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

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

布徠農族(Bunun),亦譯布嫩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布農人是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民族簡介


布農族
布農族
台灣原住民族。人口總數次於阿美族、泰雅族及排灣族,系第四大原住民族。多分佈於埔里以南的中央山地及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區。屬馬來語系印尼語族。
布農族因過著山田燒墾的游耕農業方式,散居各處,所以沒有頭目制度,而是由各家族族長一起主持部落事務。他們以血緣為基礎,結合具有共同祖先者而成氏族團體,並依其血緣性之濃淡、結合性之強弱、共同性之多寡,而區分為小氏族、中氏族、大氏族。大氏族略等於一個社(番社),為外婚單位(同氏族之男女不能通婚)。布農族共分為6個社群: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與其他高山族一般崇尚自然,信仰祖靈;唯自西洋傳教士進入山區宣教后,多已改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西洋宗教。有首祭、狩獵祭、成人祭及收穫祭等祭典,由酋長任祭司,巫師則系女性專職。農產包括旱稻、水稻、粟、黍、甘藷、花生、蔬菜、水果等,亦從事簡易手工藝(編細工、泥陶工)與機織布料。布農族還以八部合音聞名國際,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音方式。人口約41,343(2003)。

歷史沿革


布農族
布農族
布農族從前分佈在台灣中部中央山脈,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之上。人口約四萬人。曾經發生過二次的民族大遷徙,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等縣境內,布農族又分為:卓社、郡社、丹社、巒社、卡社、五大社群。和泰雅族一樣,沒有所謂的“頭目”,而是以“推舉能人”的方式產生領袖。父系氏族為主的大家族,平均一家人口十多人,最多亦有二、三十個人共聚於一堂之記錄。
傳說從前布農族曾經有文字,在一場大洪水中,兄弟倆分別帶著先人留下的寶物避難,負責保管文字的哥哥竟將文字流失,從此布農族人便失去了文字。雖然失去了文字,卻擁有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畫歷》,於1937年自南投一位族人家中發現的一塊木雕畫歷,以類似象形字之符號記載著農事、出獵等行事,是布農族先人所留下來珍貴的智慧遺產。
台灣原住民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

人口規模


布農族
布農族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台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族分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以山田燒墾和游耕為生,對於農作的祭儀複雜和隆重,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當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只是在布農族的慶典活動中,沒有舞蹈動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躍動作。

地理分佈


布農族風光
布農族風光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該族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由於民族大遷移的結果,該族的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等縣境內。

族群特質


布農族傳統的年月觀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長而劃分的。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族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布農族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民族。
(一) 渾然天成的和音:布農人和音唱法是無所不在的,凡飲酒歌、祭槍歌都以和音的方式來表現。就連四、五歲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誦布農族的歌謠。
(二) 沒有頭目,以家族長老為首的社會組織: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爭戰以外,布農人的社會運作大體以家族為一個完整的單位,兩家族的長老又是事務的決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頗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樂器演奏方式:布農族不僅保存了多樣的傳統樂器演奏,不同樂器或相同樂器合奏也時有耳聞。
(四) 富象徵意義的生活態度:
月圓-豐收的意象。
月缺-消失的象徵(除蟲、除草)。
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長的含義。
盪鞦韆-小米長得與鞦韆一樣高。
(五) 小米的擬人化:小米有靈魂、有五官、可移動,因此對它特別敬重。亦有父粟與子粟之分。父粟有五個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長。

文化特質


布農族房屋
布農族房屋
在台灣的原住民中,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一些比較常被學者提到的儀式,包括“小米開墾祭”(Mapulaho)、“小米播種祭”(Igbinagan)、“除草祭”(Inholawan)、“收穫祭”(Sodaan)、“入倉祭”(Andagaan)、“射耳祭”(Malahodaigian)等。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人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由月亮的圓滿來象徵人生的圓滿與小米的豐收,以月缺來表示怯除不好的事物,希望它快快消失。在除草祭儀結束后,布農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轉(快速成長)。並在空地上架起鞦韆,希望小米如鞦韆盪(長)得一樣高。因此,可以說,布農人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生活態度充滿象徵意味的民族。由於祭儀的繁複,布農人在音樂上也發展出相當複雜的和音唱法,以配合祭禮的進行。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這首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布農族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堪稱是世界音樂的瑰寶。

民族分支


布農族
布農族
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依據族人的調查,各群居住地分別如下:卓社群 (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
卡社群 (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
丹社群 (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巒社群 (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
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生活習慣


