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趙賀的結果 展開

趙賀

武警8624部隊73分隊排長

1992年出生的趙賀,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小伙,身高1米76,“最胖時也只有130多斤”。現任武警8624部隊73分隊排長,武警部隊第1機動總隊工兵防化支隊防化2大隊5中隊團支部書記。

2018年5月,榮獲2017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榮譽稱號。

人物履歷


趙賀,現任武警8624部隊73分隊排長。武警部隊第1機動總隊工兵防化支隊防化2大隊5中隊團支部書記。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趙賀作為武警部隊第3名火炬手,高舉火炬,傳遞聖火。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趙賀[武警8624部隊73分隊排長]
趙賀[武警8624部隊73分隊排長]

獲得榮譽


2018年5月,榮獲2017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榮譽稱號。
90后”武警中尉趙賀,已成功處置暴恐事件20餘次,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排除爆炸裝置100餘枚,還被評為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先進事迹


初識趙賀的人,總會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那張長了不少青春痘的娃娃臉,怎麼看都“像書生,不像武將”。
1992年出生的趙賀,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小伙,身高1米76,“最胖時也只有130多斤”。兩年前,他從軍校畢業,進入武警8624部隊,成為了一名排長。“稚嫩”“清瘦”“學生氣”,是戰友對他的普遍印象。
但就是這樣一名90后,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成功處置暴恐事件20餘次,排除爆炸裝置100餘枚,不僅榮立了一等功,還被評為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素質跟不上新排長難立足
趙賀當初選擇參軍,主要是為了“省錢”。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父母在一家商場里修鞋,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所以高考時,他報考了武警瀋陽指揮學院,希望以此減輕家裡負擔。
不過,既然當了兵,那就得有將軍夢。2014年7月,懷揣一張全優的成績單,趙賀走出校門進營門,來到武警8624部隊任排長。信心滿滿的他本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完成角色轉變,在新單位里燒好“三把火”。誰曾想,戰士們根本沒把他這個學員排長放在眼裡。
“沒我跑得快,沒我跳得高,我憑什麼服他?”戰士韓露告訴記者,趙賀剛下連時,身上的學生味兒太重,不接地氣。尤其是他的軍事素質,雖然在學校里“拔尖”,但跟整天接受嚴格訓練的基層官兵相比,還差了一大截。
“軍事素質不強,帶兵就站不住腳”,這是部隊里約定俗成的看法。為此,班長丁大偉在趙賀踏上訓練場的頭一天,就給他來了一個“下馬威”,為的就是讓他端正心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那天,連隊組織實彈射擊。訓練間隙,丁大偉公然向趙賀下“戰書”,要和他比一比。一時間,加油聲、起鬨聲不絕於耳。趙賀不甘示弱,爽快“應戰”,還拉來連長當裁判。
卧倒、匍匐、滾進、射擊,槍響靶落,趙賀的動作標準利索,一氣呵成。但成績一出來,原本勢在必得的他卻傻了眼:48∶27。5發子彈,自己居然比丁大偉少了21環。原來,他錯把劫持人質靶當成胸環靶給打了。
“假如是實戰,你這一槍,就宣告了整個任務的失敗。”面對連長的點評,趙賀既羞愧,又不服。等到大家解散后,他還在端著槍琢磨。眾人看在眼裡,知道這個新排長將要有所行動。
果然,在之後的訓練中,“又瘦又弱”的趙賀狂追猛趕,一次次累倒,又一次次爬起來。攀登樓前,繩索磨爛了手上的血泡,染紅了繩索,趙賀毫不在意,繼續攀爬;外出執勤,趙賀第一次拉蹬車梯,不小心砸到腳,皮肉分離,露出了骨頭,但他拒絕回連隊治療,一瘸一拐地跟著大家學習勤務,硬是堅持巡邏了十餘小時……憑著這股倔勁兒,趙賀的各項課目成績不斷提高,尤其是5公里越野,在全連都是數一數二的。
“趙賀就是好勝心強,啥都想和別人比一比。”老班長張龍告訴記者,趙賀沒事就和老兵比體能、比器械,雖然屢屢戰敗,但從不放棄。“他肯學,也不愛吭聲,整天躲一邊自己練,突然有一天,大家發現居然比不過他了。”張龍說。
打響第一槍榮立一等功
從去年夏天開始,武警8624部隊政委吳傑就注意到趙賀這個小夥子,畢竟兩人是“在戰場上認識的”,一起並肩戰鬥、直面生死。
“趙賀是90后,他所帶的執勤小組都是90后,年齡最小的出生於1997年,去新疆時剛滿18歲。”吳傑說,別看這些“娃娃們”年齡不大,本事可不小。尤其是趙賀,在一次反恐實戰中“打響第一槍,擔負的任務最危險,取得的戰果最輝煌”。
那是2015年初夏的一天,零點剛過,連續執勤12個小時的趙賀剛要帶隊回撤,對講機里傳來命令,通知其執勤小組前往某地二號小區處置暴恐襲擊。
“突擊演習吧?”一名戰士不以為然地說,他們每天都會接到類似的命令,這是新疆實戰化訓練的一部分。
