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最早出現在夏商時期,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最初以面具戲為主,逐步發展為儺戲、賽戲、隊戲等十餘種形式,且分佈較廣,全市各鄉村幾乎都有。近年來,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演出的儺戲《捉黃鬼》和武安市邑城鎮白府村《捉死鬼》,以其恢宏的氣勢,神秘的色彩,豐富的內容,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改變了以往“長江以北無公認戲”的斷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安市文化館獲得“武安儺戲”保護單位資格。

由來


儺戲(拼音:nuóxì),也稱為儺舞,是中國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約在元明時由古代儺儀發展而成。初是以歌舞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形象在儺儀中出現,儺戲才應運而生。鍾馗打鬼的故事始見於唐人傳奇志怪小說集《逸史》,戲曲里的鐘馗形象即從小說移植而來,演鍾馗3次進京應試,因權相楊國忠作梗,不中,憤而身亡。玉皇大帝憫其剛正不阿,敕封判官,統領天下鬼怪;青黃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鬧,被鍾馗降服。儺戲流行於四川、貴州、安徽貴池、青陽一帶以及湖北西部山區。戴柳木面具的演員扮演傳說中的驅除瘟疫的神──儺神,用反覆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動作表演,多在固定的節日演出。極具原始舞蹈風格。
據老者回憶,固義的儺藝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葉,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內容,則可以推進到歷史的更深處。早期社會,人們無法抭拒自然界的各種災害,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存在,這就產生了鬼神的概念。於是人們把這種想象的鬼神也分為善惡,通過祭祀和表演,揚善懲惡,滿足人們征服自然的主觀願望。儺中的“黃鬼”就是一種邪惡的象徵。洪水泛濫時的滔滔濁浪,瘟疫、癆病使人面黃肌瘦,他們認為這都是“黃鬼”在作祟。固義鄉民所說的“黃鬼”還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這反映出明朝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正統儒家學說的浸透,而使“黃鬼”的所指由自然災害轉向人本身的邪惡。

發展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儺戲源於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
舞。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於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養料。
中國的儺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這就是儺舞。儺舞的發展對中國的地方戲曲有影響。
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戲表演的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木製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現神的身世事迹.
中國西南部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至今還有大量儺文化遺存,許多地方有儺戲演出。德江縣至今還有六十幾壇儺壇,演員上百人,德江儺戲古樸、粗放、保存著儺戲文化較多的原始形態,法事內容十分繁多。

分類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儺戲是儺文化的載體。貴州民族民間儺戲系統,主要有兩個系列,三個層次:漢、苗、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區的儺戲,為一個系列,即民間儺系列。彝族儺戲“撮泰吉”(變人戲)完成了儺祭向儺戲藝術的初步過渡,是儺戲的雛型,是低級層次。漢、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的儺戲,雖與儺祭密不可分,但戲劇因素不繼增長和完善,是向單一的藝術過渡的中間層次。貴州地戲是屬於軍儺系列的儺戲,是儺戲發展的較高級層次。貴州儺戲具有民族多、品種多、層次多、分佈廣、保存完整等特點。其代表為:威寧彝族儺戲“撮泰吉”(變人戲),黔東北(銅仁地區)儺戲群,黔北(遵義地區)儺戲帶,黔中地區(安順等地區)地戲。
貴州儺戲面具一般用柳木、白楊木製作,在面具造型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依此可將儺面具分為幾大類: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頭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圖中開山面具威武、兇悍、怪異,而容黝黑髮亮,眼球突出,呲牙咧嘴,眉毛上揚。雕刻粗放概括,奇特剽悍的面目,使人感到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粗獷的美。

歷史沿革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由於歷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種。地戲是由明初“調北征南”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
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而陽戲則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師在作完法事後演給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主,所唱腔調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燈等民間小戲。
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各地的儺戲主要流傳於鄉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活動不斷豐富,願意觀看儺戲演出的人日益減少,儺戲傳承困難。

