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巴歌

綿州巴歌

《綿州巴歌》這首民歌見於宋代釋普濟(--作慧明)所撰《五燈會元·卷十九》。它自隋代流傳到今天,仍使人讀了便十分喜愛。它以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四川綿州(今綿陽縣)一帶瀑布的壯觀;其中蘊含著勞動人民對祖國河山的熱烈讚美。

作品賞析


這首詩想象豐富,用的比喻非常質樸,表現出民歌獨特的風趣。
“豆子山”,在今四川綿陽縣。“瓦鼓”是一種陶制樂器,這開頭兩句,是形容瀑布的聲音象敲瓦鼓那樣響。“揚平山”,也在綿陽附近,但位置不詳。“撒白雨”,是形容瀑布衝擊山石,水花四濺,如下細雨。上面兩句寫聲,這兩句狀色。有聲有色,所以氣勢雄偉,詩人從下雨聯想起龍的神話(古代神話說龍從天上過時會下雨),又從敲瓦鼓聯想起婚嫁時的奏樂場面,因此設想是誰在“取(同娶)龍女”了。然後他進一步聯想起龍女需要嫁衣,便把瀑布想象成龍女織的白絹。“二丈五”,是形容絹的長度,即瀑布的高度。末兩句,指明瀑布水分成兩股,一股流入羅江(舊縣治在今四川綿陽和德陽之間)境內,一股流入玄武(今四川中江縣)境內。
這首民歌在形式上很近似兒歌。它節奏輕快,語言簡短,比喻具隋代詩歌體,音韻瀏亮。雖然詩行與詩行之間跳躍幅度較大,但想象奇妙,承轉白如,給讀者以無比歡快的感覺。如歌中的龍女能織娟,說明即使在勞動人民的神話中,也賦予神以愛勞動的樸素品質。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感情渲染龍女出嫁的熱鬧畫面,以繪聲繪色地形容瀑布的雄奇和美麗。
整首歌都活似脫口成誦,毫無雕琢痕迹。它在質樸的形式中,竟藏著一個幽美、神奇的境界。因此,無怪乎使審美者覺得它妙趣橫生和詩意盎然了。

創作背景


此詩出自《五燈會元》,中國佛教禪宗史書,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說紹定間杭州靈隱寺普濟編集。有宋寶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兩個刻本。寶祐本於清光緒初年始由海外傳歸,卷首有普濟題詞,王庸序。卷末有寶祐元年武康沈凈明跋。至正本比較流行,為明嘉興續藏和清《龍藏》所本(清《龍藏》析為60卷)。

品評


本篇運用各種主動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一條瀑布。先寫瀑布的來路。在豆子山能聽到溪澗里的流水聲象打鼓似的,到揚平山就見到流水衝擊石塊,濺起的水點象下雨一樣。由鼓聲聯想到娶新婦,由下雨聯想到龍女,由龍女引出織絹,織出的絹,便是這條瀑布。最後交代瀑布的去向,一半流到羅江縣,一半流到玄武縣。全詩想象豐富,用的比喻非常質樸,表現出民歌獨特的風趣。

作者簡介


隋代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