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是指起源於食管壁肌層,向管腔內外緩慢生長,但不侵犯黏膜和黏膜下層的食管良性腫瘤。食管良性腫瘤少見,占所有食管腫瘤的0.5%~0.8%,其中90%為食管平滑肌瘤。一般表現為較輕的吞咽梗阻感或胸骨后鈍痛。癥狀多呈間歇性發作。可伴有上腹部不適、反酸、噯氣及食欲不振等。食管平滑肌瘤較小、無明顯癥狀可不行手術治療,否則需手術治療。食管平滑肌瘤很少惡變,但瘤體較大可引起較嚴重的消化道癥狀。完整切除可治癒,很少複發。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胸外科或外科

病因


● 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其起源於食管固有肌層,也可來自食管壁內的血管肌層和迷走的胚胎肌組織。

癥狀


● 大部分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沒有癥狀,即使有癥狀也多輕微,最常見的是輕度下咽不暢,很少影響正常飲食。

典型癥狀

● 吞咽困難
● ● 程度較輕,一般不影響飲食。
● ● 病程可達數月至十多年,即使腫瘤已相當大,因其發展很慢,梗阻癥狀也不嚴重。

其他癥狀

● 胸骨后疼痛,一般程度較輕。
● 消化功能紊亂,表現為燒心、反酸、腹脹、飯後不適及消化不良等。

檢查


● 確診食管平滑肌瘤主要依靠影像學及內鏡檢查。
● 食管鋇餐造影
● ● 是食管平滑肌瘤首選的檢查方法,其診斷準確率接近100%。腔內充盈缺損是主要表現,缺損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銳利,與正常食管分界清楚。
● 食管鏡、超聲內鏡檢查
● ● 可經食管腔內觀察腫瘤的部位、大小、數量及位置等。
● CT、磁共振
● ● 可進一步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也可進一步與其他疾病鑒別。

診斷


● 醫生診斷食管平滑肌瘤,主要依據癥狀及影像學、內鏡檢查。
● 有吞咽困難癥狀。
● 食管鋇餐造影見充盈缺損,無黏膜破壞。內鏡或超聲內鏡可經食管腔內觀察腫瘤的部位、大小、數量及位置等。一般不取活檢。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與食管平滑肌瘤影像學表現類似,如充盈缺損、黏膜下腫物等,如縱隔腫瘤、縱隔淋巴結腫大、食管癌等,需要臨床醫生進一步檢查和診斷。

治療


● 除腫瘤直徑<2cm、無任何癥狀,或患者因身體狀況差、心肺功能低下等原因不適合手術者外,一經診斷均應手術治療,術后複發罕見。

危害


● 部分病例反覆出現吞咽困難、燒心、噯氣等癥狀,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食管平滑肌瘤雖然生長緩慢,但有惡變可能。

轉移性


● 食管平滑肌瘤是良性腫瘤,極少出現轉移。

預后


● 食管平滑肌瘤經完整切除,可以痊癒,預后好。

預防


● 本病尚無有效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