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195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195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

報告會議


1955年7月5日至6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向大會作《195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全文


195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
——1955年7月5日至6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

目錄

一、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
二、第一個五年計劃概要
三、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若干問題
(一)關於工業和運輸業的基本建設問題
(二)關於工業的生產問題
(三)關於農業的增產問題
(四)關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五)關於保證市場的穩定問題
(六)關於培養建設幹部問題
(七)關於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問題
(八)關於厲行節約問題
(九)關於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同我國建設的關係
四、為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鬥

正文

各位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向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議案,我現在代表國務院向本次大會作關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是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主席的直接領導下編製完成的。一九五五年三月間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討論並基本通過。黨的中央委員會根據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討論的意見作了修改之後,把這個計劃草案提交國務院。國務院會議對這個五年計劃草案加以討論並一致通過,現在請求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予以審議和通過。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國民經濟已經恢復的基礎上開始實行的。全國解放之前,我國國民經濟受到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掠奪和嚴重破壞,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人民的大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把原來由帝國主義和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壟斷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和鐵路等經濟命脈變成全民的財產,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變成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就使我國人民有可能來迅速地創造自己的新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三年中間,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在勞動戰線上的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靠全國人民在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進行“三反”“五反”等各個戰線上的勝利,依靠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確的經濟政策的領導,同時還由於偉大的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支援,我們勝利地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在一九五二年,即我國結束經濟恢復階段的這一年,我國工業農業總產值(包括工業、手工業、農業和農村副業的全部產值,這種產值都是按一九五二年的不變價格計算的,下同),比一九四九年增長了百分之七十七點五,其中:現代工業增長了百分之一百七十八點六,農業(包括農村副業)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八點五。一九五二年,工業和農業的主要產品的產量,除個別的以外,都超過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由於現代工業的恢復和發展比較快,它的產值在工業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十七上升到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在工業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的同時,運輸和郵電有了相應的恢復和發展。國家在平衡財政收支和穩定物價這些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對於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顯著的作用。
在恢復時期中,我們已經開始進行了國民經濟的改造工作。社會主義經濟成份逐步地加強了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在這個時期,公私工業都有發展,但國營工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私營工業,私營工業中的一部分已經轉變為公私合營,因而國營、合作社營和公私合營的工業的產值,在工業總產值(包括現代工業和工場手工業的產值,不包括合作化手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七上升到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一,而私營工業的產值所佔的比重,則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六十三點三下降為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三十九。同時期內,農業的互助合作運動也有了初步的發展。一九五二年,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營商業在國內商業批發中的比重達到百分之六十三,在社會零售中的比重達到百分之三十四,對外貿易已由國家管制。總的說來,社會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作用和領導地位,隨著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日益鞏固,已經在恢復時期大大地加強起來,因而也就大大地為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開闢了道路,並需要我們著手制定發展國民經濟的長期計劃。
蘇聯的真誠的、無私的、兄弟般的援助,是我國能夠迅速地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重要條件。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幫助我國設計新企業和供應我國建設所需的設備,以及對我國的其他一系列的援助,表現了最偉大的和最崇高的國際主義。正如斯大林所說的:“問題不僅在於這種幫助是極度便宜的,技術上是頭等的。問題首先在於這種合作的基礎,是互相幫助和求得共同經濟高漲的真誠願望。”
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期間是從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這個計劃草案的編製工作,在一九五一年就已經開始,中間經過多次的補充和修正,到一九五五年二月,即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了兩年之後,才編製完畢。這是由於我國資源缺乏調查,統計資料也很少,有多種經濟成份同時並存,我們又沒有編製長期計劃的經驗,建設工作的經驗又很不夠。而且,從國家的整個情況來說,一九五○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底才實現了停戰。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單位中的主要部分——第二批九十一個單位,也到一九五三年五月才確定。所有這些,都說明了過去兩年,只能一面進行建設,一面編製長期計劃。雖然如此,但由於我國在一九五二年已經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從一九五三年起我們已經能夠每年編製和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年度計劃,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第一批五十個單位,早在一九五○年就已經確定並陸續施工,所以我們在建設方面並沒有喪失時間。而且正因為我們進行了許多準備工作,在執行兩個年度計劃的過程中又取得了不少的經驗,這就使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更加接近實際,更加能夠保證它的勝利完成。
現在,我謹對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作如下的說明。
一、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
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亦即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而制定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任務,是由工人階級領導人民大眾,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新民主主義的社會,這個任務已經勝利地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基本結束和中國革命第二階段的開始。中國革命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要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
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說,無論在什麼國家,社會主義社會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建成的,無產階級在推翻了反動統治、取得革命勝利以後,到社會主義社會建成之前,都要經過一個過渡時期。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之後,必須利用自己政治上的統治地位來解決社會主義的經濟任務。要解決社會主義的經濟任務,就不僅要發展以重工業為基礎的工業體系,而且要把包括農業在內的國民經濟轉移到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來,把包括多種經濟成份的國民經濟改變成為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
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中央根據列寧關於過渡時期的學說,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經驗,在一九五二年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中國共產黨中央提出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一九五四年已經被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所接受,列入了我國的憲法,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憲法序言規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社會建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憲法第四條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是以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主體的,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兩個必要的組成部分,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大工業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列寧一再地指示說:“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礎,只有一個,這就是大工業。”沒有大工業我們就不可能過渡到社會主義,就不可能在現代技術的基礎上來改造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
大家知道:我國曾經是一個在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國家,經濟是很落後的。在解放前,我國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只佔很小的比重,而且主要是一些輕工業,這些輕工業很多還是依賴於外國進口原料的加工工業,至於重工業的基礎則更加薄弱,雖然也有某些重工業,大多只是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機械修理廠,或者只是為帝國主義國家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礦山和工廠。我國這種因為缺乏重工業的基礎而造成的國民經濟十分落後的狀況,使我國百餘年來國弱民窮,受盡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壓迫。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中國二十多年,極大地加深了我國這種落後的狀況。他們只顧窮凶極惡地掠奪人民,沒有建立起什麼工業。他們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曾經大肆吹噓要建立一個什麼年產十萬噸的鋼鐵廠,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他們的家族越來越驚人地富了,但是結果連一個這樣小規模的鋼鐵廠也建立不起來。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以前,全國除東北外每年只生產鋼四萬噸左右,而且都是滿清末年和北洋軍伐統治時代所建立的鋼鐵廠的產品。日本帝國主義在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以後,特別是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三年,為了掠奪資源,擴大侵略戰爭,曾經在那裡擴建了一些鋼鐵工業,那些當然是附屬於日本本國工業系統的純粹殖民地式的工業,而且許多工廠和礦山在以後又被國民黨反動派所嚴重地破壞了。事實正如毛澤東主席在一九四五年“論聯合政府”一書中所說的:“沒有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中國,不可能發展工業。”全國解放以後,人民掌握了政權,這樣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新中國出現了,一個工業化的新中國也就在望。這樣的新中國是中國人民在工人階級領導下長期流血鬥爭得來的,因此,國家工業化的道路只能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只有社會主義的工業化,才能克服我國現在先進的政權和落後的經濟之間的矛盾,而把貧弱的中國變成真正富強的中國。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我們國家在過渡時期的中心任務,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中心環節,則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只有建立起強大的重工業,即建立起現代化的鋼鐵工業、機器製造工業、電力工業、燃料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基本化學工業等等,我們才可能製造現代化的各種工業設備,使重工業本身和輕工業得到技術的改造;我們才可能供給農業以拖拉機和其他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供給農業以足夠的肥料,使農業得到技術的改造;我們才可能生產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如火車頭、汽車、輪船、飛機等等,使運輸業得到技術的改造;我們也才可能製造現代化的武器,來裝備保衛祖國的戰士,使國防更加鞏固。同時,只有在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顯著地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能夠不斷地增加農業和消費品工業的生產,保證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由此可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是使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確的政策,實行這個政策,將為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強大的物質基礎。有人認為: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同於蘇聯革命勝利后的情況,我們現在有了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幫助,何必急於工業化呢?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在國內面對著國民經濟的落後狀態,在國外還有兇惡的帝國主義的包圍,不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就不僅不能使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並且有使我國不能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不能保持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獨立的危險。由此可見,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國民經濟,是中國人民自己應該擔當的責任;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對我國的幫助,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有利條件,我們在這種條件下只應該更加努力建設,為加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而鬥爭。
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解決小農經濟同社會主義工業化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不可能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而只能建立在大工業經濟和集體大農業經濟的基礎上。社會主義工業化要求農業從分散的落後的生產方式轉變為集體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在集體化和機械化的基礎上生產更多的糧食和工業原料,同時也要求個體手工業走向合作化的道路。廣大的農民要最後擺脫貧窮和痛苦,也必須離開過去長期所走慣了的小生產的舊道路,而轉向集體化和機械化的社會主義農業的新道路。因此,我們必須對農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即根據憲法第八、第九兩條規定,鼓勵個體農民根據自願的原則組織生產合作、供銷合作和信用合作,鼓勵個體手工業者和其他非農業的個體勞動者根據自願的原則組織生產合作和供銷合作。有人認為:中國農民在改革土地制度以後,已經分得了土地,生產積極性很高,何必實行合作化呢?我們認為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這還只是農民解放的第一步,因為他們仍然分散地耕種著小塊土地,不能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器,就不能進一步發展生產和抵禦自然災害,也就不能避免城鄉資本主義的剝削,當然更不用說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和發生意外的事故了。只有使農業和手工業從個體經營逐步地轉變為集體經營,並在這個基礎上用現代技術裝備起來的時候,才能大大地發展農業的生產力,擴大農業的再生產,提高生產量,以適應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要求,也才能限制以至消滅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使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永遠擺脫貧窮和痛苦,而得到普遍富裕的生活。
建設社會主義,當然必須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同社會主義經濟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妨礙著我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無政府狀態同社會主義經濟的有計劃發展是互相對立的。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實現計劃領導,資本主義經濟同社會主義經濟之間的矛盾就更加顯著和尖銳起來。因此,我們必須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即根據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國家通過國家行政機關的管理、國營經濟的領導和工人群眾的監督,利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限制它們的不利於國計民生的消極作用,鼓勵和指導它們轉變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所有制。”有人希望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長時期地在一個國家裡並存,希望對資本主義工商業不要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者現在還不要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我們認為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相反的生產關係,在一個國家裡互不干擾地平行發展是不可能的。不走社會主義的路,就要走資本主義的路,而後面這條路,是中國人民所決不許可的。走社會主義的路,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在我國目前的政治和經濟的具體條件下,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形式來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使之逐步地轉變為社會主義企業,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這已經由過去五年的實際經驗所證明。
