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

灶台

灶台,讀音為zào tái,意思是灶上面放東西的平面部分。出自:《中國歌謠選·鬼子最怕子弟兵》。

它自古開始出現,相傳由燧人氏發明。1993年,普通灶台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進。截至2007年5月,我國大部分農村擁有灶台。

發音


灶台(zào tái)

介紹


過去叫鍋台,也就是做飯時所需要操作用的一個平台。
灶台
灶台
用磚壘成方體,前邊留空作為煙囪。
後面留口作為添柴用的灶眼。
上方留出一個大的圓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鍋。
這樣,鍋里煮飯,鍋下添柴。

出處


《中國歌謠選·鬼子最怕子弟兵》:“鬼子最怕子弟兵,遍地大擺地雷陣,‘西瓜’‘白菜’開紅花,門檻灶台也翻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