演出方式


池州儺戲源於原始宗教意識和圖騰崇拜意識,主要流傳於中國佛教聖地九華山麓方圓百公里的貴池、石台和青陽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等縣(區),尤其集中於池州市貴池區的劉街、梅街、茅坦等鄉鎮幾十個大姓家族,史載“無儺不成村”。儺戲是至今仍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祭祖、驅邪納福為目的,以戴面具為表演特徵的古老藝術形式。
儺戲以《捉黃鬼》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隊戲(包括臉戲即面具戲)、賽戲,以及花車、旱船、龍燈、獅子舞、武術、霸王鞭、秧歌等民間藝術形式。屆時直接參加演出的600多人,連同輔助人員,總數不下千人。整個演出期間還有迎神、祭祀蟲蝻王和冰雨龍王、送神等儀式。《捉黃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啞劇,屬對戲範疇。其角色有閻羅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對象黃鬼。黃鬼既是洪澇、蟲害、疫病等災異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間忤逆不孝、欺負弱小等邪惡勢力的代表。通過對黃鬼的極刑處置和上述一系列儀式,表現了人民群眾戰勝自然災異,確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寧的美好願望,同時對人們進行尊老愛幼等倫理道德教文化。其中有段唱詞:“元宵佳節喜新春,妝文扮武逐災瘟。揚盾執戈行儺禮,五穀豐登賀太平。”道出了儺戲的演出目的。
在武安市的北方還有一個白府村在正月十七有一場《捉死鬼》,
拉死鬼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是至今於河北武安白府村所獨有的儺儀。
每當元宵節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年味漸淡的時候,正月十七的白府村卻要迎來該村非常熱鬧的傳統節日:拉死鬼於每年的正月十七晚上舉行。因為村民過春節都要把死去的親人接回家過年,正月十六送走,他們擔心那些無人祭奠的野鬼、厲鬼留在村中為害,所以十七晚家家點火驅邪,把死鬼拉出去燒掉。
參加“拉死鬼”演出的有燈籠隊、鑼鼓隊、扁擔官、鬼差、死鬼、路神等。扁擔官作七品芝麻官打扮,坐在四個差役用扁擔抬著的椅子上,他負責審判死鬼。路神有二、三米高,戴相紗,穿墨衫,持串鈴,雙眼裡安有兩隻燈泡,閃閃發光。他的任務是在拉過死鬼后再凈一次街,徹底驅除鬼祟。
正月十七,夜幕降臨后,低處的武家墳地鬼火點點,陰森可怖!黑壓壓的人群圍在大路口周圍,靜候死鬼的出現。個一會,墳地里響起了鞭炮聲,表示死鬼已被捉住。於是戴白帽穿紅坎肩的鬼差用一條長孝帶拉著兩死鬼疾奔村口,與等在那裡的演出隊伍匯合后一起進村。死鬼頭頂。三尺來長的白色尖頂紙帽,身穿白色長衫,畫鬼臉,口吐一尺來長的紅舌頭。這時各戶門口已掛燈籠、燒旺火,死鬼逐戶從火堆跳過,戶主燃放鞭炮,表示鬼祟已除。每到一村街口,扁擔官都要審問死鬼所造罪孽,路神隨後凈街。最後死鬼被拉到用柏樹枝、野蒿等堆成的蒿里山——所有亡靈歸宿之處,上面掛滿了各家給其亡故親人送的紙錢搭子。會首點燃蒿里山,鬼差拉著死鬼圍著蒿里山轉二圈,叩頭三次,然後把死鬼的高帽子扔進火里焚燒,此時火光衝天,紙錢飛舞,鞭炮齊鳴,三眼銃巨大的響聲驚天動地,“拉死鬼’”就在高潮中結束了。
拉死鬼沒有太多台詞,區別於“儺戲”,具體開始年月已不可考。近幾年來隨著大小媒體的報道,吸引了不少臨近城鄉朋友專程觀看。白府村原稱“百佛” ,於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大槐樹一戶朱姓人家遷至此地,村裡民風樸實,盛產穀子,白府的小米粥遠近聞名。