上述種種,說明我國為著建設社會主義,必須積極地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但是,是不是說,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業,我們可以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就全部完成呢?不是的。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說,應該把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看做是一個歷史時期。我國是一個大國,情況是複雜的,國民經濟原來又很落後,有一億一千多萬農戶的小農經濟,有很大數量的手工業,而且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還佔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很艱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完成這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除了恢復時期的三年以外,大概還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即大概需要三個五年計劃。正如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我們經過十五年左右的緊張工作和刻苦建設,可能在基本上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但要建成一個強大的高度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國家,就需要幾十年的努力,譬如說,要有四、五十年的時間,即本世紀的整個下半世紀。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時候,都應該按照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採取切實可行的辦法,逐步地實現。在工業建設中,必須根據資金和技術力量的可能,貫徹重點建設的方針來進行建設,那種不分輕重緩急,認為要建設就應該處處大規模和樣樣現代化,這種想法和做法,對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有害的。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重工業企業,一般都要有五年左右的時間,要進行一系列的繁重的工作,要有各個方面的配合;我們要建設起很多用現代技術裝備起來的工業企業,才能達到工業化,哪能希望在一個短時期內,不費什麼力氣就建設成功呢?農業和手工業的合作化也不可能在短時期內輕易完成,這是關係到幾萬萬農民和成千萬手工業者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革的大事情,要使勞動農民和手工業者徹底擺脫個體的小生產的道路,而轉向一條新的社會主義發展大道,這就必須經過相當長期的艱苦工作,通過一些必要的過渡形式,才能逐步地完成。實現農業和手工業的合作化,不僅需要整個經濟發展能夠幫助農業和手工業,也不僅需要農民和手工業者有文化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親身經驗,所有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同樣也應該通過一些必要的過渡形式逐步地完成。
我們已經贏得了一個新中國,我們必須加緊努力進行經濟建設來保護和鞏固這個新中國,這個建設主要的就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夜曾經對俄國人民指出:“或是滅亡,或是把本身命運信託於最革命的階級,以便最迅速地和最急進地過渡到更高的生產方式。”在中國,問題也是這樣。毛澤東主席在解放前說過:“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我們不能只是依靠落後的小農經濟過生活,我們也必須拋棄使廣大群眾傾家蕩產的資本主義的道路。解放了的中國人民,要避免在自己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危險,只有努力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事業,並在這個基礎上按照社會主義的原則逐步地改造我國的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過渡時期,我們就是要解決這種任務,而根據我們在恢復時期和五年計劃前兩年所已取得的成就,我們是有充分信心來解決這樣的任務的。
二、第一個五年計劃概要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提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概括地說來,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單位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實現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的步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規模是很大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在五年內,全國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支出總數為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摺合黃金七萬萬兩以上。用這樣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國家建設,這在中國的過去歷史上,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政府,才可能來這樣做。
在五年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支出總數中,屬於基本建設投資的是四百二十七億四千萬元,占支出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五點八。其他的百分之四十四點二,即三百三十九億元;一部分用於基本建設所需要的資源勘探、工程勘測、工程設計和器材儲備等;一部分用於發展工業生產和運輸交通,如設備大修理、技術組織措施、新種類產品試製、零星固定資產購置等;一部分是各經濟部門的流動資金;再有一部分是經濟和文化教育各部門的事業用費和培養專業幹部用費。
五年基本建設的投資四百二十七億四千萬元,是這樣分配的:
工業部門為二百四十八億五千萬元,佔百分之五十八點二;
農業、林業和水利部門為三十二億六千萬元,佔百分之七點六;
運輸和郵電部門為八十二億一千萬元,佔百分之十九點二;
貿易、銀行和物資儲備部門為十二億八千萬元,佔百分之三;
文化、教育和衛生部門為三十億八千萬元,佔百分之七點二;
城市公用事業建設為十六億元,佔百分之三點七;
其他為四億六千萬元,佔百分之一點一。
從上列的基本建設投資的分配比例可以看出,投資的重點是工業。同樣可以看出,投資的分配也已照顧到工業以外的其他各部門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農業方面國家投資的比例不算大,這是因為五年內農業還不可能廣泛地實現機械化,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和林業建設也還不可能全面展開;同時,農業、林業和水利部門的基本建設投資額並沒有包括農村救災費、農業貸款等項,更沒有包括農民自己投入生產的資金。如果把這幾筆錢都算進去,則五年內為發展農業的資金總數將接近於工業的投資數字。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運輸方面的投資比例也不算大,但在基本上可以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初期的需要。
五年內我國工業基本建設的新建和改建的單位,包括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一百五十六個單位在內,在限額以上(注)的有六百九十四個,加上農業、林業、水利方面的二百五十二個,運輸交通和郵電方面的二百二十個,文化、教育、衛生方面的一百五十六個,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一百十八個,其他方面的一百六十個,全部限額以上的基本建設單位共有一千六百個。除了限額以上的基本建設單位以外,還有限額以下的建設單位六千多個,其中工業方面約有二千三百個。限額以上的建設單位,能夠在五年內建設完成的,工業方面有四百五十五個,加上其他方面共有一千二百七十一個;限額以下的建設單位,絕大多數可以完成。這些建設單位的完成,就將大大地提高我國工業的生產力,推動農業的發展,增長運輸能力,擴大文化教育事業。
(注)國家為著便於管理和掌握重大的基本建設單位,按照我國的具體情況,規定出各類基本建設單位的投資限額。凡一個建設單位,不論其為新建、改建或恢復,它的全部投資額大於限額者,即是限額以上的建設單位;小於限額者,即是限額以下的建設單位。例如,在工業中,各類工業基本建設單位的投資限額規定如下:鋼鐵工業、汽車製造工業、拖拉機製造工業、船舶製造工業、機車車輛製造工業的投資限額為一千萬元;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工業、水泥工業的投資限額為六百萬元;電站、輸電線路和變電所、煤炭採掘工業、石油開採工業、石油加工工業、除交通機械以外的機器製造工業、汽車和船舶的修配工業、紡織(包括印染)工業的投資限額為五百萬元;橡膠工業、造紙工業、造糖工業、捲煙工業、醫藥工業的投資限額為四百萬元;陶瓷工業、除製糖以外的食品工業、其他各項輕工業的投資限額為三百萬元。
以工業說,包括限額以上和限額以下的建設單位在內,其主要工業品的建設規模和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的數字如下列:
鐵: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五百七十五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二百八十萬噸。
鋼: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六百一十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二百五十三萬噸。
電:全部建成后增加的發電能力將為四百零六萬千瓦,五年內增加的發電能力為二百零五萬千瓦。
原煤: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九千三百一十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五千三百八十五萬噸。
冶金機械和礦山機械: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十九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七萬噸。
發電設備: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八十萬千瓦,五年內建成。
汽車:全部建成后的年產能力將為九萬輛,五年內達到的年產能力為三萬輛。
拖拉機:全部建成后的年產能力將為一萬五千輛,一九五九年建成。
化學肥料: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九十一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二十八萬噸。
水泥: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三百六十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二百三十六萬噸。
棉紡錠:全部建成后增加的紡錠將為一百八十九萬枚,五年內投入生產的紡錠為一百六十五萬枚。
機製紙: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十八萬六千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九萬五千噸。
機製糖:全部建成后增加的年產能力將為五十六萬噸,五年內增加的年產能力為四十二萬八千噸。
以運輸業說,五年內新建成的鐵路幹線和支線共四千公里以上,加上恢復鐵路、改建鐵路、新建複線、延長車站站線、工業和其他的專用線,則增加的鐵路總長度約為一萬公里。五年內修建公路一萬公里以上,新增加的通車里程為七千一百公里以上。五年內新增輪船四十萬載重噸。
以農業和水利說,五年內將新建國營機械化農場九十一個,拖拉機站一百九十四個。五年內除建設十三個大型水庫外,修浚河道的土石方工程就有十三億立方公尺,並將開始進行黃河的治本工程。
五年內,包括工廠廠房、工人職員宿舍、學校、醫院等在內的房屋建築面積,約有一億五千萬平方公尺。
工業建設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心,而在蘇聯援助下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單位的建設,又是工業建設的中心。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單位,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施工的是一百四十五個單位,其他十一個單位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進行勘察和設計,將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進行施工。這些工業建設單位,規模大,技術新,許多是我國工業史上完全嶄新的創舉。例如:
鞍山鋼鐵聯合企業在原有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從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年這八年時間內,將基本上完成以下四十八個主要工程的改建和新建:三個鐵礦,八個選礦廠和燒結廠,六座自動化的煉鐵高爐,三個新式的鍊鋼廠,十六個軋鋼廠,十座煉焦爐,二個耐火材料車間。這些廠礦和車間的改建和新建,都將儘可能地利用蘇聯最新的技術成就。這個我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在改建完成以後,它的生產規模可以擴大到年產生鐵二百五十萬噸,鋼三百二十二萬噸,鋼材二百四十八萬噸。它所生產的各種規格的鋼材、鋼板和鋼管,可以基本上供應國內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初期製造火車頭、輪船、汽車、拖拉機等等的需要;它所生產的各種規格的鋼軌,每年可以用來鋪設三千多公里的鐵路。
在改建鞍山鋼鐵聯合企業的同時,將進行武漢和包頭兩個鋼鐵聯合企業的建設。
五年內進行建設的電站,發電能力在五萬千瓦以上的火力發電站就有十五個;豐滿水電站在改建完成後,發電能力可以達到五十六萬千瓦以上。這些建設單位的完成,將大大地加強各地區的電力供應能力。
五年內進行建設的煤礦企業,設計能力(包括原有的生產能力在內)在年產煤一百萬噸以上的就有三十一個。其中五個最大的煤礦企業在一九五七年將達到的年產能力如下:撫順礦務局所屬煤礦為九百三十萬噸,阜新礦務局所屬煤礦為八百四十五萬噸,開灤煤礦為九百六十八萬噸,大同礦務局所屬煤礦為六百四十五萬噸,淮南礦務局所屬煤礦為六百八十五萬噸。
五年內建設並完工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它發揮了生產能力以後,每年能夠出產載重汽車三萬輛,供應運輸業的需要。設計能力比第一汽車製造廠大一倍的第二汽車製造廠,也將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這兩個汽車製造廠將為我國建立汽車製造工業的基礎。
五年內開始建設的拖拉機製造廠,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建設完成後,我國將能夠每年出產五十四匹馬力的拖拉機一萬五千台,供應農業的需要。
五年內開始建設的二個重型機器製造廠(其中一個是蘇聯幫助設計的,一個是我國自己設計的),在建設完成後,按照設計能力,它們的產品每年可以裝備一個年產一百六十萬噸鋼的鋼鐵聯合企業,供應煉鐵、鍊鋼、軋鋼和煉焦的全套設備。
五年內開始建設的製造發電設備的工廠,在它們全部建設完成後,我國就能夠製造每台容量一萬二千千瓦、二萬五千千瓦以至五萬千瓦的發電設備,供應國民經濟各部門建設電站的需要。
我國許多輕工業工廠是由國內自己設計和建設的,許多工廠的規模也是相當巨大的。例如在我國首都北京建設的三個棉紡織廠,共裝備紡錠二十三萬枚,織機七千多台。五年內進行建設的規模較大的紡織廠,共有三十九個。
不只是許多工業建設單位的規模是很巨大的,許多鐵路、公路、水利等等的建設單位的規模也是很巨大的。例如:
五年內進行建設的貫通甘肅和新疆的蘭新鐵路,貫通西北和西南的寶雞到成都的鐵路,貫通江西和福建的鷹潭到廈門的鐵路,連結我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及蘇聯的集寧到二連的鐵路,不僅線路很長,而且它們或者要經過沙漠地帶,或者要穿過高山峻岭,建設工程都是很浩大的。
五年內繼續進行建設並已在一九五四年通車的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全長共有四千三百多公里,它們都是在人煙稀少的拔海幾千公尺的高山上開拓出來的,建設工程是特別艱巨的。
五年內繼續進行建設的淮河根治工程,計劃建成南灣、薄山、佛子嶺、梅山等四個大型水庫,共可蓄水三十八億立方公尺以上;同時對洪河、汝河、濉河、北淝河等主要支流進行防洪排澇工程。在一九五四年已經建設完成的官廳水庫,可蓄水二十三億立方公尺,對免除永定河下游的水患將起重大的作用。
五年內將開始進行黃河的根治和綜合開發工作。黃河全長四千八百多公里,流經七省,流域面積七十四萬五千平方公里,在我國歷史上一直就是為害最嚴重的河道。根據黃河的綜合利用的規劃方案,在黃河中下游及其主要支流將修建水壩幾十座,在三門峽等五處將建設足以調節流量的巨大水庫,並建設巨大的水力發電站。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黃河的根治和綜合開發工作將完成流域規劃,並開始建設三門峽的水利、水力樞紐工程。
在蘇聯直接幫助下建設的國營友誼農場,將開墾荒地三十七萬五千畝。這個農場擁有由蘇聯贈送的大批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它將在我國今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道路上起重要的示範和帶頭的作用。
在蘇聯的直接幫助下,五年內我國將開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建設,使之為國民經濟服務。
上面所舉的一些例子,已經足以說明,我們正在做著為全國人民和後世子孫謀幸福的大事。完成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所規定的工業建設和其他建設的任務,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並從而改變我國經濟落後的面貌,無疑將起極其重大的作用。這種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代表著中國人民整體的長遠的利益和最高的利益。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於原有工業企業的生產能力的發揮,加上新建和改建的工業企業投入生產,將使我國工業生產力有很大的提高。到一九五七年,現代工業在工業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六。
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二年,我國工業總產值將增長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十四點七。其中,現代工業增長百分之一百零四點一,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十五點三。我國這種工業發展速度,無疑是比較高的,在資本主義國家是沒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
五年內,我國各種工業產品的產量都將有顯著的增長,主要產品在一九五七年的計劃產量比一九五二年的產量增長的情況如下列:
鋼:從一百三十五萬噸增加到四百十二萬噸,增長二點一倍。
發電量:從七十二億六千萬度增加到一百五十九億度,增長一點二倍。
原煤:從六千三百五十三萬噸增加到一億一千三百萬噸,增長零點八倍。
發電機:從三萬千瓦增加到二十二萬七千千瓦,增長六點七倍。
電動機:從六十四萬千瓦增加到一百零五萬千瓦,增長零點六倍。
載重汽車:達到四千輛(一九五二年還不能製造)。
水泥:從二百八十六萬噸增加到六百萬噸,增長一點一倍。
機製紙:從三十七萬噸增加到六十五萬噸,增長零點八倍。
棉布:從一億一千一百六十三萬匹增加到一億六千三百七十二萬匹,增長零點五倍。
機製糖:從二十四萬九千噸增加到六十八萬六千噸,增長一點八倍。
或者有人認為:我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後,鋼的產量仍然不過四百多萬噸,不僅遠遠落後於美國和英國,而且也落後於日本,這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這樣的地位相稱嗎?我們認為:這隻看到事情的一面,沒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美國、英國、日本這些國家,以及其他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它們工業發展的歷史已有一兩百年,少的也將近一百年,我國工業發展的歷史比它們落後了一百多年,或者幾十年,僅僅在人民掌握了國家政權以後,才有可能有計劃地進行建設。我國在一九○七年,才建設起一個漢陽鋼鐵廠,當年的鋼產量只有八千五百多噸。到一九三三年,全國鋼產量也只有二萬五千噸。一九三六年全國鋼產量超過四十萬噸,但其中三十六萬四千噸是由當時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下的東北生產的。我國歷史上鋼鐵生產的最高年份是一九四三年,出產生鐵一百八十萬噸,鋼九十萬噸,而其中絕大部分是在日本侵佔下的東北。由於蔣介石反動派的破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一年,即一九四九年,全國生鐵產量只有二十四萬六千噸,鋼產量只有十五萬八千多噸。由此可見,我們承受的是舊中國極其可憐的遺產。在全國解放以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才把改變中國經濟和文化落後的艱巨任務擔當起來,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並有一些發展,接著又將在五年時間內使工業生產提高一倍。我們沒有“封神榜”上那種呼風喚雨的本領,哪能用五年時間就趕上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斯大林曾經說過:“決不可把工業發展速度和工業發展水平混為一談”。我們工業發展的速度將是很快的,可是就工業發展的水平來說,在相當時期內,我們比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將還是落後的,因此,我們必須趕上去。我們可以確定地說,趕上它們,或者趕過它們的工業水平,並不需要一百年,有幾十年的時間就夠了。我們僅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就趕過中國反動統治時代的幾十年,這樣的工業發展速度難道還慢嗎?
