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生飯

漢語詞語,熟語

徠作為熟語使用“夾生飯”指沒熟透的飯。比喻一開始沒有做好就再難以做好的事。

基本解釋


1. 半生不熟的飯。
2. 比喻開始做沒有做好再做也很難做好的事情,或開始沒有徹底解決以後也很難解決的問題。

詳細解釋


比喻做的事情不徹底,沒有很好完成。

民間習俗


居住在哀牢山上的葉車族人,其婚禮多在黃昏時分舉行。當新娘被接到夫家后,除了行俗禮外,還要吃"夾生飯"。這夾生飯必須蒸至五分熟,使其外熟內生。葉車族人認為,新娘吃夾生飯是添丁的好兆頭。

土改夾生飯


土改運動在松原各縣展開,工作隊重新深入農村,發動群眾,經過分配日偽土地財產、反奸清算和初步的分田鬥爭,地主階級的勢力受到了首次打擊,廣大群眾初步被發動起來。
但由於工作中的急於求成,群眾基礎不牢固,使運動開展得不夠深入,在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夾生飯”問題。所謂“夾生飯”,是指土改不透徹。
1946年10月中旬,東北局發現了這一問題后,經過檢查,認為“半生不熟”的地區占絕大多數。“夾生飯”問題的主要特點有四條:一是地主階級的威風沒有被打掉,封建勢力沒有徹底打垮。二是土地問題沒有真正解決,有的地方地主多留地或瞞黑地,土地分配不合理。三是沒有建立完全由農民掌握的武裝。四是農民群眾沒有真正發動起來。
為了解決分徠地、清算中的偏差,東北局1946年於11月5日和21日先後發出《關於深入和鞏固群眾工作問題的指示》和《關於解決土改運動中“半生不熟”問題的指示》。周恩來《關於土改和整黨問題給阜平中央局的電報》:“凡是靠一股勁,就想完成這樣細緻的土改工作,最多像東北煮成夾生飯,還要再煮,否則,就會搞錯了,還要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