“快,出發!”趙賀可不這樣想,他一邊組織大家上車,一邊給司機指路,這片任務區道路錯綜複雜,但沒人比他更熟悉。
僅用1分30秒,趙賀等人就趕到了2公裡外的事發地。一下車,大家就被眼前的慘烈景象驚呆了:暴恐分子手持砍刀追砍警察,燃燒瓶雨點般地砸向過路群眾,嘶喊聲、呼救聲、爆炸聲混在一起,場面十分混亂。
從未經歷過實戰的戰士們顧不得害怕,迅速投入戰鬥。
“站住,不許動!”圍捕過程中,趙賀發現路邊綠化帶昏暗的樹蔭下藏了兩個人。幾名戰士聞聲包抄過來,用強光手電筒照向對方。
韓露當時就站在趙賀旁邊,他看見其中一人揚了一下胳膊,似乎是嫌燈光刺眼。但一瞬間,趙賀就開槍了。定睛一看,韓露才發現此人手裡拿了一個燃燒瓶,瞄準的正是他們身邊一輛車上裝的液化氣罐。“這肯定是個圈套,他們事先準備好液化罐,就等我們圍過去。要不是趙排長果斷開槍,在場所有人都可能性命不保。”韓露說。
26分鐘后,戰鬥告一段落。趙賀等人配合陸續趕來的兄弟單位的官兵,將現場負隅頑抗的暴恐分子成功實施捕殲。之後,各單位一邊觀察警戒,一邊組織救治現場傷員。
“當時大家都以為仗打完了,誰也沒有想到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襲擊。”吳傑向記者描述了當時的驚險,在短短几分鐘內,先後有兩輛坐滿暴恐分子的汽車和一輛滿載爆炸物的電動三輪車沖開警戒線,分別從道路兩頭疾馳而來衝撞現場官兵。當時,吳傑作為帶勤首長,正在部署下一步任務,突然聽到背後傳來一陣刺耳的汽車輪胎摩擦地面的聲音。他一轉身,車已經衝到眼前,車上的暴恐分子不斷向四周投擲燃燒瓶。
趙賀是最快反應過來的人之一,他迅速下令離車最近的火力打擊一組開槍射擊,同時與戰友迅速展開隊形,與暴徒展開殊死戰鬥。
“燃燒瓶四處亂飛,砸到盾牌上就直接爆裂。最危險的時候,兄弟單位還與我們形成了火力交叉。我當時完全沒意識到,就想著趕緊把車打停。急得趙賀在旁邊一直衝我大喊‘趴下、趴下’,我這才感覺到子彈在身邊亂飛,打得身後的牆皮‘砰砰’剝落。”韓露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禁佩服趙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掌控能力。
“別人慌亂的時候,趙賀沒慌,他還能冷靜地分析現場形勢,作出正確的指揮判斷,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吳傑說,戰鬥當下,他就覺得“這個小排長,不簡單”!
果不其然,在新疆執勤期間,趙賀帶隊成功處置了20餘次大大小小的暴恐事件、親自排除百餘枚土炸彈、智擒一名重要通緝犯、衝進火場救出了一名維族兒童和一名維族老大爺,實現了從青年學生到反恐尖兵的華麗轉變。
“他的後背,由我來守護”
今年年初,結束了新疆執勤任務的趙賀回家探親,他告訴家人自己立了一等功。母親問他為什麼,趙賀敷衍地說:“因為我在部隊表現好。”
不過,事情很快就“露餡”了。7月,趙賀被評為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成了有名的先進典型。他不得不向家人“坦白”了一些立功經過。一直被蒙在鼓裡的母親聽到一半就哭了,她不敢想象,兒子在近兩年的軍旅生涯中都經歷過什麼。
“其實當兵之後,感覺挺虧欠家人的。”採訪中談及此事,趙賀陷入短暫的沉默,面帶愧疚。“但是,軍人生來為打仗!”他接著說,“當任務來臨時,我們必須無所畏懼地衝上前。”
前不久,趙賀主動找領導,要求帶新兵。他覺得,自己的榮譽是連隊給的,是屬於集體的,而他作為一個載體,必須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更多的基層官兵。
戰士胡小峰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趙賀排長是個打掃廁所都要比別人搞得乾淨的人。
“一天,輪到我打掃廁所,我以為用拖把拖乾淨就行了。但趙排長檢查時,說這麼干不行。當時,他就直接趴在地上,用抹布一點一點地擦大便池,連一點水漬都不放過。擦完后,他對我說,這才是部隊的標準,學會了嗎?照著做!”胡小峰說,“單從這件小事,就能看出趙排長立功具有一種必然性。他是那種會把每件事兒都做到極致的人。希望未來有一天,我們能並肩作戰,他的後背,由我來守護!”
這種潛移默化的榜樣效應正是吳傑希望看到的。
“現在社會上對90後有一些看法,有人認為他們是自私的一代,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代。”但是,吳傑不這麼看,他說:“部隊里的90后越來越多,許多還是獨生子女。通過趙賀,我們看到,這個群體並不是弱不禁風的,而是有擔當的。他們同樣能夠紮根部隊有所作為,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力量。”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師荀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6年12月29日 01 版)

人物評價


“若有戰,我先上。”這是趙賀的口頭禪,也是中國軍人的錚錚誓言。從搶險救援到戰備訓練,從邊疆反恐一線到國際大型會議安保,趙賀聚力練兵備戰,肩負能打仗、打勝仗的職責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我們應當像趙賀那樣,不斷探索把握現代反恐戰爭制勝機理,不斷錘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血性膽魄,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堅決捍衛好、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