居住特色

布農族人民生活
布農族人民生活
布農族在清代文獻里稱為“武侖族”。“布農”亦為“人”。最早住在台灣西部平原。原有巒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卓社群、郡社群和蘭社群6個部落。據他們口頭傳說,巒社群的祖居地是在鹿港,郡社群的祖居地是在林杞埔、斗六、南投等。後來為了避開平埔族和漢人的入侵,為了尋找新的獵場和耕地,由西部平原入居山嶽地帶,沿濁水溪溪谷間向中部山地推進。最初在濁水溪上游及其支流兩岸山地居住。後來一部分巒社群、郡社群及丹社群越過中央山脈到了花蓮、台東2縣交界的山地居住。約150年前部分巒社群和郡社群又遷移到新武路溪流域,不久又向台東縣內本鹿地方和高雄縣旗山東北側老農溪流域移動。主要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高雄縣三民鄉、桃源鄉,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花蓮縣萬榮鄉和卓溪鄉,共4縣8鄉,總人口3900多。布農族人生活居住地域很廣。大多沿溪而設。但台灣 的自然環境,北部終年濕潤,山區多原始森林,南部冬天半年乾旱季,山區無密林。在中北部水源多,聚落分佈零散;但在東部或中南部山區,布農族人因居住的海拔高度都在100-2000米之間,有少數甚至住在2000米以上,又因農耕地分散關係,其聚落分佈不很集中,有的住房與住房之間的距離也很遠。其住房頗有特色,平面配製多為矩形或狹長短形。入口開在橫向長邊的中間,室內前面三分之一部分,也就是入口兩側都是床鋪,中間為走道,內面三分之-狹長部分為穀倉。若家中人口太多,穀倉的兩側或單側再加床鋪。在穀倉與床鋪之間的走道末端,各沒有一處爐火。在海拔較高或板岩建造的住房,室內高度比室外稍低。室外有一處前庭,也叫“內廳”,是生活飲食和家人去世后埋葬的地方。

葬禮特色

布農族人從出生到死亡之間有許多的祭典及禁忌,喪葬祭就是其中一種。傳統的葬禮,布農族人會在死者斷氣之前用繩子予以捆綁。然後將成坐姿的屍體移至墓穴,屍體的頭部朝西,而家人在5天的守葬期間,不能吃糖、鹽、辣椒、花生等食物。布農族人將去世的家人埋葬在屋中,具有保護屋內在世家入的意義。由於布農族是大家族制,因此墓葬佔滿時,就只好另覓他地建築新住房。

圖騰特色

在住房附近搭建雞舍、豬舍。獸骨架則置於住房入口上方牆上或檐下,也有將獸骨掛於屋邊的樹枝上。首棚(頭骨架)則建在頭目住家前面或旁邊。裡面擺的頭骨越多,就表示族人越英勇,戰果也越輝煌。剽悍、驍勇善戰的布農族男子,個個都是天生的獵人,每一個成年男子都將打獵當做神聖的任務。但是往往為了獲得更廣大的獵物和為了炫耀英勇或報仇,而引發戰爭獵取人頭。這種野蠻而落後的風俗,已在七八十年前就被明令禁止了。

藝術特色

布農族住房與住房之間距離上較他族疏落,往來不方便,所以在工作;生活上為了呼喊同伴,便以歌聲來代替,在山谷中喊或唱,常能產生很好的回聲和效果。以這種和聲方式,將祭典歌謠襯托得非常美妙。在民族音樂的記錄上,“小米之歌”甚至有五度和弦,但其歌唱方式卻是以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加以訓練而已,而不是有特別的音樂課程,歌聲純樸和聲自然,是布農族音樂的特色。其他如口琴(簧片琴)、弓琴、笛子等更是他們歡樂時的樂器。祭典儀式及舞蹈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除按各月祭儀行事外,出征作戰凱旋歸來的《英雄之歌》也是非常壯觀和瘋狂的。這種有很強烈的特色和成就,除了該族人得自先天的遺傳外,平時經常呼朋引伴的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風俗特色

布農族
布農族
早期布農人也有黥面(身體刺黑)和缺齒的風俗。這些行為都是社會組織團體標記;也是成年過程的-種符號。女子從10餘歲月經初來之日開始刺墨,以為結婚做準備。男子除了將花紋刺在臉部外,也有的在胸部和骼臂黥刺,當做-種護身符。缺齒是拔去左右兩顆門齒,也有的拔去側門齒各一枚或犬齒各兩枚。這種特殊的風俗隨著社會的變遷,已經消失了。布農族人採用太陽曆法,他們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一個月分三十日。以結繩記日,一結代表一日,結滿三十結為一個月,以一根小木頭插於第三十結中。獵人到山中獰獵,亦結繩記日。農業生產方式一直採用山田燒墾為主,小米是他們的主食,歲時祭儀,也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中心。一年以開墾旱田、播種小米為開始,以收割小米后的一連串慶祝儀式為結束。他們根據月亮的圓缺有無,又將一個月分成八段:新月、半月、將圓、滿月、稍缺、缺月、殘月、無月。各月份的祭儀,也將按照月亮的圓缺來舉行。
近代以來,布農人對台灣最大的影響,就是有一支著名的棒球隊--紅葉少棒隊。這支球隊帶起的台灣棒球熱潮,至今不衰。