我國要實現的國家工業化,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是以蘇聯為榜樣並在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直接幫助下的工業化,而不是資本主義的工業化,所以我國工業——特別是製造生產資料的工業部門就能夠有很高速度的發展。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規定,在工業基本建設投資中,製造生產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八十八點八;製造消費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十一點二。同時,按照計劃,五年內生產資料的產值將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六點五,消費資料的產值則增長百分之七十九點七,因此,生產資料的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將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七到一九五七年上升為百分之四十五點四,消費資料的產值所佔的比重,將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六十點三到一九五七年下降為百分之五十四點六。
社會主義工業和資本主義工業的生產增長的比例的變化,也表現著我國工業發展的社會主義的特點。五年內國營工業的產值增長將為百分之一百三十點一;合作社營工業和五年計劃前已有的公私合營工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私營工業的產值在五年內將有一半要轉變為公私合營。因此,到一九五七年,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國營、合作社營(包括供銷合作社和消費合作社的加工工廠,不包括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公私合營的工業產值所佔的比重將上升為百分之八十七點八,私營工業產值所佔的比重將下降為百分之十二點二,而且其中的主要部分將接受國家的加工定貨,基本上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
第一個五年計劃對農業規定了適當的增產指標。五年內,農業及其副業的總產值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三,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四點三。
按照計劃,主要農業產品一九五七年的計劃產量及其比一九五二年增長的情況如下列:
糧食:達到三千八百五十六億斤,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六。
棉花:達到三千二百七十萬擔,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點四。
黃麻、洋麻:達到七百三十萬擔,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七。
烤煙:達到七百八十萬擔,增長百分之七十六點六。
甘蔗:達到二百六十三億斤,增長百分之八十五點一。
甜菜:達到四十二億七千萬斤,增長百分之三百四十六點四。
油料作物:以播種面積計算達到一億一千八百萬畝,增長百分之三十七點八。
克服農業的發展過分落後於工業發展的矛盾,是五年計劃的一個重大任務。我國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農業生產不僅沒有發展,相反地還受了嚴重的破壞。一九三六年的糧食產量是三千億斤,此後差不多年年下降,到一九四九年,糧食產量只有二千二百六十億斤,棉花產量只有八百八十多萬擔。解放以後,僅僅經過三年的時間,我國在一九五二年的糧食產量就達到三千二百七十八億斤,棉花產量達到二千六百萬擔,都超過了解放前的最高年產量。五年農業計劃又在一九五二年的基數上再提高到上列數量,這在我國目前的具體條件下,農業發展的速度是不能算很低的,應該努力完成並爭取超額完成。
農業生產合作社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業增產的基礎,也是改造小農經濟的必由之路。到一九五七年,參加現有的初級形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在全國農戶總數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適應於工業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對交通的需要,運輸和郵電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也將有相應的發展。到一九五七年,鐵路貨物周轉量將達到一千二百一十億噸公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一倍;旅客周轉量將達到三百二十億人公里,增長百分之五十九點五。內河輪駁船貨物周轉量將達到一百五十三億噸公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三點二倍;旅客周轉量將達到三十四億人公里,增長百分之七十八點七。沿海輪駁船貨物周轉量將達到五十七億五千萬噸海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一點九倍;旅客周轉量將達到二億四千萬人海里,增長將近一點四倍。公路汽車貨物周轉量將達到三十二億噸公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三點七倍;旅客周轉量將達到五十七億人公里,增長將近二倍。民用航空貨物周轉量將達到八百零五萬噸公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二點三倍。郵路總長度將達到一百九十七萬公里,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五點二;其他郵電業務,也將有相當的發展。
在上述工業農業發展以及各種比重變化的基礎上,一九五七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將達到四百九十八億元左右,比一九五二年增長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國營商業約增長百分之一百三十三點二,合作社營商業約增長百分之二百三十九點五。原有私營商業在五年內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將有半數上下轉變為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商業和由小商小販組織起來的合作形式的小商業,這兩部分商業和私營商業的零售額合併計算,在五年內仍將有所增長。到一九五七年,在社會零售總額中,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營商業將佔百分之五十四點九,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商業和合作形式的小商業將佔百分之二十四,私營商業將佔百分之二十一點一。
五年內文化、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事業將有相當的發展。一九五七年同一九五二年比較,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的人數將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七,在一九五七年達到四十三萬四千人;高級中學在校學生的人數將增長百分之一百七十八,在一九五七年達到七十二萬四千人;初級中學在校學生的人數將增長百分之七十八點六,在一九五七年達到三百九十八萬三千人;小學學生的人數將增長百分之十八,在一九五七年達到六千零二十三萬人,即佔全國學齡兒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五年內科學研究事業將有較大的發展,只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研究機構即將增加二十三所,研究人員將增加三千四百人。在出版、廣播、文學藝術、電影、社會文化等方面,五年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比較快的發展。
五年計劃對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了適當的規定。五年內,就業人數共增加約四百二十萬人,工人職員的平均工資以貨幣計算約增長百分之三十三;國營企業和國家機關所支付的勞動保險基金、醫藥費、福利費和文化教育費將共達五十億元以上;國家撥款為工人職員建築的住宅,將約達四千六百萬平方公尺。五年內,農村人民的生活將逐步地得到改善,隨著生產的發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購買力將增長近一倍。國家將撥付一定數量的款項,救濟因受災而在生產上和生活上發生困難的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人民保健事業有較大的發展,五年內病床將增長百分之七十七,醫師人數將增加百分之七十四,中醫師的力量將被發揮。
誰都能夠看到,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將使我國國民經濟發生重大的變化。五年內,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迅速發展,將使我國的經濟面貌開始發生變化,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立初步的基礎。五年內農業和手工業的合作化的迅速 發展,將為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初步的基礎。五年內資本主義工商業將經過公私合營、加工定貨、代銷經銷等等方式而被逐步地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為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基礎。這一切變化,無疑地將進一步地鞏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進一步地加強我國的國防力量,並為進一步地改善我國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創造條件。因此,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勝利完成,是關係著我國國家命運和人民幸福的大事情。可以說,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使我國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的第一個計劃,這個計劃的實現,也將增強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力量。
我國在勝利地實現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後,當然還不可能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切方面的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建設的許多重要的建設工程,有的要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才能建成,有的要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才能在生產上起重要的作用。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終結的時候,在工業方面,我國機器製造的能力和水平都還不可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實行技術改造的需要,許多大型和精密的機器設備還不能製造,某些工業部門如石油工業的落後狀況還不可能有很大的改變;同時,工業的地區分佈,雖然在內地建設了不少新的工業企業,但還不能完全克服原來偏集於一方和沿海的不合理狀態。在農業方面,對小農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只在三分之一左右的農戶中實現了初級形式的合作化,大規模的技術改造還沒有開始,農業發展落後於工業迅速發展的狀況還不能完全改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只是實行了第一步,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在文化方面,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還落後於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廣大人民的文化水平還是不高的,並且還有相當大量的文盲存在。此外,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失業現象,也還不可能完全消滅,剩餘勞動力還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第二個和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繼續努力,加以解決。
三、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若干問題
(一)關於工業和運輸業的基本建設問題
現在我想就關於工業和運輸業的基本建設的以下問題作一些說明。這些問題就是基本建設的規模的大小問題,輕重工業投資的比重問題,大中小型企業的配合問題,工業的地區分佈問題,基本建設的標準問題,保證工程的質量問題。
第一,基本建設規模的大小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在五年計劃的編製過程中,我們曾經作過反覆的考慮和多次的研究。我們認為在目前條件下,已經確定的建設規模是適當的,是五年內應當而且可以爭取完成的。
有人懷疑過這樣的建設規模是否過大。他們的理由是:我國現在還是一個在經濟上很落後和很貧窮的國家,國家財力有限,技術力量不足,資源情況很多不明,在五年內進行這樣巨大規模的基本建設是不能勝任的。因此他們覺得可以把這個建設規模加以縮小。他們說不要搞得這樣緊張,把任務減輕下來吧。他們又說“農民太苦”,慢一點搞工業化吧。我們不同意這樣的主張。我們的理由正象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擺脫我國在經濟上很落後的地位,除了加速工業的建設以外,並沒有別的出路。同時,我們工業化的建設,也正是為著使農民有可能擺脫貧窮的狀況。五年計劃已經確定的工業建設單位,都是必需的,如果削減,就將延緩我國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同時打亂國家的建設部署。
我們國家的財力是不是有可能來適應這樣的建設規模呢?我們答覆這是可能的。其所以可能,就是因為我們的革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以下的積累來源:
一、我國人民已經推翻了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統治,帝國主義者已經不可能象過去那樣掠奪我國人民的大量財富,這樣就提供了我國建設的一個重要積累來源。
二、我國人民推翻了封建主義,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變成了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過去要向地主交納高額的地租,現在不再交納了,農民用勞動的所得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同時也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幫助國家的建設。
三、我國人民推翻了官僚資本主義,把官僚資本家的財產變成了全民的財產,現在工人已經不為官僚資本家的利潤而生產,而是為國家和人民的需要而生產,這也是我國建設的重要積累來源。
四、在私營工廠做工的工人,現在雖然仍舊要拿出一部分勞動成果作為資本家的利潤,但是現在資本家只能得到法令所規定的適當的一部分利潤。資本主義企業利潤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或則繳納所得稅,投入國家的建設;或則變為企業公積金,用於企業的擴大再生產;這在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條件下也是對於國家和人民有利的。
所有這些都證明:我國並不是沒有建設資金,而是以前大量資金都裝進了帝國主義者、地主、資產階級的腰包,只有人民革命勝利以後,我國人民才有可能把自己勞動所創造的資金,用於國家建設,為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後代創造美好的將來。我們應該及時地和好好地來利用這種資金。
說到技術力量不足和資源情況很多不明,這是不錯的。可是難道我們不可以在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幫助之下一面建設一面學習嗎?難道我們不可以在建設中逐步地學會本領、逐步地摸清情況嗎?毛澤東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著作中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革命戰爭是民眾的事,常常不是先學好了再干,而是幹起來再學習,干就是學習。”毛主席在這裡說的是關於革命戰爭。可是要做好任何的人民事業,都是必須在實際中去學習,這卻是普遍的真理。幾年來的事實證明:我們在實際的建設中已經學會了不少事情,對於資源情況比以前也知道得多了。顯然,等待並不能夠增加我們的本領和知識。認為一切都必須“先學好了再干”,而因此主張削減五年建設的規模,打算減輕自己所應該擔當並且能夠擔當的責任,這種主張是不能採取的。
那末,基本建設規模能不能夠更加擴大呢?
按照我國的需要來說,無論是重工業、輕工業,無論是鋼鐵、有色金屬、化學肥料、石油、機器、紡織等工業,五年計劃草案規定的基本建設計劃和生產計劃,都還是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的。但是建設規模能否更加擴大,不但必須根據是否需要,而且必須根據是否可能。我們不是空想家,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我們所以認為五年計劃建設規模是適當的,削減它是不應該的,這就是因為按照我國現在客觀的條件,實現它是可能的。而且,我們認為:在年度計劃中,還可能適當地擴大一些必要的建設,例如煤礦、石油、鐵路等等,我們已經在準備這樣做。特別是我國的石油工業的產量很低,同需要的程度相差很遠,我們必須努力地去找尋更多的石油資源和研究發展人造石油工業的辦法,以便把石油工業的建設規模加以擴大。但這是不是說,我們可以不顧財政力量、技術力量和設備供應的各種可能的客觀條件,而任意地、無限制地去擴大一切建設呢?當然,事情也不可以這樣做。從財政力量方面說,五年內國家對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支出已經達到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從技術力量方面說,五年計劃所已經規定建設的巨大的複雜的新企業都是蘇聯幫助設計的,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目前還缺乏條件來獨立設計這樣的新企業。從供應設備方面說,在我國機器製造工業目前還缺乏製造重要設備和複雜機件的能力的情況下,也難於增加很多設備的供應。根據這些條件,我們在五年內可能再擴大的建設,也還是有一定限度的。認為可以不顧可能的客觀條件而無限制地擴大建設的規模,或者不注意最合理地和最有效地利用物力、人力和財力,而無把握地去處處動手,這些都是錯誤的。
反對右的保守主義,也反對“左”的冒險主義。這就是我們關於基本建設規模大小問題的結論。
第二,輕重工業投資的比重問題。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重工業投資的比重特別大,而且比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投資的比重還要大。前面說過,在五年內的工業基本建設的投資中,製造生產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八十八點八,製造消費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十一點二。而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製造生產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八十五點九,製造消費資料工業的投資佔百分之十四點一。我國重工業投資占這樣大的比重,而輕工業投資占較小的比重,這是否適當呢?是否可以減少重工業的投資,增加輕工業的投資呢?
大家知道,輕重工業的投資的比例關係,必須根據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的原理來決定。而在每個發展時期中,這種比例關係的具體規定,又應該照顧到當時的具體條件。我國現在的情況是:原有的重工業的基礎特別薄弱,需要我們積極地長期地去擴大重工業的基礎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同時,國營和私營的輕工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沒有使用的潛在力量,並且還有廣大的手工業可以做重要的補充。在我國,一方面許多輕工業品不能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許多輕工業設備還有空閑,原因就在於缺少原料。所以說,我國目前發展輕工業的問題,主要不是增加投資的問題,而是增加原料生產的問題。在輕工業的一些原料還不能大量地增產以前,增加輕工業的投資,是不能發揮投資效果的,因為原料供不上,即使工廠建成也不能開工生產。但如果農業豐收,輕工業原料有很大的增產,在現有的輕工業設備不足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年度計劃中考慮增加一些輕工業工廠的建設。因為輕工業工廠的建設比較容易,建設時間比較短,也就不致於拖延建設進度。
因此,我們認為第一個五年計劃關於輕重工業的投資比例的規定是適當的。
第三,大中小型企業的配合問題。
我們強調集中力量保證重點工程的建設,是不是說就可以不注意或者放鬆中小廠礦的建設呢?毫無疑問,蘇聯幫助設計和供應設備的那些大企業,象鋼鐵聯合企業、汽車製造廠、拖拉機製造廠、重型機器製造廠等等,都是我國工業化事業決不可少的工廠,沒有這樣一批巨大的、帶有工業骨幹性質的工廠,我們就無法實現工業化。但這決不是說,我們只要大企業,可以不要中小企業。相反的,中小企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設完工和投入生產,能夠迅速地發揮投資效果和增加生產能力,不但對於增加工業品的供應和支援農業的生產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對於資金積累的增加以及支援和配合重點工程的建設,也都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我們必須糾正兩種錯誤的偏向:一種偏向是看不見全局,不區別輕重緩急,盲目地到處建設,從而妨礙重點工程的建設;而另一種偏向則是單純地醉心於巨大企業的建設,輕視中小型企業的建設,不適當地使國家資金過多集中在少數巨大企業的建設單位,以致不能迅速地發揮投資的效果。
