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共產黨

希臘共產黨

徠希臘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Greece),前身是1918年11月23日成立的希臘社會主義工人黨。

1920年加入共產國際。1924年改稱希臘共產黨。現為希臘第三大黨。是現在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共產黨之一。曾發起組織了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簡史


19徠18年11月17~23日召開的全希臘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宣布成立希臘社會主義工人黨。1920年加入共產國際。1924年改稱希臘共產黨。1931年,薩查利阿迪斯當選中央書記后,力量發展較快,1936年大選中獲得15個議席。1936~1941年遭到殘酷鎮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積極開展反對義大利、德國法西斯佔領者的武裝鬥爭,解放了大片國土。大戰末期,希臘共產黨的黨員達40萬人。1944年9月,希共領導的民族解放陣線參加民族團結政府,獲6個部長職位。同年12月,為抗議政府限期解散希共武裝部隊而退出政府。1946年2月,希共開展反對英美扶植的保皇勢力的武裝鬥爭,1949年8月遭到失敗,大批黨員和領導人流亡原蘇聯和東歐國家,中央機構也移往國外。1956年3月希共召開七屆六中全會,解除了薩查利阿迪斯總書記職務。1961年希共八大通過了《通過和平道路取得民族和民主自由》的綱領,選出科里亞尼斯為第一書記。在1968年2月八屆十二中全會上,因意見分歧,導致組織分裂,一部分領導人於次年4月另建希臘共產黨(國內派)。1973年12月,希共九大制定新的綱領,主張黨將酌情決定採用和平或非和平的鬥爭方式,選舉弗洛拉基斯為第一書記。1974年取得合法地位。1988年希共同其他左翼與進步力量組成“左翼與進步聯盟”,弗洛拉基斯當選為聯盟主席。1989年7月希共中央全會選舉弗洛拉基斯為黨的主席,法拉科斯為總書記。1991年2月希共十三大選舉阿萊卡·帕帕莉卡為總書記。

現任領導


總書記:迪米特里斯·古楚巴斯(Dimitris Koutsoumpas)。

革命戰略


希共認為,希臘革命應分為反帝、反壟斷的人民民主階段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1987年十二大提出以社會主義為方向的變革主張,即建立左翼與進步力量的聯合政府,先不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不改變國家的階級性質;聯合政府將在實施“超越現制度的變革綱領”的過程中形成有利於革命發展的政治力量對比,實現社會政治力量的重新組合,然後向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過渡。在國際問題上,希共主張緩和,全面裁軍,解散兩大軍事集團。認為各國共產黨在遵循社會主義“共同規律”的前提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可以有所不同。

出版物


下屬群眾組織:希臘共產主義青年聯盟,反獨裁統一工會運動,希臘國際緩和與和平委員會。中央機關出版物:《激進者》,日報;《共產主義評論》,月刊。

議會表現


年度參議院得票率參議院席位參議院總席位眾議院得票率眾議院席位眾議院總席位備註
1926---4.37%10286
1928/291.7%921.4%250
19323.91%304.97%10250
1933---4.5%248
1935---9.59%300與其他黨派一起參選
1936---5.8%15300與其他黨派一起參選
1974---9.74%8300與其他黨派一起參選
1977---9.36%11300
1981---10.93%13300
1985---9.1%12300
1989.6---13.1%28300與其他黨派結盟
1989.11---11%21300與其他黨派結盟
1990---10.3%19300與其他黨派結盟
1993---4.54%9300
1996---5.61%11300
2000---5.52%11300
2004---5.9%12300
2007---8.15%22300
2009---7.54%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