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損傷

手部肌腱損傷

手部肌腱損傷常因外傷所導致,手部肌腱受損或者斷裂,造成手部功能障礙。手指的屈伸動作由指內的伸肌腱和屈肌腱帶動,能使手指伸屈。指背和手背的伸肌腱受損后,手指就不能伸直;手指掌面和手掌內的屈肌腱受損后,手指不能屈曲。多根屈肌腱受損后,手指不能握拳。手部肌腱損傷多為開放性,以切割傷較多,常合併指神經和血管損傷或骨折等,也可有閉合性撕裂。肌腱受損后相對應的關節活動障礙。若傷口在12小時以內,且傷口比較整齊,污染不嚴重,肌腱沒有或很小缺損等,都應爭取早期縫合肌腱。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可以減少粘連,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骨科、手外科

病因


● 手部肌腱損傷常常是因為手部受到切割或壓軋所致的肌腱受損。

癥狀


● 明確的手部肌腱外傷史后,表現出其相應受損部位的功能不全,多表現為手指活動障礙。

屈肌腱損傷

● 指深屈肌腱損傷:遠側指間關節不能主動屈曲。
● 指淺屈肌腱損傷:無指間活動異常。
● 拇長屈肌腱損傷:拇指指間關節不能主動屈曲。
● 指深淺屈肌腱均完全斷裂:近、遠側指間關節均無主動活動能力。

伸肌腱損傷

● 遠側指間關節處的伸肌腱損傷:錘狀指畸形,手指末節處於半屈位置,不能主動伸直,在損傷急性期,還可以檢查到手指末節背側腫脹和壓痛。
● 近指間關節處的指伸肌腱損傷:“紐扣樣”畸形,即近指間關節半屈,遠指間關節過伸。
● 掌指關節處的指伸肌腱中央束損傷或伸肌腱帽損傷:表現為伸指力量減弱。
● 腕部或前臂部的指伸肌腱損傷:損傷指不能伸直,伸腕力量減弱。

檢查


● X線片以排除有無骨折情況。必要時可以做磁共振檢查明確肌腱損傷的情況。

診斷


● 手部肌腱損傷的診斷主要依靠受傷的部位、深度,手的活動力,出現畸形變化等一系列典型的臨床表現,結合X線的拍攝排除骨折等其它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少數患者診斷困難,需要磁共振檢查。

鑒別診斷


● 手部肌腱損傷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因此需要和具有相似癥狀的疾病相鑒別,如單純脫位,表面的創傷、腱鞘炎等。

治療


● 根據手部屈肌腱的解剖結構分為五區,治療方法各有不同。伸肌腱的治療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屈肌腱的治療

● I區:該區只有指深屈肌腱斷裂后應爭取早期修復,直接縫合斷端。若在深肌腱抵止點1厘米以內斷裂,可將腱端前移,即切斷遠斷段,將近端重新附著於止點處。
● Ⅱ區:在此段深、淺屈肌腱被限制在狹小的腱鞘內,傷后很易粘連,處理困難,效果較差,故又稱為“無人區”。目前一般主張,如系指淺屈肌腱牽拉斷裂可不吻合,以免粘連,深肌腱淺肌腱同時斷裂,僅吻合深肌腱,同時切除淺肌腱,保留腱鞘及滑車。亦有主張同時修復深淺屈肌腱。
● Ⅲ區:手掌內深肌建的橈側有蚓狀肌附著,斷裂后限制近端肌腱回縮。在蚓狀肌區深淺肌腱同時斷裂,可以同時吻合,用蚓狀肌包裹深肌腱防止與淺肌腱黏連,蚓狀肌至腱鞘段,僅吻合深腱,切除淺腱。
● Ⅳ區:九條肌腱及正中神經擠在腕管內,空間較小,正中神經淺在,常與肌腱同時損傷。處理時應切開腕橫韌帶,僅縫合深肌腱及拇長屈肌腱,切除淺肌腱,以增大空隙。吻合口應不在同一平面。必須同時吻合正中神經。
● V區:屈肌腱在此區損傷應全部作I期縫合,效果常較好。但在多條屈指深淺肌腱斷裂時,要避免吻合口在同一平面,以減少粘連。拇長屈肌腱斷裂亦應爭取I期修復。在掌指關節平面,該平面的斷裂,不直接縫合肌腱,而是切除遠斷端,在腕上腱一腹交界處作肌建延長,將遠斷端前移,重新附著於止點處,亦可行環指屈指淺肌腱轉移代拇長屈肌腱。止點1厘米以內斷裂,通常採用肌腱前移法但不延長肌腱。

伸肌腱的治療

● 伸肌腱止點損傷:開放傷,清創后縫合肌腱, 用石膏或鋁板固定4~6周。閉合傷,固定4~6周,如伴有較大塊的撕脫骨折,可早期手術,用“拉出鋼絲片,外用石膏或鋁片夾板固定。陳舊性損傷,對大者可不處理,如功能影響大,則手術處理。
● 伸肌腱中央束損傷:新鮮的開放傷或閉合撕裂,都需手術,一期修復。陳舊性撕裂,若屈曲畸形小,可不處理。功能影響較大,需手術。
● 手背腕背及前臂伸肌腱損傷:均應一期縫合斷裂的肌腱,效果較好。

危害


● 手部肌腱的損傷會極大地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預后


● 手術最大限度的恢復正常手部結構,治療后還應積極做功能恢復等訓練,慢慢恢復手的基本功能。

預防


● 提高安全意識,遠離危險因素,手部危險作業,應注意職業防護,如厚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