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在工業建設的進行中適當地分配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投資,使大中小型的企業建設能夠互相配合和互相協作,以達到既能保證必要的重點工程的建設、又能保證許多企業能夠迅速地發揮投資效果的目的。
第四,工業的地區分佈問題。
我國原有工業的地區分佈是很不合理的。據一九五二年的統計,沿海各省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逐步地改變舊中國遺留下來的這種不合理的狀態,在全國各地區適當地分佈工業的生產力,使工業接近原料、燃料的產區和消費地區,並使工業的分佈適合於鞏固國防的條件,逐步地提高落後地區的經濟水平,這是有計劃地發展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任務之一。
五年基本建設計劃,對地區的分佈作了比較合理的部署,這就是: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業基礎,發揮它們的作用,而特別是對於以鞍山鋼鐵聯合企業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進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擴大生產規模,供應國民經濟的需要,支援新工業地區的建設;另方面則積極地進行華北、西北、華中等地新的工業基地的建設,在西南開始部分的工業建設。根據這樣的方針,五年內開始建設的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工業建設單位,分佈在內地的將有四百七十二個,分佈在沿海各地的將有二百二十二個。為著適合工業建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為著把原有工業基地和新工業基地連接起來,五年內關於鐵路的建設也作了相應的部署。同時,根據這種工業部署的方針,我們現在關於城市建設的任務不是發展沿海的大城市,而是要在內地發展中小城市,並適當地限制大城市的發展。現在沿海城市有些盲目發展的毛病,是應該加以糾正的。
顯然,五年計劃草案規定的關於工業和鐵路的基本建設的地區分佈,是符合於國家長遠利益的。按照這個計劃的部署,到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我國就不但將加強東北的工業基地,而且還將有分佈在華北、西北和華中各地區的一些新工業基地,這樣也就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我國廣大地區的經濟生活。這種工業的地區分佈是建立在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的,因此也就開始改變了過去工業分佈的性質。
第五,基本建設的標準問題。
不論是企業或城市的新建和改建,我們必須把生產性的建設和非生產性的建設這兩種標準區別開來。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疏忽了這個區別,因而在許多非生產性的建設中犯了方針上的錯誤,使得許多非生產性的建設標準遠遠地脫離我國現在經濟發展的水平,脫離我國現在社會的生活水平,在許多地方不適當地建造起許多高樓大廈,而且有不少企業把那些可以從簡的附屬建設、工廠辦公室、職工宿舍、食堂等也都建成現代化的,甚至有的在新建廠礦還未有效地投入生產以前,一切福利設施如禮堂、俱樂部等等,不但都已建設齊全,而且還是採用了很高的標準。不少新工業區的城市建設也標準過高,過早地要求現代化,過份地講究街道市容。所有這些,也就浪費了資金,浪費了人力和物力,違反了重點建設的方針。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指示,我們正在改正這個錯誤。我們區別的標準是這樣:許多限額以上的、特別是屬於重點建設的廠礦,必須力求採用最新的技術,廠房也要儘可能地適合最新技術設備的要求;至於其他非生產性的建設標準則一律都要大大降低下來,城市規劃的標準也要降低。區別了這兩種標準,就使我們有可能節省那些不應有的和可以節省的支出,而用於增加生產性的建設,來加速我國建設的速度。這是有關我們國家建設長遠利益的一個重大的決定,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國家機關和一切企業部門都必須遵守這個決定,不能違反這個決定。我在下面說明節約問題的時候,還將聯繫到這個問題,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第六,保證工程的質量問題。
上面我所說的關於工業和運輸業的基本建設的幾個問題,是屬於方針上的問題。當然,只有正確的方針是不夠的,有了正確的方針之後,重要的是必須把工作做好。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技術水平還很低,而且為著爭取時間,我們有些建設工程不得不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並在建設的過程中來試製各種機器設備,因此,某些工程就存在著質量差、進度慢、浪費多等嚴重缺點,而放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要努力去克服這些缺點,特別重要的是要保證工程的質量。應該看到新建廠礦、鐵路的工程質量的好壞,對於這些廠礦、鐵路在長時期中有著完全不同的後果。國民黨統治時期所築的寶雞——天水鐵路,因為工程質量極端低劣,如果今後不加改建,就不能改變這條鐵路一年中許多日子處於癱瘓的狀態。過去幾年,我們曾經修復了許多廠礦、鐵路,但是必須看到修復原有廠礦、鐵路是一回事,新建廠礦、鐵路是另一回事,決不可以把新建看成修復那樣簡單。因此,今後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以求保證工程的質量:
一、提高設計工作,在設計人員中確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負責的工作態度,力求避免在設計中造成差錯;
二、加強施工的技術指導,嚴格地按照設計文件的要求進行施工,同時積極地推廣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員中的先進施工經驗,鼓勵合理化建議;
三、各有關方面必須認真地協同地工作,保證基本建設所需要的設備和材料能夠合乎設計的標準,並及時地供應;
四、國家機關和基本建設主管部門經常對工程的質量進行切實的檢查。
(二)關於工業的生產問題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工業總產值增長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即每年遞增百分之十四點七。這個速度比起恢復時期要低,但就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條件說來,這個速度是高的,是帶有積極性質的。
建設時期和恢復時期的情況不同,建設時期工業生產增長的速度低於恢復時期工業生產增長的速度,這是自然的。原因是:舊企業生產的恢複比較容易,新企業的建設和新技術的利用比較困難,而且工業產值的基數又一年一年地增加。雖然是這樣,但根據我國現有工業設備的生產潛力,五年內工業生產增長的速度是可能更高些。如果我們努力設法去克服困難,那末我們就不但能夠完成計劃,並且有可能超額完成計劃。
五年內工業生產計劃的完成,主要地依靠我國原有的企業。按照全國的工業總產值大體計算,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二年新增加的產值中約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為原有企業所增產,由新建和重大改建的企業增產的還只佔百分之三十左右。原有企業除供應新建企業以設備、材料和滿足人民所需要的日用品外,還擔負著為國家積累資金和培養幹部等重大任務。因此,除了新建和擴建的企業應該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爭取提早投入生產外,必須重視現有企業的生產工作,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潛在力量,爭取超額完成生產計劃。有些部門和有些地方,只顧建設新的廠礦,不重視利用原有的廠礦,不設法發揮原有廠礦的生產能力,這顯然是很錯誤的,必須加以糾正。
我國的地方工業和手工業,在供應城鄉人民的生產需要和生活需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過去幾年中,由於計劃工作方面的缺點和其他原因,地方工業的某些行業曾經發生過盲目發展的毛病,使全國工業生產的安排增加了一些困難。但總的說來,地方工業的積極發展是正確的。今後應該適應國家計劃的要求,貫徹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方針,繼續正確地發揮地方工業的作用,發揮手工業的作用。有些部門和有些地方,對地方工業和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估計不足,因而不去積極地有計劃地領導和幫助地方工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這顯然是錯誤的,必須加以糾正。
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規定的工業生產指標,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是:增產和節約工業原料,試製新種類產品,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水平。我現在就這三個問題作如下的說明。
第一,增產和節約工業原料問題。
五年內增加工業品產量的一個困難是工業原料不夠。我在前面說到輕重工業投資比重問題的時候已經提出這點。所謂原料不夠,首先是農產品的工業原料不夠,這就是棉花、麻、油料、煙葉、甘蔗等等原料增長的數量暫時將還低於工業生產增長的要求。其次是來自重工業的原料不夠,這些原料有的是產量還少,有的是目前國內還不能生產。當然,有些原料是可以爭取進口的,但是由於農業土產品的增產不夠,或者國內消耗過多,使土產品的出口數量不夠,減少了外匯收入,因而也減少了工業原料的進口。
為著克服工業原料不足的困難,我們必須增加棉花、黃麻、洋麻、烤煙、甘蔗、甜菜、花生、芝麻、油菜子等工業原料的產量。五年計劃規定的關於擴大上述各種技術作物的播種面積的指標,必須保證完成並爭取超額完成,同時,這些技術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必須儘可能地提高。以棉花來說,五年內擴大播種面積一千一百多萬畝,是有可能實現的,而且因為主要產區大部是老解放區,只要在這些地區對於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工作給以特別的注意,國家對於棉農儘可能地加以援助,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還是可能的。以煙葉和甘蔗來說,五年內擴大煙葉的播種面積一百多萬畝,擴大甘蔗的播種面積一百多萬畝,也是能夠實現的。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擴大糧食的播種面積,另一方面要力求在不影響糧食增產的條件下,多增加一些技術作物的播種面積。多種五十萬畝煙葉,就能增產五十萬箱紙煙;多種四十萬畝甘蔗,就能增產十萬噸食糖。以油料作物來說,如果廣大農民群眾都儘可能地利用空隙土地動手種植,五年內擴大播種面積三千二百多萬畝的計劃,是不但可以完成,而且可以超過的。
我們必須增加出口土產品的產量,以便換取外匯,增加工業生產所必需的進口原料。只要各地方國家機關和全國農民加以重視,出口土產品的增產是完全可能的。
在工業原料問題上,我們除積極地增產以外,必須節約地使用原料,克服浪費。如果每件棉紗平均少用兩斤棉花,全國每年就可以至少增產兩萬件棉紗。根據我們最近得到的材料,上海市在一九五五年上半年第一季度,公私紡織廠每件紗的平均用棉量已降低到三百八十六點一斤,比全國一九五五年上半年每件紗的計劃用棉量降低將近七斤。其中國營棉紡織廠每件紗的平均用棉量為三百八十四點九八斤,公私合營棉紡織廠每件紗的平均用棉量為三百八十六點六五斤,私營棉紡織廠每件紗的平均用棉量為三百八十七點四二斤。這種節約用棉的先進經驗,應該認真地在各地推廣。又如,只要每百斤油料平均多出一斤油,全國每年就可以至少增產一億餘斤食油。吉林省四平市李川江的“大豆榨油操作法”,使每百斤大豆的出油量在一九五四年提高到十三斤半,比全國每百斤大豆的平均出油量多二斤左右;李川江所在的榨油車間於一九五五年第一季度,每百斤大豆的出油量又提高到十四斤以上。這個先進的操作方法,全國各地都應該認真地加以研究和推廣。對於某些原料不足的工業品,我們還應該積極地研究某些代用材料,擴大原料的來源,來增加生產。
有許多產品,例如煤炭、磷肥、鹽等,還有提高產量的潛力,只要我們加以組織,並給以必要的投資,那末,增加產量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試製新種類產品問題。
五年內增加工業品產量的另一個困難,是有一些企業由於技術水平低,能夠製造的產品不適合需要,而有銷路的產品一時還不會製造。
某些急需的東西一時不會製造,這是我國工業前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國家的機械工業部門正在設法改進。但是新產品太少並不只是機械工業部門獨有的現象。應當考查的是各級主管部門對於新產品的製造工作,是否作了應有的努力?全國各個方面首先是各個工業部門是否已經把這件工作看成是共同工作而共同努力?我們以為,我們的努力還不夠。我們必須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設計新產品,試製新產品,給新產品試製工作以充分熱情的協助。有些市場需要的工業品,例如若干金屬產品、若干機械產品、若干化學工業產品、若干醫療器械,我們不但有原料,也有自制的能力,僅僅因為沒有去組織生產,所以沒有製成。因此企業管理機關必須經常了解國家建設和市場需要,製造適合國家建設和市場需要的產品。
必須了解,試製新產品這一工作的意義,決不只限於提高目前的工業生產,更重要的在於這是提高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必要途徑,而提高工業技術水平,又是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的一個基本條件。
國家的經濟工作部門,應該設立關於研究和試製新種類產品的領導機構,以便有系統地了解和收集國內外關於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新種類產品的生產情況,加強關於新種類產品的計劃、設計、試驗和製造的工作,不斷地總結新種類產品試製的經驗,經常地檢查新種類產品的試製計劃,保證計劃的實現。國家應該制定辦法,獎勵公私企業和手工業製造新種類產品,獎勵科學家、技術人員和工人群眾的發明和創造,並鼓勵公私企業注意利用他們的發明和創造,進行試製的工作。認真地注意新事物的出現,並對它們的生長給以熱情的幫助,是我們國家工作人員的責任。那種不重視新事物,對新事物喪失感覺的人,是應該受到批判的。
增加新種類產品和工業品產量的一個重要關鍵,是加強企業內部、各個企業之間、各工業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工業生產是互相聯繫和需要互相配合的,只有協同合作起來才能生產和增產。我國原有工業設備的零散和不相配合,要求我們更加廣泛地協同合作,使企業的專業化同企業生產之間的協作進一步地結合起來,徹底地改變那種只在本企業或本部門範圍內關起門來生產的想法和做法。不僅企業內部在生產上要協同合作,一個部門的各企業之間在生產上要協同合作,而且各部門之間在生產上也要協同合作。為了能夠很好地協同合作,各個車間或工段、各個企業、各個部門都應該樹立全局觀點,克服局部觀點。
有關企業同企業之間、部門同部門之間重大的協同合作的項目,應該分別地列入國家和部門的生產計劃;同時,應該普遍地推行企業同企業之間的合同以及企業內部各車間的聯繫合同,使工業部門、各企業單位在生產中能夠很好地相互配合和相互銜接,提高工業的組織程度。
第三,提高企業的管理工作水平問題。
幾年來我們企業的管理工作是有很大改進的,因而全國每年都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但是,有不少的企業並沒有完成計劃,有的沒有完成產值指標;有的只完成了產值指標,沒有完成產品的種類和質量的指標;有的完成了產量和質量的指標,沒有完成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成本的指標。有不少的企業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存在著忽松忽緊和前松后緊的現象,生產很不均衡,增加了生產中的混亂。有不少的企業仍然經常發生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造成損失。由於企業管理工作的缺點和水平不高,工業品中種類少、質量低、成本高等等現象還相當普遍地存在著。因此,一切工業企業,必須按照五年計劃草案第三章關於實現工業生產計劃的必要措施的第六條規定,不斷地提高企業管理的水平,特別是加強技術管理和經濟核算制,並加強企業中的政治工作,使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互相結合,提高廣大工人職員群眾的政治覺悟,充分地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
我們應該看到工業生產計劃的完成,是存在著一些困難的,那種對於完成工業生產指標滿不在乎地認為“沒有問題”的態度,是不對的。但是,只要全國勞動人民共同努力,增加工業生產,提高工業品的質量,完成和超額完成在五年內工業生產增加產值百分之九十八點三的計劃指標是完全可能的。那種害怕困難、喪失信心的情緒,也是不對的。
(三)關於農業的增產問題
農業生產供應全國人民的食糧,同時,用農產品作原料的工業產品,在目前又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進口工業設備和建設器材所需要的外匯,大部分也是農產品出口換來的。因此,發展農業是保證工業發展和全部經濟計劃完成的基本條件。我們集中力量發展工業,但決不能夠減輕發展農業的意義。沒有農業的相應發展,我們的工業化事業是不可能實現的。防止和克服農業同工業的脫節,是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務。
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農業及其副業的總產值在五年內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三,到一九五七年達到五百九十六億六千萬元;以產量說,糧食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六,即增產五百七十八億斤,到一九五七年達到三千八百五十六億斤,棉花增長百分之二十五點四,即增產六百六十萬擔,到一九五七年達到三千二百七十萬擔。上述指標,雖然已經比原來擬定的有所降低,但因為是以農產品豐收的一九五二年為基數,所以仍然是很高的;而且因為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兩年的農業生產都由於災荒沒有完成原來擬定的增產計劃,就增加了五年計劃的后三年的增產任務。因此,要達到上述指標,還必須作很大的努力。
我現在要說的是關於農業的合作化、農業的增產措施、對農業生產的領導這三個問題。
第一,農業的合作化問題。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必須積極地有步驟地在自願互利原則的基礎上,依靠貧農(包括全部原來是貧農的新中農),鞏固地團結中農,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這是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為特點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就是說,這還只是實現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但是,這種初步的合作化把分散的小農經營組成幾十戶的聯合經營,就有可能比較合理地組織勞動力和使用土地,就有可能積累資金,來增加農業的投資,使用改良農具,興修水利,提高耕種技術,以及實現個體農民難於單獨進行的種種其他增產措施。根據各地的許多材料看來,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初建的一、二年內,如果辦得不壞,一般可以增產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往後還可以在每年保持某種的增產比例,比互助組高,比個體農民經濟的增產率更高出很多。按照目前情況來說,這是一種投資少、收效大、收效快的農業增產辦法,又是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的必要步驟。經過這種初級形式的合作化,結合初步的技術改良,而後再逐漸地過渡到高級形式的合作化,結合農業機械化和其他的技術改革,這是引導我國農業生產不斷地進步的道路。
根據幾年來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和各地方已經達到的成就,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參加現有的初級形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將佔全國農戶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東北各省和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及其他老解放區,合作化的規模都將達到農戶半數左右。在技術作物地區和城市郊區,將努力地爭取先一步合作化。這個農業合作化的計劃,是有可能實現的,我們必須努力地爭取實現。國家在財力物力上,將全力支持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發展。
我們的農業合作運動有很大的成就。過去幾年組織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鞏固的,其中的絕大多數,它們的產量有顯著的增加。但有些地方也有少數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由於工作進行得較粗較急,發生了強迫命令的傾向和其他的缺點,這些毛病如不糾正,則非但不能增產,可能還要減產。我們對農業生產合作社必須貫徹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一面鞏固,一面發展。在工作中,必須堅決地遵守群眾自願和互利的原則,防止和糾正強迫命令的做法和損害中農利益的行為,並妥善地解決關於農業生產合作社內部的各種問題,如勞動力的計算、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報酬、生產資金的籌集、公積金的比例等等問題。
在努力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同時,仍然必須進一步地發展和提高各種具體形式的農業勞動互助組織,為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發展準備條件;仍然必須照顧單幹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給單幹農戶以積極的幫助和領導,發揮他們生產的潛在力量,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
