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美人

國內最早的油畫作品

“木美人”俗稱“爛大門”——兩塊木門板上的油畫。畫面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的西洋美女,身高均160厘米,穿低領漢式襟衣。油畫因受過煙火熏烤,已經看不出服飾的顏色。兩個“木美人”都梳著高聳的髮髻,並似戴有抽紗類蓋頭。畫像面部保存較完好,僅有少許新裂紋。兩幅“木美人”均是鵝蛋臉,鼻樑高挺,眼窩凹陷,立體感很強,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徵。畫像眼神生動,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觀者似乎都能感受到她們流轉的秋波,有如義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一般傳神。

分步介紹


近日

近日,新會市博物館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這是畫在一幅木製門板上的油畫,畫的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身著漢武腰飾的兩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認為,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於義大利油畫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據傳,這幅“木美人”門板,是明朝是一位新會籍人士從福建帶回來的。木門所屬的屋子因為失火而燒毀。畫有關人的門板是屋子裡唯一沒有被燒毀的東西,踞今至少有500多年的歷史。這幅畫究竟是何人何時所作?為何畫中女子身著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徵?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

簡介

五百年油畫留下不解謎新會“木美人”媲美蒙娜麗莎
五百多年前所作的油畫媲美“蒙娜麗莎”——新會“木美人”近日在市博物館展出,吸引了海外專家學者前來研究和大批遊客的參觀。

來源

這對“木美人”原是新會縣李天等村之物,在上世紀50年代被收入新會博物館。據李氏族譜記載,在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福建省莆田縣有一位無依無靠的老人在路邊開了一間簡陋的酒坊賣酒。因老人熱情好客,廣交朋友,不少路過的客人都喜歡到這間酒坊歇腳。有一位道士可憐老人無依無靠,就在老人擱酒埕的門板上畫了兩個美人像。他對老人說:“我要離開這裡到很遠的地方去,就以這美人畫像贈你,你每日用竹葉蘸水酒灑在畫像上,7日後,就會出現奇迹。”老人遵照道士的囑咐,到了第7天的清晨,只見從這副門板上飄然走出兩位與畫中一模一樣的美人來。自此,這兩位美人白天就幫助老人操勞家務,晚上則返回畫中。不久,這件奇事傳到知縣那裡,知縣起了貪念,強奪美人像,但任其千呼萬喚,美人就是不走出畫像。後來知縣犯科下獄,門畫被縣教諭李仕升所得。當時,遇縣衙失火,屋物俱焚,但烈焰燒至“木美人”畫像時即止,“木美人”得以無損,其它物品皆化為灰燼。後來,李仕升退歸故里時將“木美人”帶回鄉(現新會市司前鎮),供奉在村中天后廟。

未解之謎


李氏族譜記載顯然帶有神話成分。其實,“木美人”門板油畫是明朝之物,距今至少有500多年歷史。究竟是何人何時所作?為何畫中女子身穿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徵?為何“木美人”能倖免於火災?這些至今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