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寺

中華佛寺

1905年,英國殖民政府才正式撥出發掘經費,但進展緩慢。一九三一年,演本法師自暹羅到了新加坡,下榻佛教居士林。一九三九年到緬甸受具足戒,然後赴印度朝禮聖跡,曾北至大雪山,也到過鹿野苑中華寺。

目錄

正文


10世紀以後印度佛教開始衰微。13世紀時鹿野花再也不顯,完全毀滅,不見任何史籍所載。1851年後,考古學家開始進行發掘。1905年,英國殖民政府才正式撥出發掘經費,但進展緩慢。現已發掘出克都寺、主寺、柯羅馬特維寺、曇麥克塔、莫拉某塔柯寺等遺址多處。發掘出來的重要遺物有阿育王石柱、紅砂石菩薩像和眾多的佛像,現藏在鹿野苑博物館內。阿育王石柱的獅子柱頭,已被列為印度共和國的國徽圖案。1950年印度政府加快了鹿野苑的發掘工作,隨著鹿野苑的不斷恢復,世界各國佛教徒來此朝拜佛跡的人日益增多,並先後蓋起了中華寺、泰國寺、緬甸寺、日本寺等多座佛寺.昔日的勝景正在慢慢恢復。鹿野苑因地處薩爾納特地區,故有很多人也稱薩爾納特為印度佛教聖地。
一九三一年,演本法師自暹羅到了新加坡,下榻佛教居士林。這時北京法源寺的德玉和尚南來,欲往印度鹿野苑興建“中華寺”(僑領李俊承捐資),也駐錫居士林。演本法師以因緣成熟,乃禮德玉和尚為師,剃度出家,仍以演本為名,成為一名六十歲的老沙彌。一九三九年到緬甸受具足戒,然後赴印度朝禮聖跡,曾北至大雪山,也到過鹿野苑中華寺。之後,到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受皈依弟子謝蓮塘的供養,閉關潛修密宗,得其法要。出關后提倡顯密圓修、知行合一,即生成佛的法門。這時他出版《法海一滴》上下冊,分贈各地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