第二,關於農業的增產措施,五年計劃草案第四章已經寫得很詳細,現在我提出以下幾點:
一、開墾宜於耕種的荒地。我國的人口很多,但已耕的土地還很少,必須積極地有計劃地把宜於耕種的土地開墾起來,才能從根本上克服農業生產的不足。五年計劃規定擴大耕地面積三千八百六十八萬畝,是最低的指標,必須儘可能地用各種辦法超過這個數字。開墾荒地,一種辦法是由國營農場開荒,一切原有的國營農場,應該根據當地可能的條件,適當地擴大耕地面積,同時,應該力求在宜耕荒地較多的地區,有計劃地建設新的國營農場,進行開荒;另一種辦法是使用機器和採用其他辦法進行開荒,有組織地移民耕種,這種辦法因為工作複雜,規模較大,國家應該協同各地方統一地擬定具體方案,有領導地進行;再一種辦法是農民就地開荒,這種辦法因為進行較易,規模較小,可由各地方國家機關領導農民進行。不論是國營農場開荒,移民開荒或農民就地開荒,在今後三年,都應該積極地實施,作為增產的一種重要辦法。國家從縮減非生產性建設的支出和行政機關的經費等方面所節約的資金,將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用之於荒地的開墾。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應該積極地進行宜耕荒地的調查和勘察,完成一億畝以上荒地的勘察工作,至少完成四千萬畝到五千萬畝荒地開墾的規劃設計工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大規模地開墾荒地做好準備。
二、興修水利。水利建設,既能夠擴大灌溉面積,促進農作物的增產,又能夠防止水旱災害,避免農作物的減產。許多水利設施,只要有幾年增產或減災的受益,就能抵償水利的投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們曾經大力地進行了水利建設工作,新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幾年來在同水旱災害特別是一九五四年洪水鬥爭中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除由國家投資建設的巨大水利工程以外,小規模的農田水利,例如受益幾十畝到幾百畝的工程,也應該根據各地方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大量地舉辦。因為這種工程是分散的,建設較易,可以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和農民群眾來分頭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國家將給以財力和物力的幫助。
三、充分地有效地利用土地。我國人口眾多這一特點,使我們有必要並有可能來充分地利用土地。擴大土地的利用除了開墾荒地和增加灌溉面積以外,應該進行土壤的改良工作,如變鹼地和砂地為良田,變山坡地為梯田,變旱地為水田。在氣候、雨量、地形等自然條件和肥料、水利、勞動力、畜力等經濟條件的可能情況下,應該適當地增加耕地的複種指數。在山區,應該適當地進行統一規劃,使農業、畜牧業、林業、農家副業的發展互相結合,發展多種經濟,並加強保持水土的工作。應該鼓勵農民進一步精耕細作,加工加肥,並逐步地推行適合於本地的先進的種植方法,如在低洼地區多種耐水作物,在秋澇地區多種早熟作物和增種小春作物。上述各個方面,有些省份已經取得了初步經驗,這些經驗,應該加以總結,並因地制宜在各地方逐步地加以推廣。各地方群眾中行之有效的增產經驗,也應該積極地和逐步地加以推廣。
各種技術作物應該積極地和逐步地在適當的地區向山坡和山地擴大種植面積,儘可能地避免因為增加技術作物的播種面積而縮小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
四、增加稻米、玉米、薯類等高產量作物的播種面積。稻米的單位面積產量比小麥高至將近兩倍,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比別的雜糧可能增加百分之五十,薯類象紅薯、土豆等則比一般雜糧的產量要多五、六倍(在使用上,二斤半薯類可以頂一斤糧食)。毫無疑問,擴大這些高產量作物的播種面積,對緩和我國糧食、飼料的緊張情況將有重要的作用。在全國的雜糧產區和其他適當地區,如果再把一、二千萬畝糧田改種薯類,則雖然每年減少糧食二、三十億斤,但能增產薯類一百多億斤到二百多億斤。因此,在雜糧產區和適宜於薯類生長的地區,地方國家機關應該研究和計劃擴大薯類和其他高產量作物的播種面積的問題,並積極地實施。農業機關和科學研究機關,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培植薯類的優良品種,研究薯類的防治腐爛、改良儲藏和加工的方法。
五、使用新式步犁、雙輪雙鏵犁和雙輪單鏵犁,積極地蓄肥造肥和合理地施肥,推廣優良品種,消滅農作物的病害和蟲害等等,都是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有效的措施,都應該因地制宜地加以實施。各級國家機關,應該加強發放農貸的工作,加強供應肥料、農具的工作,加強技術推廣站、拖拉機站、抽水機站的工作,加強國營農場的示範作用,在農民中進行農業技術改良和種子改良的試驗工作,並組織關於這種試驗和推廣的農民訓練班,使國家對農民的援助同廣大農民群眾實行的增產措施結合起來。
第三,對農業生產的領導問題。
發展農業生產,除了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對方針、政策、步驟有統一的領導以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地方的積極性,加強地方黨政機關對農業的領導,結合地方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採取有效的增產辦法。各省必須集中足夠的力量放在領導農業增產上,至於專區、縣、區、鄉,則無例外地必須以領導農業生產和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為工作的重點。
地方各級黨政機關,都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和實際經驗,定出本地方農業增產的五年計劃,並貫徹黨和國家關於農村工作和農業增產的各項政策,提高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保證這個計劃的實現。地方的農業增產計劃,應該適應於國家計劃的要求,根據本地方的可能條件,擬定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的指標,使國家計劃有更加可靠的基礎。同時,地方的農業增產計劃,應該切實地照顧到當地群眾的具體需要,使農作物的生產能夠多樣地滿足農民的要求,刺激和發揮農民的經營積極性。
有些農村的地方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還沒有集中力量去領導農業生產,也沒有認真地研究增產或防災的有效辦法,並動員群眾去實行增產或防災的措施,使農業生產的領導處於自流的狀態。有的在推廣增產的各種先進經驗和措施的時候,不是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而是千篇一律,不問效果。有的在發展農業合作化的時候,不是耐心地向農民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和採取典型示範的方法,而是違反群眾自願的原則,實行強迫命令。所有這些農村工作中的缺點,都應該加以改正。
這裡,我還要特別地說一說關於發展畜牧業的問題。畜牧業的發展,可以增加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耕畜和肥料,可以增加輕工業所需要的皮毛等原料,可以增加市場所需要的肉類的供應量,可以增加農民和牧民的收入。因此,在所有的農業區和畜牧區,都應該切實地執行五年計劃第四章所規定的有關發展畜牧業的各項措施,促進牲畜的迅速繁殖,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關於增加馬、牛、騾、驢、羊、豬等牲畜數量的指標的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機關應該在財力上和技術上儘可能地扶助少數民族地區的畜牧業的發展,並加強對牧區工作的領導。
(四)關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現在我要說的是國家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中的若干問題,即關於改造的步驟問題,資本主義工業改造的部署問題,資本主義商業改造的部署問題,資本家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接受改造的問題。
第一,改造的步驟問題。
我國目前還存在大量的複雜的私營工商業。以工業說,一九五三年私營工業(不包括個體手工業)的從業人員有二百多萬人,其中十個職工以上的資本主義工業企業有四萬五千多戶,職工一百五十多萬人。以商業說,一九五三年全國資本主義批發商的從業人員將近二十萬人,資本主義零售商的從業人員有二百萬人左右,小商小販還有幾百萬人。在上述私營工商業的從業人員中,資本家占相當的數量。對於這樣大量的複雜的私營工商業,要全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一件很艱巨的工作。
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應該區別資本主義性質和獨立勞動者性質,而分別地採取適當的步驟和靈活的形式。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分兩個步驟實現的,第一步是把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第二步是把國家資本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這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中的過渡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要鼓勵和指導資本主義工商業“轉變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所有制。”這就是說,我們在過渡時期內,要消滅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並不是一下子實現的,而是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地實現的。我們將讓資本家有一個必要的時間,通過國家資本主義這個過渡形式,在國家和工人階級的領導下逐步地接受改造。
國家資本主義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高級的形式是公私合營;中級和低級的形式,在工業中是加工定貨和收購包銷,在商業中是代購、代銷和經銷。
過去幾年,我們對資本主義的改造工作,一般地是由低級、中級形式發展到高級形式,由主要行業推廣到次要行業,由大城市擴展到中、小城市。這種有系統的穩步推進的辦法,經驗證明是比較適當的,我們以後將繼續推行這種辦法。
幾年來的事實證明,把資本主義經濟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以後,在性質上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即在不同程度上加進了社會主義這個因素,這就限制了資本主義的生產、經營的無政府狀態和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活動,並使這一部分經濟在不同程度上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同時,由於工人在生產中的地位的改變,就提高了勞動熱情,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改善了經營管理,並使企業內部的勞資關係有可能得到適當的處理。由此可見,按照我國的條件,採取國家資本主義這個過渡形式來逐步地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地克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同生產力增長的矛盾,並由此便於逐步地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的所有制,這是必要的和行得通的。
國家對獨立勞動者性質的私營工商業的改造,是按照它們不同行業的情況,根據自願的原則,分別地用不同的合作形式把它們逐步地組織起來,經過各種低級的合作形式,逐步地過渡到較高級的合作形式,使他們能夠有效地為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服務。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預計對於私營工商業的改造將達到如下的成就,就是:私營工業的大部分將轉變為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而私營的現代工業的大部分將轉變為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公私合營;私營商業中有一半以上將轉變為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商業和由小商小販組織起來的合作形式的小商業。
第二,資本主義工業改造的部署問題。
對於國營工業、合作社營工業、公私合營工業、私營工業,在分配生產任務、分配原料、收購產品方面,必須貫徹國家規定的統籌兼顧的方針。一方面,對於社會主義工業的發展,國家給予優先的權利,而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的企業則沒有這種優先的權利,在這點上,它們之間是有所不同的;另方面,又應該適當地照顧私營工業在我國過渡時期的作用,在一些方面,特別是對於公私企業的工人職員,要一視同仁。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國家為著調整私營工商業,就已經對一部分的私營工廠(首先是棉紡廠)實行加工定貨,這種政策,對安排私營工業的生產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一九五三年國家開始有計劃建設以後,為了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對許多重要原料,有的由國家差不多全部收購,有的由國家大部收購,這些收購的原料,都由國家實行統一分配。這時候,國家對於私營工業的產品,絕大部分已經實行加工定貨、統購包銷,使這類私營工業成為中級形式和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工業。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抗美援朝期間和一九五三年開始大規模建設的時候加工定貨數量的增加,由於商業部門在加工定貨工作中存在某些盲目性,全國若干行業的工廠,包括國營的和私營的,都曾經盲目地擴充設備。一九五四年某些產品加工定貨相對減少以後,若干行業就發生生產任務不足、開工不足的現象。同時,在開工不足的行業中,有過一段時間對公私工廠的原料和生產任務的分配不夠適當,即公私合營和私營的工廠分得少些,因而私營工廠中的某些行業就遇到了較大的困難。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根據國家的統籌兼顧的方針,對於公私工業的生產正在進行統一安排。對原料和定貨的分配,國營工廠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分得多些,但同時必須適當地照顧公私合營和私營的工廠,使它們能夠維持生產。因為只有維持私營工廠的生產,才有利於鞏固工人階級的統一和團結,也有利於保持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在過渡時期中必要的經濟聯盟,同時有利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的順利進行。中央各工業部在制定工業生產計劃的時候,必須把私營工業的生產能力計算在內,納入計劃,合理地加以利用。同時,中央和地方都將設立專門機構,協同有關工業部,來分工管理公私合營和私營的工廠的業務。
根據統籌兼顧的方針,國家採取逐行逐業並在原行業中全面安排的辦法,來進行對私營工業的改造。這種辦法,不是在一個行業中只安排幾家工廠,而是把這一行業的所有私營工廠統一加以安排。例如:凡有條件實行公私合營的,就進行公私合營;目前還沒有條件合營的,就儘可能地進行加工定貨,或由國家收購它們的產品;中小工廠需要和可以聯營合併的,就鼓勵資本家採取以大帶小的辦法,逐步地聯營合併,為接受公私合營創造條件;對於那些確實沒有改造條件而必須淘汰的工廠,就幫助它們安排職工,淘汰企業。隨著上述各種安排,有步驟地發展公私合營。
對於私營工業我們應該積極地實行公私合營,但又必須穩步前進,防止冒進。必須作好一切準備工作,使合營以後,生產管理的水平能夠提高,防止無人負責、生產下降的現象。
在有盈利的私營企業中,應該依照法令規定讓資本家得到適當的一部分利潤;在公私合營企業中,也應該讓私股得到法令規定的利益。但同時必須對那些重犯行賄、偷工減料、盜竊國家資財、偷稅漏稅、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等所謂“五毒”行為的不法資本家,對那些抗拒國家領導、破壞工人階級團結、破壞企業的不法資本家,給以應得的處分。
第三,資本主義商業改造的部署問題。
私營商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批發商,一類是零售商。我們對於這兩類私商應該採取下列的處理辦法。
原來批發商的絕大部分都是擁有較多資金、僱用較多職工的資本家。如果讓批發商掌握市場的貨源,他們都必然唯利是圖,進行各種投機囤積的活動,而有害於國計民生。因此,必須由國營商業來掌握主要商品批發的業務。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國家對於主要農產品的收購和主要工業品的加工定貨、大量收購,批發商的業務已經逐漸縮小。一九五三年下半年到現在,國家對糧食、油料、棉花、布匹實行了統購統銷,對絕大部分工業品從出廠到零售,一般不讓批發商掌握貨源,這樣,就使許多供不應求的商品避免了批發商的投機囤積。國家對於已經沒有貨源的批發商,或則讓他們經營二批發,或則正由國營商業部門錄用其從業人員。有些商品,國家沒有經營或者只經營一部分的,仍讓批發商繼續經營。國家將使這一部分現在還能經營的批發商,逐步地改造成為國家資本主義的批發商。
零售商是私商中的絕大部分。在零售商中,除商業資本家以外,大多數是店員和不雇店員的小商小販,此外還有一部分是出賣產品的手工業者,還有一部分是飲食業和服務業中的人員。零售商的業務在近年同解放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自從國家對於絕大部分工業品實行加工定貨、統購包銷和主要農產品由合作社收購以後,零售商中的大多數,不論是座商或攤販,他們的貨源只能依靠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營商業的批發,因此他們的業務大體上已經是為國營和合作社營商業進行代銷、經銷。
在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面,一九五三年冬季以來,由於某些地方的國營商業特別是合作社營商業的零售營業額增加得快了一些,使私營零售商的營業額下降多了一些。現在已經加以調整。國家為了維持私營零售商,維持城市和農村的小商小販,無論在城市或集鎮,凡屬國營、合作社營商業的零售額增加得太多了的,已暫時停止前進或者適當後退;在集鎮上,合作社營業也已適當減少零售,多做批發,並用代銷、經銷形式把小商小販組織起來。同時,各個城市集鎮,將根據當地情況,按照行業定出一個既能夠穩定市場物價、又能夠維持私商經營的關於零售額方面的公私比重,並儘可能地使這種公私比重穩定一個時期,以便有可能對私營商業的從業人員作適當安排,並便於逐行逐業地對私營商業實行社會主義的改造。
第四,資本家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接受改造的問題。
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私營工商業在生產上和經營上遇著某些困難是難於完全避免的。在國家的統籌兼顧和對私營工商業進行全面安排的方針下,工商業資本家應該努力克服困難,服從國營經濟的領導,遵守國家計劃,積極整頓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準備條件來接受社會主義改造。
幾年來,在工商業資本家中,出現了一批能夠愛國守法、對於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採取積極態度、並起帶頭作用的人。對於這樣的人,國家是表示歡迎和重視他們的。但另一方面,仍有一些資本家,對社會主義改造抱著消極態度,其中有些人還在進行憲法所禁止的“危害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破壞國家經濟計劃”的非法行為,用更巧妙的方法重犯“五毒”;有些人甚至抗拒或破壞社會主義改造。象這類人,就應該受到輿論的指責和法律的制裁。
對於資本主義工業和資本主義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所採取的各種複雜的形式,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在過渡時期實行經濟聯盟的特殊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同時必須看到,這也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階級鬥爭。以為不經過鬥爭就能夠改造的看法,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和實際情況的,因此是完全錯誤的。我們根據憲法規定,在過渡時期,依照法律保護資本家的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其他資本所有權,並讓守法的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得到法令所規定的利潤;同時,對那些違法的資本家,則必須給以應得的處罰。不雇職工的私營零售商,雖然他們是自己勞動的人,我們對他們應該加以團結,但是他們所參加的是商品流轉中的勞動,同時他們是私有者,所以很容易轉變成為投機者。因此,對於他們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必須經過一定程度和一定形式的鬥爭。
幾年來的經驗證明了:對資本主義企業的改造,需要同資本家思想的改造結合進行。我們鼓勵資本家努力學習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各項政策,努力改造自己,遵守國家法律,積極地擁護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業。
(五)關於保證市場的穩定問題
保證市場的穩定,是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必要條件。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關於保證市場穩定的措施是這樣規定的:
一、繼續保持財政收支的平衡,增加財政和物資的後備力量;
二、隨著工業農業的生產的發展,相應地發展城鄉和內外的物資交流,擴大商品的流通;
