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觀
公私觀
公私觀是指人們對公與私及其關係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在公私問題上的表現,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指社會、民族、階級、集體的整休利益和公眾事務;“私”指個人利益和個人私事。在原始社會裡,人們共同勞動,共同享受,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公私分明,因而不可能產生公私觀念。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和階級的出現,產生了與整體利益相對應的個人利益,於是便形成了反映這種關係的公私觀念。由於不同階級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經濟利益的不同,它們對公與私的看法和態度也就不同,甚至根本對立,從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公私觀歷史上剝削階級的公私觀,從本質上說都是個人主義或利己主義的。
目錄
“應知重理想,要為世界某,我要為眾人營私以為羞”陳毅元帥的詩句充分表達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鮮明的公私觀。在階級社會中,剝削階級為了實現個人或階級的私利,不惜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他們共同的信條。社會主義社會消滅了剝削制度,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要求人們在處理公私關係時,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放在第二位;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反對一切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金錢至上、以權謀私、敲詐勒索的思想和行為。我們要把先公后私作為處理公私關係的基本原則和努力追求的道德境界,一切從人民利益、國家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的為人們服務,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