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岳宮
鎮岳宮
古稱上宮,位於陝西省華陰市華山玉女、蓮花、落雁三峰之間的山谷中。鎮岳宮倚山間峭壁而築,單進一院落,供奉鎮守華岳之神西嶽大帝。該宮是華山諸峰間較大的道教宮觀。
鎮岳宮始建於唐,為唐開元四年(716)改建的華岳觀上院。民國《華岳志續編》中稱其為“古廈千年,號曰上宮”。據《大元己亥韓道善重修玉井庵》石碑所載,鎮岳宮元代時稱玉井庵。明末,因天災人禍宮內廟宇破敗。至清初,東宮侍讀范養民登岳隱居修道,在蓮花坪構復庵養性,與復社名士顧炎武、王宏撰結為方外友,以研究理學為掩護,商討反清復明大計,並捐資重修鎮岳宮,鎮岳宮才有了一定規模。清光緒年間又作了建築上的進一步完善。民國二十六年(1937)華陰人、著名的書畫家石磊園先生又捐資添築樓房三間,擴大了鎮岳宮的建築規模。由於幾經修葺,宮迴廊曲徑,幽靜典雅,加之宮內有充滿神秘色彩的玉井,更令遊客嚮往留戀。現存建築均為清末和民國初年所建。1982年華山道教協會再次對其部分建築進行修繕,並擴建了殿堂。宮內現有正殿三間,內供奉西嶽大帝少昊金天氏塑像,宮后石壁上有一藥王洞,內奉藥王神位,兩側樓閣共計五十餘間,是登香客遊人憩棲的理想場所。
鎮岳宮中有井,名曰玉井,深達30餘米,水味甘醇,井上築樓。應傳說此井與山下玉泉院內的玉泉相通,且生長過千葉白蓮,故金大定已亥年(1179)時曾在宮前建有玉井樓,並立碑以記其事。明萬曆年間樓還在,巡撫、陝西監察御使龔懋賢在樓前又題真源碑一通。
《李攀龍記》中有“在上宮前五尺,水行上而潛於下”的記載。傳說當年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於華山修道時,早起汲水洗頭,不慎將一把玉簪掉入井中,第二天返回“仙姑觀”到玉泉院洗手時從水中揀到了玉簪。據《三才圖記》,玉井“可十丈,國經半之”。《華岳志》有“玉井生千葉白蓮,服之可羽化”。韓愈寫《古意》詩稱道:“太華峰頭工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明朝范守已也觀看過玉井,並寫《觀玉井》詩一首:“玉井穿何歲,源通大液津。藕藏十丈種,花發幾千春。古瓷銀床冷,澄波玉體新。令人思太乙,蓮葉卧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