三、對供應不足的某些主要的工業農業產品,在努力增產的基礎上逐步地實施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在一九五○年初就把市場物價穩定下來,這是同國家財政收支的平衡和國家掌握巨大的物資後備力量這類措施相聯繫的。由於國家財政的收支平衡,所以就能夠穩定幣值,因而也就能夠穩定物價。由於國家有巨大的物資後備力量,所以就能夠供應市場上所需要的物資,因而也就能夠同私商的囤積居奇、投機倒把作鬥爭。這種市場穩定,是我國在經濟恢復時期的一個重大的成就。這個成就對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顯著的作用。毫無疑義,我們在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必須繼續鞏固這個成就。
發展城鄉和內外的物資交流,擴大商品流通,以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並鞏固工農的聯盟,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政策。第一個五年計劃必須努力增加生產,開闢貨源,來繼續貫徹這個政策。根據五年計劃的規定,公私商業出售給人民日常消費的各種主要商品,將有各種不同程度的增長。就幾種主要的日常消費品來看,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二年將有如下的增長比例:糧食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三,豬肉增長百分之五十七,食用植物油增長百分之六十五點九,水產品增長百分之七十點一,食鹽增長百分之三十四點三,食糖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二點九,棉布增長百分之五十五點一,針織品增長百分之一百零五點三,膠鞋增長百分之六十九點八,煤油增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三點五,機製紙增長百分之八十九點二,捲煙增長百分之八十七。這些主要的日常消費品增長的比例,按照通常的情況來說,是不算低的,中國歷史上從來也沒有過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有這樣高的增長比例。
但是,由於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民購買力的迅速提高,同時由於國家投資建設的許多工業企業要經過一個時期才能夠更多地增加商品量,而且目前農業原料增產進度比較緩慢的情況也不可免地使某些輕工業品的大量增產受到相當的限制,所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人民購買力的增長速度將超過消費品生產的增長速度,而農村購買力的增長速度將比城市購買力的增長速度還要來得快些。許多商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在一個時期內是很難避免的。
在一九五四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陳雲同志的發言里已經詳細地說明了糧食、食油、肉類、布匹等消費品供不應求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民購買力增長的速度超過了這些消費品生產增長的速度,而不是象有些人所懷疑的那樣,認為是消費品生產量的減少,或者是因為出口多了。
我們認為市場上某些消費品的供不應求的現象是不應該讓它自流地發展下去的,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逐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人民消費品的供應量的增加,只能在發展工業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地實現。因此,解決某些消費品供不應求的問題,根本的道路是發展工業農業生產,這是全國人民的任務,特別是工人和農民的任務。
為著繼續保持市場的穩定,除努力增加生產外,國家必須分別主要商品生產的不同情況,逐步地推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政策,以便有計劃地掌握貨源和組織供應,嚴厲地同投機商作鬥爭,不讓私商有操縱市場的可能。
國家在一九五三年十一月開始實行了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隨後對食用植物油也實行了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在一九五四年九月,又對棉花實行計劃收購,對棉布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在這兩年內,國家也擴大了對工業品的加工定貨和收購包銷,擴大了對其他主要農產品的收購。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措施,無論對於商品生產者或廣大消費者都是有利無害的,僅僅對於投機者不利,因為他們無法投機倒把了。這種措施,對於國家實現五年計劃,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保證,是符合於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當然,這個政策的實施,將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幾萬萬人民的生活習慣,並改組市場供銷關係,這樣一項巨大的改革,在開始實行的幾年內,工作中是很難不發生缺點的。但是必須看到,我們的成績是主要的。
關於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國家已經在一九五五年春季開始採用了“定產、定購、定銷”的辦法,確定全國計劃收購的總數今後三年不變。最近,鑒於城鄉銷量有些過寬或供應不當的情況,制定了改進糧食供應的具體辦法,堅決壓縮銷量,以便有可能適當減少購量,並儲備一些糧食。這些辦法不僅使得國家能夠掌握必要數量的糧食,保證國家對人民的糧食供應,而且將能夠進一步地提高農民的增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這對於改善城鄉關係,加強工業同農業的結合,鞏固工人階級同農民的團結,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我們必須說服工人階級和其他缺糧人民,說服一切糧食消費者,盡量地節約糧食,減少國家的供應,使得國家有可能減少收購的數量,以提高農民特別是中農的生產積極性。
關於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政策,曾經有過一些人採取懷疑甚至反對的態度。有些人借口我們在這個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缺點,而否認這個政策實施的重大成就。他們看不見一般情況是好的這個事實。當然,這些都是錯誤的。
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好處何在呢?農民對這個問題作了很好的回答。最近我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梁希先生從浙江農村視察回來說,紹興新鑒鄉的農民指出了十二個好處,這些就是:“支援工業好,支援解放台灣好,支援災區人民好,穩定物價好,促進互助合作好,增加生產發展生產好,節約糧食減少浪費好,削弱資本主義好,銀行優待儲蓄好,改善生活好,合理供應好,節約工夫好。”我們把這些好處概括為如下幾點:
第一,支援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這就是說,保證城市、集鎮和工礦區共有九千多萬人對糧食的需要,保證幾百萬國防部隊和公安部隊對糧食的需要。大家知道,農民是不願意反革命復辟的,是希望解放台灣的,而要避免反革命復辟,要解放台灣,沒有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是不行的。因此,支援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同時也就是保衛農民自己的利益,農民是很清楚地懂得這一點的。
第二,使糧食和其他主要農產品的買賣不受投機商人的操縱,避免生產者和消費者受投機商人的買賤賣貴的剝削。如果不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私商就要操縱糧食市場,大發橫財,而整個國內市場物價的穩定就要被破壞,資本主義和農村階級分化就要發展,成千成萬的農民就要破產,工人群眾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就要惡化。顯然,農民和其他廣大的人民群眾,也是很清楚地懂得這一點的。
第三,促進農業、畜牧業、林業、漁業、鹽業和農村副業的發展。這就是說,保證貧農、農村的手工業者和其他缺糧人民對糧食的需要,保證技術作物區的農民和牧民、林民、漁民、鹽民、船民等非農業勞動者對糧食的需要,使他們能夠按照合理的價格得到糧食,因而能夠安心地從事生產。
第四,保證災區人民對糧食的需要這一點上,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象一九五四年我國大片地區遇到百年來未有的洪水災害,如果國家沒有實行這樣的糧食政策,災區人民的生活和災區生產的恢復是不堪設想的。災區人民認為人民政府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好政府,這一點是很可以理解的。
第五,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打擊了投機商人,打擊了富農,就是說,打擊了農村的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削弱了資本主義在農民中的影響,也削弱了農民中的資本主義自發傾向,因而促進農業生產合作化的發展。
由此可見,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業,對於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有重大作用的,這是國家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的措施。經驗證明,這個政策是完全必要和必須堅決地貫徹的,但是收購和供應的具體辦法,應該不斷改善,克服缺點,鞏固成績。
儘可能地充分供應和優先供應農民以他們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使農民賣糧所得的錢能夠用來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這對於糧食收購計劃的順利完成是有密切關係的;同時,這對於減輕農村購買力所加給糧食供應方面的壓力,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九五三年,在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的同時,國家就確定了“城市和農村都需要的工業品,應該優先地供應農村”的方針。兩年來,國營和合作社商業部門對這個方針的貫徹,是有成績的,但也存在著缺點。這主要是供應不及時,供應的品種不盡合需要。農民的需要是具體的,多樣性的,各地都不同的。國營和合作社商業部門必須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和農民的不同習慣等情況,認真地改善對農村的工業品的供應。
(六)關於培養建設幹部問題
科學技術人才的缺乏,顯然是我們前進中的一個巨大的困難。我們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大量的忠實於祖國、忠實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培養熟練工人,以及各方面的專門人材。
五年內,我們培養建設幹部的工作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即一方面是調整、擴充、新建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另一方面是利用企業和機關的有利條件,開辦各種業餘學校和訓練班。
全國解放以來,國家對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積極地進行了調整和擴充,並進行了新院校的建設,學生人數有了迅速的增加。五年內,高等教育以發展高等工科學校和綜合大學的理科為重點,同時適當地發展農林、師範、醫藥和其他各類學校,到一九五七年,我國將共有高等學校二百○八所。中等專業教育的重點也是培養工業和農業的技術幹部和管理幹部。
在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中培養建設幹部,今後應該著重提高質量,同時兼顧數量,使提高質量和增加數量正確地結合起來。那種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的傾向,對於國家建設顯然是不利的。現在各高等工業學校已經感覺到學生的數量增加過快,而學習的質量過低,廠礦方面也已經普遍地要求提高技術幹部的培養質量。今後必須努力地注意學生質量的問題,在保證質量的條件下適當地增加數量,使培養出來的技術幹部在政治上是可靠的,在業務上能夠相當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同時身體是健康的。當然,學生質量也只能夠逐步地提高,要積極地創造提高的條件,不能夠一下子要求過高過急,也不能夠強求一律,但必須有一個最低限度,例如高等學校招收的新生,最低限度的條件,應當是政治上可靠,身體能夠堅持學習,學業上能夠跟得上班。達不到這些最低限度的條件,是不能夠或者很難培養出有用的建設人材來的。根據這樣的方針,高等教育部已重新修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后三年的高等學校的招生計劃,並且決定將高等工業學校在兩三年內逐步地從四年制改為五年制,逐步地取消兩年或三年畢業的專修科;對中等技術學校則決定積極地加以整頓,提高質量,並適當地擴大。同時,決定深入地研究各種專業的招生比例,使學校的各種專業培養計劃,能夠同各業務部門的需要互相適應。
今後關於培養建設幹部的計劃,應該特別重視業餘教育的計劃。國家應該大量地同時是逐步地創辦函授學校和夜大學,使沒有受過系統的科學技術教育的在職幹部,能夠有機會逐步地系統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水平。在規模比較大的廠礦中或工礦地區,今後也應該逐步地普遍地設立正規的工人業餘學校,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來不斷地提高工人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過去我們的教育領導機關和工會對於工人的業餘教育沒有予以充分的注意,任其自流,許多業餘學校由於得不到領導,得不到適當的師資和教材而不能夠提高。今後必須改正這個缺點,把培養在職的工人職員作為培養建設幹部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適應在全國範圍內經濟建設的需要,高等學校尤其是高等工業學校過分地集中在沿海城市的狀況,在今後的發展計劃中,應該逐步地加以改變。在沿海城市中,今後一般地不應該再新建和大規模地擴建高等學校。內地的高等學校應該按照合理的部署,逐步地建設起來。
在積極地培養幹部的同時,各級國家機關和各企業部門應該十分重視現有科學技術人員的合理使用問題。有許多工業生產單位,基本建設單位,以及其它經濟單位和經濟領導機關,對現有科學技術人員,還沒有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或者把一些有專門技術的人放在其它崗位,或者雖然放在適當的崗位而不能發揮他們的專長和作用。一般說來,現有技術人員的分配,放在上層和管理部門的是多了些,同時,有些企業部門和廠礦對他們的創造發明和合理建議支持不力。應該認識,任何一分技術力量的浪費,都是對國家建設的一個損失。利用某些借口,而把許多有專門技術的人長時期地放在不適當的工作崗位,使他們無法把自己的才能貢獻給國家,這種現象決不容許繼續存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注意在工作中不斷地提高科學技術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使他們建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能夠服從國家建設需要而不怕任何艱難困苦。
(七)關於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問題
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最高目的,就是要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全國解放以來,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是逐步地提高的。在恢復時期的三年中,由於物價的穩定,就業人數的增加,工資的提高,農村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城鄉人民的收入都有增加,人民的物質生活相當地改善了,文化生活也隨著活躍起來了。少數民族人民由於政府對他們實行了扶助生產和發展貿易的政策,安定了社會的秩序,同時加強了文化和衛生的工作及其他有關措施,生活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五年計劃規定的各項指標和措施,如象我在報告的第二部分已經說過的那樣,又將使全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新的提高。
五年計劃所規定的關於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的指標,是我國目前可能實現的限度。我們不否認,我國人民目前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但是,人民需要的滿足決定於生產力的水平,決定於社會所擁有的現有物質資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須建立在生產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我國工業農業的生產是逐年發展的,但目前生產的水平還是很低的;我國工業和運輸業中的勞動生產率逐年都有提高,但勞動生產率的水平也還是不高的。我們要發展生產,並使生產的發展保持經常的高速度,為改善人民生活建立物質基礎,就必須擴大重工業和其他各種事業的建設,這就不能把生產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果實都用來改善生活,而必須把適當的部分作為資金,用來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問題:用必要的財力來保證國家建設,以便建立人民生活改善的物質基礎好呢?還是減少和推遲建設,而不合理地隨便增加工資或者隨意開銷好呢?我們認為,從全國人民整體的長遠的利益來考慮,應該首先用必要的財力來保證國家的建設,同時按照五年計劃規定的指標來提高生活水平。因為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夠提高生活水平;沒有今天的刻苦建設,就不可能有將來更加幸福的生活。那種認為可以不經過刻苦的建設而希望一下子把人民生活提得很高的想法和做法,是純粹的幻想,是錯誤的。
當然,國家機關和企業部門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隨時隨地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在可能的條件下逐步地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那種對人民生活採取漠不關心的態度,不注意解決那些必需解決而又可能解決的問題,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要把人民當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在保證國家建設的前提下,適當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年計劃規定的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指標和措施,必須儘可能地保證實現,使我國各族人民群眾真正體驗到國家建設的必要和對每個人的切身利害關係,從而更加積極地創造性地參加國家建設。
人們曾經提出這樣的問題:可否比五年計劃所規定的指標更多地增加日常消費品的生產量,來更多地供應人民的需要?我們認為應該努力增產,也應該努力增加供應量。但是應該看到,由於就業人數還會增加,農民購買力還會提高,過去對這些消費品消費得少的人都可能要增加消費量,而全國人口有六萬萬之多,因此,實際上每個人平均所能增加的消費量暫時還是有限的。我們當然應該繼續努力去發掘可能的生產潛力,忽視這種努力是不對的,但是,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工業原料的增產是暫時受著一定的限制的。農產品或者用農業原料製成的消費品的大量增產,只能在大規模地實現農業機械化和大規模地使用機器開荒之後。
人們也曾經提出這樣的問題:可否增加文化教育事業的設施,來適應人民在這方面越來越多的需要?我們認為應該採取更多的辦法來適當地處理這個問題。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的各種指標,在一九五二年已經超過了解放以前的最高水平,在這個基礎上,五年計劃又規定了進一步發展的指標。但是,由於人民對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些文化教育的設施就還不能完全適應人民的需要,如象小學不能完全適應學齡兒童入學的要求,中學不能完全適應小學畢業生升學的要求等等。為著處理這個問題,國家除了繼續有計劃地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以外,提倡由人民來自辦某些文化教育事業,如小學校、農民業餘學校、業餘劇團等;這些文化教育事業,國家將在工作上給以指導,並在可能的條件下給以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援助。同時,各地方各機關、各企業都應該儘可能地舉辦各種補習班、夜校、函授學校等等,而使那些不能升學的青年在勞動生產中繼續提高文化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種穩步前進的提高,人民的幸福要靠人民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取得。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經過六萬萬人克勤克儉的勞動,在進行幾個五年計劃大大地提高我國的生產力之後,就有可能大大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這是我國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唯一的康庄大道,其他的捷徑是沒有的。
(八)關於厲行節約問題
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以大力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五年計劃。建設重工業,必須長期地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這種工業化所必需的資金是要依靠我國內部積累來取得的。因此,必須實行極嚴格的節約制度,消除一切多餘的開支和不適當的非生產的開支,不能容許任何微小的浪費,以便積聚一切可能的資金,用來保證國家建設事業的需要,並增加國家必要的後備力量。
