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打靶歸來的結果 展開

打靶歸來

1960年王永泉創作歌曲

這支歌曲是音樂家王永泉於1960年在部隊期間創作的。它誕生的經過也很有意思。當時王永泉正在準備為全軍文藝匯演創作一首歌曲,偶然瞥見一首作者為“牛寶源”的四句小詩,由此受到啟發,改編了小詩,並譜上了曲。使其成為了一首廣為傳唱的軍旅歌曲。

創作背景


當時本曲創作者王永泉在解放軍步兵某團任俱樂部主任,正準備為全軍文藝匯演創作一首歌曲,偶然在一年前(1959年)的刊物上瞥見一首四句小詩,即:“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胸前紅花映彩霞,清脆歌聲滿天飛”。小詩的作者是“牛寶源”。
當時,這首不顯眼的小詩,被王永泉發現,覺得詩雖平常,然內容還能與自己的創作思路吻合。由於當時匯演在即,時間緊迫,無暇新作,遂將就著對小詩進行了研究,修改了有悖“常識”的地方。使其更適合歌曲的演唱格式及韻調。
即把“胸前紅花”改成“風展紅旗”。因為例行的打靶歸來胸前是不會帶紅花的,又不是凱旋歸來?而“風展紅旗”場面就壯觀多了。又把“清脆歌聲”改成“愉快的歌聲”。
接下來,王永泉又乘興增補創作了第二段歌詞:“歌聲飛到北京去,毛主席聽了心歡喜。誇咱們歌兒唱的好,誇咱們槍法屬第一。”真乃奇思妙想!這段歌詞超凡的想像力和所彰顯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絕對是登峰造極了!同時也彌補了第一段歌詞的先天不足。第一段的“寫實”與第二段的“寫意”相得益彰,臻於完美化境。
曲調有如歌詞的翅膀,佳詞配上妙曲自然展翅飛翔。憑藉王永泉對民族音樂的深厚素養,在汲取了陝北民歌的元素后,經過反覆詠唱,水到渠成。《打靶歸來》的成曲,送參了全軍文藝匯演。在如林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眾望所歸的獲得了“一等獎”!這就是歌曲《打靶歸來》的誕生經過!光陰荏苒,算來四十多年過去了,風雨飄搖,大浪淘沙。多少音樂作品在咆哮的歷史長河中淹沒了。留給後人幾多?而《打靶歸來》這首歌曲,恰似一葉輕舟,飄過了動蕩的歲月,靜靜的泊靠在人們心中。無論何時何地,那熟悉的旋律,常常想起,縈繞於心,難以忘懷。

歌曲歌詞


打靶歸來 - 閻維文
詞:牛寶源
曲:王永泉
日落西山紅霞飛
戰士打靶把營歸 把營歸
胸前紅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ao re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歌聲飛到北京去
毛主席聽了心歡喜
誇咱們歌兒唱的好
誇咱們槍法數第一
Mi suo la mi so
La suo mi dao rui
誇咱們槍法數第一
一二三四
日落西山紅霞飛
戰士打靶把營歸 把營歸
胸前紅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ao re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歌聲飛到北京去
毛主席聽了心歡喜
誇咱們歌兒唱的好
誇咱們槍法數第一
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ao re
誇咱們槍法數第一
一二三四

歌曲鑒賞


歌曲《打靶歸來》表現了苦練殺敵本領的新一代軍人風采。歌曲呈現為一個6個樂句組成的單樂段結構。前4個樂句是一個“起承轉合”的四樂句結構,音樂材料上保持一種內在的呼應關係。如果說第一樂句是主題句,那麼第二樂句則是主題句的變化重複,第三樂句作為對比,第四樂句則是一個收束。這四個樂句組成的樂段塑造出軍隊基層官兵那種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後面兩個樂句則是一個補充。第五樂句由兩個分句組成,由曲譜的唱名(“m i-so -la-m i-so ,la-so -m i-d o -re”)作歌詞(襯詞),使戰士們打靶歸來時的那種樂觀情緒進一步加強。第六樂句作為全曲的終止句,乾脆有力,使歌曲結束在較高的音區。這一終止樂句與最後“一、二、三、四”的口號聯在一起,則將那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作風展示得淋漓盡致。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結果
1960年全國業餘歌曲創作比賽一等獎《打靶歸來》獲獎

重要演出


時間節目地點
2008年12月26日紅色經典之夜-紀念毛澤東誕辰115周年綜藝晚會北京音樂廳
2017年7月26日浙江紀念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浙江廣電集團演播室

翻唱版本


時間歌曲演唱者專輯
2013年4月7日《打靶歸來》霍勇《我是一個兵》
1996年01月01日《打靶歸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金色的原野》

作者簡介


王永泉: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著作權法協會常務理事。原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歌舞團作曲家。主要作品《打靶歸來》《我當上解放軍》《志願軍的鐵匠爐》等200多首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
牛寶源:歌曲《今日湘江格外美》、《薩爾滸,我的家鄉美》等作詞,現為中國著作權法協會會員,居住在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已經73歲了。右圖為最早發表《打靶歸來》小詩的刊物。

演唱者


賈世駿、譚晶、劉斌、陳思思、小曾、范琳琳、劉小娜范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