重的任務,而完成這一任務必須實施均衡發展戰略。均衡發展戰略是指不同區域之間或區域內部主要產業之間保持相對平衡發展比例關係的重大舉措,它要求資源配置合理化、經濟布局科學化、收入分配公平化。新形勢下實施均衡發展戰略就是繼續擴大東部地區開放,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綜合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發展,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區域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各地區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確保各地區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們黨總結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和教訓得出的必然結論,是立足現實、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選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科學發展觀,對堅持“五個統籌”、深化體制改革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堅持“五個統籌”之策。由於受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束縛,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國能源綜合利用率僅為32%左右,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發達國家高4倍多,工業排污是發達國家的10倍以上,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令人觸目驚心,工業廢物、大氣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等現象日趨嚴重。同時,我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資源小國,重要資源人均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只有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才能可持續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堅持“五個統籌”。因此,必須通過體制改革、科技進步和加強管理,進一步建立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堅持“五個統籌”之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們黨在總結工業化實踐經驗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順應世界科技經濟發展大潮的必然選擇,是充分考慮我國基本國情得出的正確結論,是“五個統籌”的重要基礎。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巨大的拉動和支撐作用。堅持“五個統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加快科技進步,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資金投入產出率,優化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佔用與消耗,推行清潔生產、文明生產方式,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加強環境和生態保護,逐步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循環的目標。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是堅持“五個統籌”之本。“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五個統籌”的根本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五個統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正確把握和處理好近期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關係,必須像江澤民同志所指出的“把經濟建設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後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努力營造優美、潔凈、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展,也是“五個統籌”的本質要求。
江澤民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要著眼於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又要著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強調“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並指出“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在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確地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作為執政黨的終極價值追求,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和創新。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又從堅持“五個統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提出把“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是“五個統籌”的根基。以人為本就是把人作為社會主體和中心,在社會發展中以滿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質、實現人的發展為終極目標。以人為本,要求我們在完善體制、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實踐中,必須一切以人為本位,一切以人為核心,一切以人為目的,把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維護人們的切身利益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標準。著眼於滿足人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現實需要,堅持萬物人為本、萬事民為先的唯物史觀,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摒棄傳統的把人作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義傾向,把人的發展作為最終目標;摒棄把經濟增長指標作為唯一尺度,倡導把人的精神、文化和自身發展的實現程度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
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是“五個統籌”的根本。我們黨把執政為民作為最高價值取向,把人民群眾作為最高價值主體,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價值理想,這是堅持“五個統籌”的根本所在。堅持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就必須堅定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奮鬥的最高目標。堅持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就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就必須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五個統籌”的根本要求,才能有效推動各項改革事業的健康發展,也才能成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圖偉業。
“五個統籌”具體內容: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
十七大后的新統籌: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