斯大林在總結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曾經說過:“規定極嚴格節省的辦法,積蓄為資助我國工業化所必需的經費,——這就是我們為達到建立重工業和實現五年計劃目的所應走的道路。”蘇聯走過的這條道路,也就是我們現在應該走的道路。目前我國的國民經濟,比蘇聯在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還要落後,我國建設資金的積累也就會比當時的蘇聯還要困難。厲行節約以積累建設資金,對我國就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因此,我們就非學習蘇聯人民當時節衣縮食刻苦建設的精神不可,就非繼續發揚我國人民克勤克儉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不可。
幾年來,隨著國家機關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國營企業經營管理的不斷改善,我們逐年地降低了建築安裝、生產、運輸交通的成本和商品流轉費用。這樣就增加了國家建設資金的積累,減少了國家建設資金的浪費。這些成績,無疑是應該加以肯定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否認,目前我們有些方面、有些部門、有些地方、有些企業仍存在著很嚴重的浪費現象。有相當的一部分工作人員忘記了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不了解在人民革命勝利后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仍需要我們長期的自我犧牲的努力,因而時常地破壞了國家的節約制度,破壞了經濟核算制,毛澤東主席在“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一文中指出:“節約是一切工作機關都要注意的,經濟和財政工作機關尤其要注意。”為著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必須更加認真地執行毛澤東主席的這個指示,有效地建立各種節約制度,真正地學會用節約的方法來管理國家機關和國營企業,而在各個方面同一切的浪費現象作無情的鬥爭。
首先,我們必須大大地削減非生產性建設的支出。幾年來在非生產性的建設中,鋪張浪費的現象是普遍而嚴重的。
據國家統計局的材料:中央六個工業部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的非生產性的投資佔全部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一點六,但蘇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工業部門的非生產性投資只佔全部投資的百分之十四點五。在一九五四年全國的基本建設投資中,非生產性的投資佔百分之二十四點三。我們必須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投資比例。
在非生產性的房屋建築中,由於忽視“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原則,盲目地追求所謂“民族形式”,講究豪華裝飾,大量地採用貴重的或特殊的材料,造成了驚人的浪費。單就“大屋頂”來說,北京市內各機關建築的三十九座房屋即因此浪費了五百四十萬元。被人稱為“地質宮”的長春地質學院校舍是一個很出名的豪華建築,該院是利用偽滿未建成的皇宮基礎建設的,因為搞了好多不必要的裝飾,每平方公尺造價為二百二十元,加上原有基礎的造價則達三百元,超過國家規定造價一百二十五元的百分之一百四十。有些職工宿舍的造價也過高,例如鞍山鋼鐵公司在一九五三年修建的職工宿舍十五萬平方公尺,單位造價高達一百六十三元。
過分地增加裝飾的結果,不但會使建築物的造價大大增加,而且會使使用面積大大減少。北京有一個建築物的主樓,每平方公尺的造價達二百九十三元,而使用面積只佔百分之四十四。鞍鋼設計大樓的造價高達二百四十元(比預算增高百分之六十,共浪費一百三十八萬元),但使用面積還不到百分之五十。這些追求形式的豪華建築,同時也無例外地都忽視了使用者的需要和利益,例如有一個療養院的洗衣房,單位造價高達三百四十六元,安裝上洗衣機后空隙太小,工人操作很不方便;其廚房面積四百五十平方公尺,單位造價高達二百七十五元,卻無處存放米面。
建築了豪華的房子,就必須相應地購置豪華的室內設備,因之購置地毯、沙發等高級奢侈品的風氣也隨著發展。
所有這類豪華的非生產性的建設,都是要不得的,都是同我們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方針不相符合的。
很顯然,削減上述這些非生產性建設的支出和克服其他的浪費,這將節約出一筆很大的資金。
第二,我們必須大大地降低生產性建設的成本。
有些工業建設單位不按照建設程序辦事,不弄清情況,不進行有系統的準備工作,甚至建設方案尚未確定,就盲目備料,倉促施工,因而普遍地發生了浪費資金、積壓器材的嚴重現象。例如有一個鋼鐵廠的改建工程,就是浪費的典型之一。當這個廠的改建規模還沒有確定的時候,就開始了設計,設計沒有作出,就進行施工,施工開始后,設計又經常發生重大的修改,致使施工圖紙不能及時交付,或交了又作廢,有些圖紙交的先後和施工順序顛倒,有的圖紙註明“僅供參考”,都不能作為施工的依據。由於邊設計、邊施工,設計不斷改變,施工計劃也不斷被打亂,這就造成有時窩工,有時趕工,而設備、材料就被積壓。在這種情況下,工程進度想快反慢。該廠的建設工程還才開始,一九五四年完成的工作量還不到原定計劃的一半,僅窩工開支就有二百萬元,積壓材料就達七百多萬元。這種不作充分準備、不作好設計而進行施工的教訓,必須引起一切基本建設單位的深刻注意。
愈是重要的建設單位,浪費的可能性愈大。因為進行這些工程,常常是全國支援和不惜工本的,人們注意的是希望它建成,常常忽視和原諒它的浪費。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建設到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底為止,共積壓器材一千零五十七萬元,各種浪費如材料報廢,設備損壞,大材小用,優材劣用,窩工,設計錯誤,以及管理不當等共計浪費六百三十萬元。
施工中的浪費,還表現在勞動組織得不好,機械設備的利用率低,建築質量低,其結果必然是勞動生產率低,建築成本高。
很顯然,降低生產性建設的成本,這也將節約出一筆很大的資金。
第三,我們必須大大地加強各生產部門、運輸交通部門和商業部門的經濟核算制。
我們有許多企業的產品質量是很不好的,廢品是很多的。例如第一機械工業部有些廠,由於技術掌握不住,產品質量低劣,造成生產中大量返修和報廢,一九五四年全年的鑄件廢品率為百分之十二點五(蘇聯的鑄鐵廢品率為百分之五),報廢的生鐵達二萬多噸,連同加工中的廢品,全年共損失二千多萬元。
一九五五年第一季度內,許多產品質量不好,特別是重工業部和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企業的產品質量不好的現象較為普遍。在重工業部所屬企業的產品中,第一季度生產的生鐵,由於含硫過多而不合規格的達四千六百三十二噸;鞍鋼生產的大型鋼和橋樑鋼,由於化學成分不合要求而有百分之三十不合規格;玻璃的生產,所有企業都沒有完成一級品率的指標。在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企業的產品中,例如大連工礦車輛廠第一季度生產的五十噸敞車三百二十二輛中,由於性能達不到設計的要求,有百分之九十需要返工重修。特別是瀋陽第二機床廠,該廠生產的三百八十台鑽床,由於違反應有的試製程序,性能達不到設計的要求,全部需要返修,僅零件報廢一項,即損失一百二十萬元,以致從一九五四年九月起到一九五五年第一季度為止,都沒有能夠出產成品。犁鏟的生產,由於犁鏟的曲線不合要求,淬火后硬度達不到標準,致有百分之四十的產品是廢品。在紡織產品中,紡織工業部第一季度內棉布和印染布的正品率計劃都沒有完成。輕工業部所屬企業的某些產品,例如膠鞋、食糖等質量不穩定或下降的情況,也都比過去嚴重。
我們有許多企業因為管理不善而浪費了很多資財。例如哈爾濱食品公司一九五四年一年中發生的浪費事件就有五十多次,有帳可查的浪費數字就達五十七萬元之多。一九五四年這個公司的畜產加工廠共虧損八十多萬元,但究竟浪費損失多少,至今還是一筆糊塗帳。
在報上曾經發表過一個材料,商業部所屬的一些企業在一九五四年曾經因為管理不善,單是死豬和臭蛋就值八百萬元。
我們還有很多企業,其中非生產人員過多,機構臃腫。例如本溪鋼鐵公司的生產工人只佔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六,管理機構人員約佔職工總數的四分之一。這類的例子是不少的。據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調查:石景山鋼鐵廠、石景山發電廠、清河制呢廠三個單位,可以減少三千六百多人,佔三個單位職工總數的四分之一。
很顯然,加強各經濟部門的經濟核算制,從而減少浪費,減少廢品,降低消耗定額,降低成本和流通費用,減少非生產人員,這也將節約出一筆很大的資金。
第四,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地縮減國家機關的行政管理費。
幾年來,國家機關的行政管理費,在國家整個支出中的比重是逐年降低的。但是,一直到現在,我們有許多國家機關還是人浮於事,人員太多,而且有的機關還在盲目地招收人員,這樣就使得行政管理費難於更大地削減下來。根據精簡機構、緊縮編製、調整幹部的方針,現在已經決定從中央各機關起,開始整編的工作,有計劃地從中央各機關中調出一批幹部以加強下層和基層的生產單位。地方各級機關,也應該有步驟地來進行這種整編的工作。事實證明:凡屬人員過多的機關,在減少一些人之後,非但不會減弱工作,而且會工作得更好一些。以後各機關需要增加的人員,應該加以嚴格的限制,而且應該儘可能地在原有的機關人員中進行調整。國家應該制定法令,規定所有公務人員(企業職工也在內)都必須遵守政府調動工作的命令。這樣才可以合理地使用人力,節省國家的財力。
至於許多國家機關還存在的許多鋪張浪費的現象,那是必須立即禁止的。
很顯然,在精簡機構和杜絕國家機關的許多鋪張浪費的現象以後,這又將節約出一筆很大的資金。
總之,今後國家必須在各方面建立一系列的節約制度和節約辦法,規定哪些是允許做的,哪些是不允許做的。凡是那些不允許做的,如果做了,就是犯法。
國務院規定:在今後三年內,生產性建設的建築安裝的造價,應該比原計劃至少節約百分之十;各種非生產性建設的造價,應該比原計劃至少節約百分之十五。同時,在這個基礎上,不論生產性建設或非生產建設的成本,每年還應該力求降低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或者更多些。這樣,就將至少為國家節約二十億元。這一筆資金,如用之於工業建設,就可以建設一個年產一百五十萬噸鋼鐵的冶金企業,或三十個五萬千瓦規模的電站,或五個年產一萬五千輛拖拉機的工廠;如用之於鐵路建設,則可以新建鐵路三千公里以上;如用之於農業建設,則可以開荒四千萬畝到五千萬畝。由此可知,厲行節約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將起何等重大的作用。
為著厲行全面的節約,必須嚴厲地批判各種反對節約、助長浪費的思想。
一、必須批判那種“百廢俱興”的想法。因為所謂“百廢俱興”,就會使建設失去重點,而且因為把資金分散在過多的工程裡面,結果將使工程建設的時間拖得太久,不能迅速地發揮投資的效果。
二、必須批判那種認為“既要建設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則其他非生產性的建設和福利設施也就必須現代化”的想法。因為生活現代化應該先要有工業現代化的基礎,還沒有工業化的基礎和農業的現代化,而過早地要求生活現代化,實際上就會推遲工業現代化。
三、必須批判那種在預算上“寬打窄用”的想法。因為既然允許寬打,就一定不能窄用,寬打只能是寬用,結果就必然造成浪費。
四、必須批判那種認為“建設經驗不夠,工作經驗不夠,浪費一點不可避免”的想法。因為主管工作的本人有了這種想法,那麼浪費就一定不可避免。
五、必須批判那種把浪費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孤立起來看,而把浪費當作“小事情”的想法。現在這樣的“小事情”,在任何一個工廠、企業,任何一個機關、學校,都是存在的,因為這叫做“小事情”,就天天熟視無睹。但是任何一項小的浪費,如果不加糾正,推算到整個部門、到全國,推算到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沒有一項不是巨大的浪費。我們只有這樣去觀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視無睹地繼續浪費,才知道糾正這種“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動手的。
克服上述的一系列的錯誤思想,是開展節約運動的條件。
國家必須加強財政監督,來保證節約制度的實施。不但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監察機構,各個企業部門和行政、軍事部門也都要建立自己的財政監察機構。任何機關、任何人,都必須遵守財政制度,服從財政監察。任何機關、任何人,在浪費問題上,都不應該原諒自己,或者原諒旁人,或者用彼此原諒來代替彼此間的監督和檢查。
節約運動必須是全民的運動。全國人民首先是全體職工都要動員起來,積極地參加各個企業和機關的節約資金、反對浪費、監督財務的鬥爭。
(九)關於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同我國建設的關係
現在我來說一說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國際援助同我國建設的關係。
大家知道,我國所以能夠這樣迅速地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同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援助分不開的,特別是同蘇聯的援助分不開的。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建設單位,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建設的中心。
蘇聯對我國建設的援助是全面的和系統的。蘇聯援助我們建設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單位,從勘察地質,選擇廠址,搜集設計基礎資料,進行設計,供應設備,指導建築安裝和開工運轉,供應新種類產品的技術資料,一直到指導新產品的製造等等,總之是從頭到尾全面地給予援助。蘇聯提供的設計,廣泛地採用了最新的技術成就,蘇聯給我們的設備,都是第一流的、最先進的。為著幫助我們,偉大的蘇聯工人階級用最高的勞動熱情力求更快地和最好地製造我們所需要的設備,偉大的蘇聯政府儘先地把最好的設備供應我們。蘇聯政府和我國政府還簽定了科學技術協定,通過這個協定,蘇聯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幫助也是很大的。蘇聯政府主動地建議在促進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給予我國以科學、技術和工業上的幫助,並同我國簽定了和平使用原子能的協定。
蘇聯在繁忙的共產主義建設中抽出了大批的專家來幫助我們。他們給我們介紹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先進經驗,具體地幫助我們進行各項經濟工作。所有蘇聯派來我國的專家,不僅具有精湛的科學技術知識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而且具有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忘我的勞動態度。他們在我國工業、農業、林業、水利、鐵路、交通、郵電、建築、地質、教育、衛生以及其他各個部門中,在科學技術和文化的合作方面,忠誠無私地、毫無保留地將他們的經驗、知識和技能貢獻出來,他們把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當作他們自己的事業一樣看待。蘇聯專家們那種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已經成為我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應該說,我們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成就,是同蘇聯專家的幫助分不開的。
蘇聯用了很大的力量,幫助我國培養技術人才。蘇聯接受了我國大量的留學生和實習生,並且給予學習和實習的各種方便的條件,這對於我們掌握工業的近代技術、保證新建企業的開工生產以及提高我們的科學水平,是極關重要的。來我國的蘇聯專家,在培養我國的技術人才方面,也有很多的貢獻。
蘇聯政府給了我國重大的財政援助,以最優惠的條件陸續地貸款給我們,並且在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上使我們得到廉價的技術裝備和器材。這種貸款和貿易上的利益,也就幫助了我國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特別是幫助了我國的工業建設。
由此可見,我國現在的建設所以能夠有這樣大的規模,有這樣快的速度,有這樣高的技術水平,並且還能夠避免許多錯誤,蘇聯的援助起了極其重大的作用。
除了蘇聯的援助以外,我國的建設還得到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人民民主國家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援助。同時,蒙古、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人民民主國家同我國也有經濟上的合作。
英雄的朝鮮人民和英雄的越南人民,他們爭取祖國的獨立和自由的鬥爭,在全世界的和平民主的運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們的鬥爭,對於我國的建設事業也有著巨大的意義。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援助,特別是對蘇聯的偉大的、長期的、全面的、無私的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謝。為著鞏固和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必須進一步地鞏固和發展我國同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聯盟和友好合作,以促進社會主義陣營經濟的共同高漲,增強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四、為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鬥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執行了兩年。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兩年計劃執行的情況,基本上是好的,雖然在工作上、計劃上暴露了若干錯誤和缺點。
在工業農業總產值方面:一九五三年比一九五二年增長百分之十四點四,一九五四年又比一九五三年增長百分之九點四。兩年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九,超過五年計劃規定的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八點六的速度。
在基本建設方面:兩年來基本建設計劃,每年都接近完成。沒有全部完成計劃的原因是:設計所需要的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延遲了,設計工作趕不上,圖紙、材料、設備不能按時供應,缺乏按照進度所需的切實的施工計劃,施工現場還不夠正規化,還有相當混亂的現象。
兩年實際完成的投資額(即工作量),佔五年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二。兩年中投入生產的限額以上的工業建設單位有一百三十六個,新增生產能力舉其重要的來說,有:鋼四十二萬七千噸,電五十三萬千瓦,煤一千三百萬噸,水泥六十五萬噸,紗錠七十萬枚,紙四萬噸,汽車輪胎十六萬條,糖十萬九千噸。兩年中新建鐵路鋪軌一千四百多公里,其中集寧到二連的鐵路和黎塘到湛江的鐵路已經鋪軌完成;新建公路六千六百多公里,其中主要的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兩年中完成的重要水利工程有:淮河流域的三河節制閘和薄山水庫,永定河的官廳水庫和河北省的獨流減河工程等。淮河流域的佛子嶺水庫也已基本完工。它們在一九五四年防禦特大洪水的時候起了顯著作用。兩年中由國家建築的各種房屋面積約七千八百餘萬平方公尺。
在工業生產方面:兩個年度計劃都超額完成,一九五四年工業總產值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三點七;重要產品的產量都有顯著增長,如鐵增長百分之五十六,鋼增長百分之六十五,發電增長百分之五十一,煤增長百分之二十六,水泥增長百分之六十一,木材增長百分之一百一十一,棉布增長百分之三十七。兩年國營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已提高百分之二十九,產品成本已降低百分之九點六。兩年工業發展所引起的變化:第一是現代工業在工業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上升到一九五四年的百分之三十三;第二是國營、合作社營、公私合營的工業的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一上升到一九五四年的百分之七十五點一。
在農業生產方面:由於一九五三年許多地區的春旱秋澇和一九五四年許多地區遇到了特大的洪水,影響到兩年農業生產都沒有完成計劃。但一九五四年的糧食產量,就全國範圍來說,比一九五二年仍增長了百分之三點四,糖料、油料、煙葉等技術作物在兩年中一般都有增加,只是棉花減產了。兩年中農業生產合作社有了很大的發展,一九五四年底已發展到將近五十萬個,為今後農業增產和農業合作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運輸交通方面:兩年鐵路的貨物周轉量增長百分之五十五,旅客周轉量增長百分之四十五;沿海和內河輪駁船的貨物周轉量增長百分之八十五;公路汽車貨物周轉量增長百分之一百七十五;民航和郵電的業務也有相當發展。
在商業方面:一九五四年社會零售總額,比一九五二年大約增長百分之四十一點七。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營商業在國內商業批發中所佔的比重,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三上升到一九五四年的百分之八十九;在社會零售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三十四上升到一九五四年的百分之五十八。
在文化教育和保健方面:一九五四年比一九五二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增長百分之三十三,普通中學在校學生人數增長百分之四十四,小學兩年來著重整頓鞏固,在校學生人數也有增長。一九五四年比一九五二年醫院病床增長百分之三十四。
兩年來,國營、合作社營、公私合營的企業和文化教育事業、國家機關的工人職員總數共增加大約三百萬人,除去由私營轉入公私合營和國營企業的工人職員,實增約二百萬人;全國工資總額共增長百分之五十六,工人職員平均工資以貨幣計算增長百分之十四。農民從農業和副業所得到的收入,兩年增長約百分之七。
以上情況說明,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的年度計劃,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已經勝利地實現。完成和爭取超額完成五年計劃所規定的各種指標,是完全有可能的。帝國主義者和反動派曾經一再無恥地散布謊言,說中國沒有可能實現工業化,或者說五年計劃已經失敗。但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已經而且將繼續用燦爛的事實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不但有力量完成偉大的人民民主革命的任務,而且有力量完成更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