音樂造詣


《祈禱小米豐收歌》
公元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
布農族
布農族
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的器樂演奏是原住民族當中保存最完善的一族。
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借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在從前,族人也用它來傳達訊息。
口簧琴是原住民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宣洩情感的工具。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領導團隊


完整的布農部落里,有三位領導人物:
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秩序、協調糾紛。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血族復仇。是勇士,也是對外作戰的指揮者。

狩獵習俗


族性:悍、勇敢善戰的布農族人,視狩獵為所有男子的天職。男子成年後,必須要參加狩獵活動。狩獵方法有“武器獵”、“陷阱獵”以及用火燒山的“焚獵”三種,布農族人原始的武器包括弓箭、山刀等,清末起改用火槍狩獵,布農族仍擁有不少火槍.
徠布農族人認為武器是用來獵取野獸和報復敵族用的,況且用武器傷人或殺人是嚴重觸犯“禁忌”的行為。通常武器作好之後,製作武器的人會試驗武器,能一次射中目標才算完成,否則丟棄重作。因此製作武器也須要很長的時日。

祭祀禁忌


布農族因居住地較為封閉,其山林生活的智慧、各種禮俗和祭儀等文化,在父傳子、子傳孫的口耳相傳下,保存得相當完整,如生命禮儀,和生活有關的鋤草祭、祈禱小米豐收祭、嬰兒祭、打耳祭等祭儀。
布農族的巫術在高山族9大族群中是公認最靈驗、最具法力的。一般而言,布農族的巫術可分為兩種,一種稱為白巫術,即為普通民眾求晴、祈雨、驅鬼、破邪、招魂等。第二種稱做黑巫術,是專業巫術,多用於復仇。行巫的巫師也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歷代相傳,由老巫師傳授;另一種是所謂神靈在夢中傳授的巫師,稱為夢巫。除了巫術,布農族的禁忌在各族群中是最多的。布農族語稱禁忌為masamu,禁忌也算是布農族的原始宗教之一。食的禁忌主要是隨小米而來,在1月到8月小米播種、生長期間,忌吃糖、甜食,如甘蔗等,違反者意味著會吃不飽、貧窮;小米收成的第一天忌吃中餐,否則會發不了財;4月祭典當天不能吃鹽,否則所種的豆子會長不出來;進餐時,孕婦需先進食,餐后先離席,違反者將會難產;豬頭只有老人、小孩和未婚者才可以吃,否則會打不到獵物;小孩不能吃豬尾巴和屁股,否則會發育不良。
衣的禁忌上,衣服反穿將會成為孤兒。
住的禁忌上,蓋房子時不管地上有無草,都要用鋤頭鋤幾下,草除好后忌諱立即蓋房子,必須等到做個好夢后才可以蓋,如一直沒有好夢,就必須放棄該處另外找地方蓋房子。
就行的方面來說,出門或打獵時若聽到鳥叫聲源於右側,表示吉利,反之則不吉利,必須立刻取消。如果非出門不可,則需把左側的鳥趕到右側。如果左側鳥叫,右側鳥應和,則是非常不吉利。另外,狩獵者若要在凌晨天亮時出門,當晚就不能與小孩同屋睡。如出門前小孩打噴嚏或放屁,表示不吉利,應該取消。

相關學術研究


在和布農族相關的研究裡面,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的人類學家黃應貴,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學者。長久以來,他一直以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社布農人當作其田野研究地點,已經在該地從事調查超過二十年以上的時間了,可以算是國際學界裡面最好的布農族專家之一。
Huang, Ying-kuei. 1988. Conversion and Religious Change among the Bunun of Taiwa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London.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霍斯陸曼伐伐,1997a,玉山的生命精靈:布農族口傳神話故事。台北:晨星。
霍斯陸曼伐伐,1997b,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台北:稻鄉。
李江德,2003,布農族高中生世界觀非我普遍性之研究:自然的概念化。
丘其謙,1966,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田哲益,1992,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台北:台原。
田哲益,1995,台灣布農族風俗圖志。台北:常民文化。
田哲益,1996,台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許文忠,1999,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

知名人物


王宏恩-知名男歌手。
高勝美-知名女歌手。
秀蘭瑪雅-知名女歌手,1/2竹東人布農族血統。
余賢明-知名職棒球員,余宏開之子,效力於興農牛隊。
邱俊文-知名職棒球員,邱德聖之子,曾效力於中信鯨隊。
許文雄-知名職棒球員,曾效力於La new熊隊。
王國進-知名職棒球員,曾效力於中信鯨隊,興農牛隊。
霍斯陸曼伐伐-已故作家,生前致力於記載細膩呈現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