道具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儺面具是儺文化的象徵符號,在儺儀中是神的載體,在儺舞中是角色的裝扮有假面、神像、聖相、頭盔、鬼面、臉殼等多種稱呼。贛儺現存面具約400多種3000多個。萍鄉儺面的古樸渾厚,婺源儺面的誇張奇異,南豐儺面的色彩亮麗,可謂贛儺面具三大特色。南豐現存儺面120多種2300多個,神鬼人獸,造型各異。以開山面具最有特色,人獸合一,猙獰兇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劍鬢和青銅鏡等意象符號造型,反映了傳說中以蚩尤為方相的儺文化演變痕迹。儺面具的材料原有銅製,后多為樟木或楊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現了新老民間藝人的精湛工藝和民族的審美情趣。有的儺班面具雕刻后,還要舉行開光儀式,使其充滿神靈之氣。
儺樂、儺服、儺具是贛儺文化的重要內容,形制不一,各有特色,而南豐更為豐富多彩:從伴奏音樂說,儺儀音樂保留了"以樂通神"、"擊鼓逐疫"、"以樂送神"的古禮樂制;儺舞音樂則吸收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有很大發展,除了鑼鼓伴奏外,還有鼓吹樂、吹打樂、絲竹樂形式,有幾十個曲牌可供選擇,音樂表現力非常豐富。從儺舞服飾說,一方面傳承了古儺"赤幘"(紅頭巾)、"朱裳"(紅裙子)、"綠韝衣"(綠袖套)舊制,一方面又發展了宋儺"綉畫色衣"的特色,有紅花衣裳制、紅袍馬甲制、花衫紅褲制、戌服披甲制、戲曲服飾制等多種樣式。從儺事器具說,有兵器軍具、法事器具、燈燭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類上百種,既延伸了古儺武裝驅疫道具,又體現了古代文明禮制,更反映了社會生活變化。此外,各地的儺俗和儺的民間傳說、故事、神詞、贊詩、喜歌、吉語、楹聯、題匾、靈符、咒語,同樣是贛儺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經典劇目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儺戲的演齣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
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劇本唱多白少,善於通過大段敘事性唱詞交待事件,展開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類劇目用端公調外,其他均唱本地群眾熟悉的戲曲腔調。除湖南沅陵等少數地區用嗩吶在句尾伴奏外,多數儺戲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儺戲的角色行當分生、旦、凈、丑,多數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按造型可分為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

儺舞

武安儺戲
武安儺戲
儺舞是古代祭祀儀式中的一種舞蹈,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祭源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周代叫做儺。儺舞的發展對中國的地方戲曲有影響,在某些地區,儺舞本身已發展成儺戲,儺戲表演的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不制假面,儺舞和儺戲生動。具體地反映了中國表演藝術由歌舞向戲劇形式發展進程中各個階段的不同面貌。儺【nuó】舞,又叫"大儺"、"跳儺",俗稱"鬼戲"或"跳鬼臉"。它淵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蹈,是儺儀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佩戴形象猙獰的面具,裝扮成傳說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邊舞邊"儺、儺……"地呼喊,奔向各個角落,跳躍舞打,搜尋不祥之物,以驅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現存儺舞主要分佈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榮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儺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儺戲活化石—關索戲 流傳在澄江縣陽宗小屯村的關索劇,為玉溪地區一個屬古老儺戲範疇的劇種。此劇種何時形
成,是本地原有還是外地傳入,尚待考證。據關索戲老藝人龔向庚提供的情況推斷,此劇種可能是外地的一個儺戲支派,在清初順治年間傳入小屯。初為古代用以驅邪逐疫的儺祭舞蹈儀式,後來逐漸從儺舞向著表達故事情節的小戲形式發展。逐漸發展成娛神娛人兼有的古老而獨特的戲劇。澄江的儺戲為何以相傳為蜀漢大將的關索命名,無文獻可考。關索劇的表演特點是不設舞台,不化妝,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戴上面具(臉殼),穿上服裝,帶上兵器即可出場表演。行當有生、旦、凈三行,而且多以凈行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飾區別。演出時無弦索伴奏,全用鼓點(也不正規)指點起落。一般情況是由小軍或馬童先上場,道說情況以後,即開始各種各樣的翻滾動作以吸引觀眾,繼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說說唱唱,唱唱打打,沒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繼承不全),演員可以自由發揮。關索劇的聲腔比較複雜,為無弦伴奏,伴唱參雜其間。有說源於高腔,但從某些曲調分析,又雜合當地民歌小調,頌佛唱經的旋律,更為明顯的是吸收滇劇腔調。無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節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調,各人所唱均有。關索戲曲於年節演出。演出期間,有一套成規儀式貫穿始終。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藥王、練武。正月初一日起開始演出時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時開頭第一個節目必演《點將》,當日演出結束后的辭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結束后的裝戲箱、送藥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后要求。
武安儺戲與73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一脈相承,是古老的黃河文化的重要遺存,是研究戲劇的“活化石”,是研究農耕社會文明史、社會發展史、民俗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