當然,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不論哪一方面的任務,都是很艱巨的。后三年的任務要比前兩年更為艱巨。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七年,基本建設要完成五年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八,許多規模巨大、技術複雜的工廠、礦山、鐵路、水利的工程要同時開工;工業總產值要在一九五四年的基數上增長百分之二十九,許多技術複雜的新種類產品要試製成功和大量生產;農業生產的任務是很緊張的,以一九五四年為基數,糧食產量要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七,即增產四百六十六億斤,棉花產量要增長百分之五十三點五,即增產一千一百四十萬擔;鐵路貨物周轉量要在一九五四年基數上增長百分之三十,公路汽車和水路的運輸任務也很繁重;根據社會購買力估算,社會商品零售額要比一九五四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七。文化教育、科學研究、衛生等方面的工作任務,在後三年也是很艱巨的。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要求更加深入和細緻,並且應該根據統籌兼顧的方針,對私營經濟加以統一安排。以上種種,說明后三年是五年計劃中最關重要的年份,只有完滿地做好后三年的工作,才能全部完成五年計劃。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在原來生產力薄弱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工作,是不能夠不遇到困難的。我們的工作是十分緊張的。在過去的兩年多中,我們已經克服了許多困難,完成了許多艱巨複雜的工作任務,但今後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困難,工作任務也將更艱巨更複雜。我們必須充分地估計到技術人才、設備供應同建設需要的矛盾而發生的困難,農業落後於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發生的困難,以及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各種經濟成份統籌安排的困難。面對著這些困難,我們必須最合理地和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強各方面的工作和採取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對於國內外敵人,我們必須隨時地保持充分的警惕,戰勝他們的破壞和反抗。同時,由於我們的計劃工作經驗缺乏和統計資料不全,這就不能不影響到計劃的準確性。因此,在計劃執行過程中,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計劃工作和實際的發展情況相結合,從而根據實際的經驗,根據廣大群眾的創造性的經驗,來不斷地使計劃能夠比較準確和比較完善。
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而奮鬥的帶有決定意義的綱領。勝利地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將使我們在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的道路上得到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因此,全國人民,必須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團結起來,動員起來,兢兢業業,克服困難,增加生產,厲行節約,為全部實現五年計劃而奮鬥。
在實現五年計劃的鬥爭中,全國工人階級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首要的意義。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努力提高工人職員群眾的政治覺悟、技術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展開勞動競賽,鞏固勞動紀律,學習和推廣先進經驗,使廣大的工人職員成為全面地完成國家計劃而鬥爭的積極戰士。
大家知道: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不僅是工業的計劃,同時是農業和其他所有經濟部門的計劃。因此,所有的國營企業、合作社營企業、公私合營企業、私營企業的工人職員以及手工業者、手工業工人的勞動,所有的國營農場職工、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個體農民、牧民和漁民的勞動,所有的國家經濟工作部門,包括工業、農業、林業、水利、鐵道、交通、郵電、商業、糧食、財政、金融各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勞動,都是完成五年計劃所必須互相配合而不可少的勞動,都是光榮的勞動。正因為這樣,不但國營企業、合作社營企業和國營農場的工人職員,負有完成五年計劃為他們規定的指標的責任,而且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的工人職員以及一切從業人員,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和個體農民,手工業者和手工業工人,國家經濟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同樣負有完成五年計劃為他們規定的任務的責任。只有全國人民群眾都完成生產任務,才能全部完滿地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
工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兩個主要部門,工人和農民是全國最大多數的勞動者。工農聯盟是我國人民革命獲得偉大勝利的基礎,加強和鞏固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是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爭取社會主義勝利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依靠工農聯盟這個基本的社會力量,來充分地發揮我國經濟上一切可能的潛在力量,同時準備必要的後備力量,以便使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勝利完成得到可靠的保證。
大家又知道:我們在工業、農業和其他經濟部門方面的一切經濟工作,並不是孤立地進行的,它們必須有教育、文化、衛生、司法、監察、公安、民政、外交、國防等項工作的配合。因此,所有在這些方面服務的人員的勞動,包括文化衛生事業中一部分自由職業者的勞動,也都是五年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勞動。認真地做好他們自己的工作,也就是完成五年計劃中他們所應當擔負的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指揮員和戰鬥員,擔負著保衛祖國和保衛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榮的重大的責任。
幾年以來,在工業、農業、運輸交通、商業等經濟戰線上出現了許多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文化和教育的戰線上也出現了許多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各個行政工作部門也有許多模範工作者,這是我們國家的榮譽。所有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都應該進一步地發揮自己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任務,在群眾中起帶頭作用、骨幹作用和橋樑作用,團結和帶領著廣大群眾,為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鬥。
在實現五年計劃的鬥爭中,科學、技術工作者擔負著重大的責任。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迫切要求科學和技術,沒有科學和技術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因此,不論在哪一部門工作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都應該不斷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加強理論同實際的聯繫,注意研究工作同生產工作的聯繫,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充分發揮科學和技術的作用,把每個人的智慧貢獻給國家和人民。
青年和婦女都應該積極地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青年們應該鍛煉身體,學習文化和科學知識,養成勞動習慣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好工作,為建設和保衛祖國服務。婦女們也應該提高政治覺悟,提高生產和工作的能力,積極地參加國家建設事業。
五年計劃同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都有密切的關係。五年計劃要求國內各民族更鞏固地團結起來,要求國內各民族加強經濟和文化的聯繫和合作。各民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應該積極地參與整個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事業,共同努力來建設我們的祖國。同時,按憲法的規定來實現少數民族的區域自治,努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加強醫療衛生工作,漢族人民必須在經濟上和文化上給各兄弟民族以真心誠意的幫助,以逐步地改善各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各少數民族的社會主義改造,應該根據本民族歷史發展的特點,尊重人民自己的意願。
由於我國的特殊歷史條件,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存在著聯盟的關係。在過渡時期,民族資產階級在國民經濟中還有重要的作用。工商業資本家在五年計劃中的責任,就是應該服從國家行政機關的管理和國營經濟的領導,接受工人群眾的監督,經營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業,老老實實地服從國家計劃,做好國家委託的任務,接受社會主義改造。這樣,他們就能夠正確地發揮他們在五年計劃中的應有作用,而對五年計劃作出一定的貢獻。
華僑是熱愛祖國的,他們希望祖國的繁榮和強盛。國家應該注意保護華僑正當的權利和利益,同時,華僑也應該進一步地團結起來,積極地參與祖國的建設事業。
要完滿地完成五年計劃,不但必須有全國範圍的方針、政策、步驟的統一領導,而且必須有地方各級國家機關和黨組織的具體措施,來實現計劃規定的當地任務特別是關於農業生產的任務。地方各級國家機關和黨組織不僅必須負責管理地方的各種經濟事業和文化教育事業,而且必須管理自己管轄區域內屬於中央的工廠、礦山、基本建設工地、經濟企業、文化機關的政治工作和黨的工作,檢查這些企業和機關對於國家計劃的執行程度,監督和幫助它們完成計劃。散在各地的中央所屬的企業、機關必須服從地方國家機關和黨組織的領導,在它們當中如果有不服從地方領導的傾向,那就必須進行嚴肅的鬥爭加以糾正。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必須充分地依靠地方領導機關的積極性,來實現國家的計劃。
為了勝利地向前推進我們的事業,一切共產黨員,一切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一切企業部門的工作幹部,都應該進一步地改進工作作風,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種缺點和錯誤。毫無疑問,我們絕大多數的共產黨員和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是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的,是積極努力地去完成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委託的工作任務的,是能夠聯繫群眾和進行自我批評的。但並不能否認,有一些共產黨員和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他們由於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已經滋長著一種極端危險的驕傲情緒,不願揭露和克服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他們不能深入下層進行具體領導,而是採取官僚主義、文牘主義的方法來進行一般化的領導,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和國家的財產不負責任。甚至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誇大自己的工作成績,隱瞞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包庇違犯黨紀國法的行為。很明顯,如果我們不同這種不良的傾向進行堅決的鬥爭,我們的事業就不能前進,五年計劃就不能勝利實現。因此,黨和國家要求全體共產黨員和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忠誠老實地履行對黨和國家的責任,以身作則,勤儉刻苦,努力鑽研業務,提高政治水平,深入下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情況,具體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揭露和克服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督促和幫助所屬單位更好地完成國家計劃。
我們已經開始了巨大規模的建設,我們的經驗不夠,我們的技術水平不高,如果我們不認真地學習經濟工作和其他有關的工作,我們就不能順利地完成五年計劃。我們應該一方面在生產和工作中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吸收世界上一切先進的知識,合理地運用到生產和工作中去。我們要向所有的兄弟國家學習,特別是要向蘇聯學習,向蘇聯專家學習。人們經常談論著對於蘇聯和各兄弟國家的援助的感謝。由於蘇聯和各兄弟國家偉大的無私的援助,人們這種感謝心情是完全自然的。但是感謝蘇聯和各兄弟國家的最好的辦法,不是別的,是學習蘇聯和各兄弟國家的先進經驗,是學會蘇聯和各兄弟國家的專家在建設中所教給我們的知識,來全部實現國家的五年計劃。我們現在的建設比之當年蘇聯的條件有利得多,因為蘇聯曾經單獨一個國家在資本主義包圍中建設社會主義,而我們卻已經有了經驗很多、技術很高的蘇聯和各兄弟國家的援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有利條件來進行學習,以便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後,把我國的建設經驗和科學技術提高到應有的水平。
我們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同時必須做好政治工作,經常地向廣大群眾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黨在各個時期的政策,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切擔負領導工作的幹部,都應該認真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學習毛澤東主席的著作,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不斷地提高理論水平,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實現五年計劃,是在現在環境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階級鬥爭。五年計劃的完全實現,將使我國的工業和全部國民經濟有巨大的發展,將使社會主義經濟成份的比重大大增加,非社會主義經濟成份的比重很大縮小。這也就是說,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將更加鞏固。所有這些,全國人民和我們在全世界的朋友都將為之歡欣鼓舞。可是人民的勝利就是人民的敵人的失敗,就是帝國主義、蔣介石賣國集團、一切敵視人民的分子的反革命復辟企圖的失敗。人民的敵人是決不願意自己失敗的,他們必然千方百計地來破壞我們的五年計劃。美國帝國主義和蔣介石賣國集團正在進一步對我們進行戰爭的威脅;隱藏在大陸上的蔣介石賣國集團的殘餘分子經常進行各種破壞活動;一些地主和反革命分子正在利用我們工作中的某些缺點,來煽動群眾;某些不法資本家也在採取各種手段對社會主義改造進行抵抗。所有這些都說明,人民的敵人將採取各種方法來破壞五年計劃,而實現五年計劃是一種複雜、尖銳的階級鬥爭。全國人民必須時時刻刻地提高政治的警惕性,肅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擊破國內外敵人和反動分子對於五年計劃任何形式的破壞。曾經有不少的國家機關和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於暗藏的敵人的破壞活動,麻痹大意,對於反革命分子所造成的各種事故,熟視無睹,這種傾向是很危險的,必須立即糾正。最近對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揭露,是全國人民在同反革命陰謀的鬥爭中所取得的一個重大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團結是全國人民團結的核心。中國共產黨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委員會的領導下,始終保持著鞏固的牢不可破的團結。特別在黨的七屆四中全會以後,揭露了和粉碎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聯盟,黨就更加團結和更加鞏固了。高崗、饒漱石是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在我們黨內的代理人,反對高崗、饒漱石反黨活動的鬥爭,是一次保衛共產黨、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共產主義的鬥爭。粉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偉大勝利,是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個偉大勝利。這個勝利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團結一致,並將進一步地鞏固這種團結。當然,中國共產黨為著不斷地加強黨的團結,將繼續提高警惕,注意和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陰謀詭計,同一切不利於黨的團結的言論行動進行堅決的鬥爭,糾正某些共產黨員驕傲自滿的情緒,更加團結一致地和更加堅強地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而鬥爭。
毛澤東主席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的時候曾經指示,“我們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人民,爭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為了保衛國際和平和發展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根據毛澤東主席的這個指示,我們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鞏固工人階級同農民的團結,鞏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同時,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鞏固的團結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地加強同偉大的盟國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團結,以進一步地加強保衛世界和平的力量。我國也將進一步地加強同亞洲、非洲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友好合作。根據有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已經同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友好合作的關係。我國願意根據同樣的原則,同世界上任何國家建立和平合作的關係,擴大經濟和文化的聯繫,只要這些國家也具有同樣的願望和誠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就是保障本國的獨立、自由、主權和領土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參加一切為緩和國際局勢而進行的鬥爭。世界各國人民爭取和平、民主和自由的運動,在實際上援助了我國的建設。凡是愛好和平、民主和自由的人民,當然是必須互相援助的。
各位代表!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一個偉大的計劃,它將開始改變我國百年來經濟落後的歷史,把我國向工業化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推進一步。象毛澤東主席所說的:“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的經驗又不夠,我們必須勤勤懇懇地做工作,同時又必須具有象過去那樣不怕困難、百折不回、爭取革命勝利的精神。我們有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國家對內對外的政策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一切愛國人士團結起來,努力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勝利地完成和超額完成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人民日報》1 9 5 5 0 7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