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
浮漂
浮漂,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fú piāo,解釋是釣魚的重要漁具之一、也指不踏實;泡沫。
古代:
1.漂在水面上隨水流動,即浮萍,現四川一帶仍沿用這詞。三國 魏曹操《碣石篇》之三:“流澌浮漂,舟船行難。”亦指流散。清劉大櫆《<張蓀圃時文>序》:“然而不自收拾,隨手浮漂,其一藝之成,輒為人持去,故其所存,才二十餘首。”
2.不踏實。晉陸機《文賦》:“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
3.泡沫。郭沫若《海濤集·海昌之一夜》:“有一團團的浮漂像小鴨一樣浮在水面一道奔流著。”
①傳遞魚吞食釣餌的信息:浮漂反應十分靈敏,當魚觸碰、吞食餌鉤時,餌鉤的位置會發生變動,這種變動馬上通過釣線傳至浮漂。
②表明釣餌的位置:廣素水域,浮漂醒目地處於水面,準確地顯示出釣點位置。
③使餌鉤處於不同水層:調整浮漂與墜子間的配重關係,可使餌鉤隨意地停留在不同深度的水層,以垂釣生活在不同水層的魚類。
④顯示水的深淺:底釣時,浮漂至餌鉤的長度即為水深。
⑤顯示咬鉤魚的種類:不同的魚,攝食習性不盡相同,反應到浮漂上動作也不一樣,經驗豐富的釣者根據浮漂的不同反應,大致可判定是什麼魚咬鉤。
不同材質的浮漂
①立式浮漂:這是數量最多的一類浮漂,形狀最多,如辣椒形、紡錘形、棒形、傘形、陀螺形等。它反應靈敏,為眾多釣者喜用。
②卧式浮漂:多為橢圓形,不怕風浪,使用時橫卧於水面。當魚吞餌時,它即斜立或直立起來,多用於風大浪高的場合。
③球形浮漂:這種浮漂浮力大,有圓形和棗形兩種,常用於浮釣中上層水域的魚類,海竿浮釣多用這種浮漂。
④線浮漂:又叫多體漂、七星漂、蜈蚣漂等。多用禽類的翅膀羽毛製成,也可用圓形、橢圓形、塑料球串連而成。它靈敏度高於立式浮漂,在水底情況較複雜時深用線浮漂可減少調漂的麻煩。
孔雀羽去殼軟尾---對付滑口和亂口穩重,動作小而正確
蘆葦標材質----輕、浮力大、靈敏度高、能準確捕捉微弱魚訊,輕口過於剛性、靈敏,魚迅語言動作誇張
巴爾沙木----纖維孔間隙較大,材質可能也不均勻,在打防水底漆時,易塗裝不當(以機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現象;材質易碎,應用不當會破損、折斷。上漆最好是透明的,可以看纖維。軟的好,硬的上漆多,降低了浮力。
納米浮漂---新材料,新技術~納米材料浮漂是2012年新出的材質浮漂,此種浮漂有不吃水的特殊功能,就算裂開了也是不會吃水的~~使用期限較長·
三角浮漂:浮漂漂身為等邊三角形,橫向遇暗流時可自然分水流,從整體結構上真正做到穩定抗風浪。
漂身縱向入水受力面積小因此受到的水阻力更小,弱口、輕口魚吃食時動作被放大,信號更強烈。
三角浮漂為國家專利設計,生產廠家:北京銳士通技術開發有限公司(BJrstong)
代表作品:《銳系列三角浮漂》和《速沙系列三角浮漂》。
選擇浮漂要根據採用的垂釣方法、釣點水域的深淺、水面有無波浪等因素的差異來確定選那一種類型的浮漂。
底釣時,用作浮釣在水體中的鉛墜和鉤餌等總和重力與浮漂的浮力相等。如果在深水水域垂釣,應選用浮力大一點的浮漂,配大一點的鉛墜,達到使鉤餌入水后能迅速落底的目的,以防中上層小魚搶食鉤餌。若垂釣時風力較大,可選用頂端細長而漂體下部有空球的風漂或卧式浮漂。
不論選用何種浮漂,為了便於垂釣時觀察,漂尾應色澤鮮明。選漂時,以不歪斜、無裂縫和不漏氣為佳。
為了適應垂釣現場條件和環境的變化,垂釣者在每次出釣前應多帶幾種浮漂,以便臨時調整垂釣方式時更換。
當遇到水域流速較大的時候,應當選用較軟的魚竿,通過感受竿梢變化來判斷魚是否上鉤。
1.堅挺結實
選一支浮漂首先要材質好,堅挺耐用,功能不減。既能抗風雨,抗提泡,又能抗摔打,抗鏽蝕。選擇方法主要靠手感,概括起來可以叫作一顛、二彎、三彈、四掰。一顛,就是顛其重量要適中,過重則笨,過輕則浮;二彎就是輕彎漂體試強度,確認是否堅挺;三彈就是用手指彈其聲響,是空是實,選其空實兼備;四掰就是掰其尾根是否結實( 此點格外注意,最易斷裂)。待確認其質地優良之後才能購買。
2.靈敏度較高
靈敏的決定因素:一是材質輕,浮力大;二是漂尾細,質地好;三是漂體流暢.阻力小;四是結構合理,下重上輕,其平衡點多在漂體胸部( 即比作人體胸部,不是肩部、腹部)。判定是否靈敏,除了觀其上述特點外,主要手段靠試漂。試漂的方法是,先把空漂定位( 即在試漂水域中,通過加減鉛墜,在空鉤懸空的情況下,以漂尾外露水面的目數定位) 再用同一墜碼掛在鉤尖上,在鉤背懸空的狀態下,看其目數下沉數量,下沉目數愈多,則其漂愈靈。
3.不滲水、不變位
一支好漂不滲水、不變位非常重要。一要選名牌、名家,選其精細工藝;二要在使用前,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試其變位狀況,如果前後變位一目以上,就要寧缺勿濫,不可使用。
4.負荷適度
目前,有些釣友認為漂體愈瘦小,負荷愈小,則愈靈敏,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事實上,負荷愈小的不等於就靈,負荷大的不等於不靈,靈與不靈的根本前提是適用、好用。一般的說負荷適中,適用水域比較寬闊。另外,靈與不靈與負荷大小並無必然聯繫,因為鉛墜的大小已在試漂定位中,把漂體的負荷力降到最低點,剩餘的浮力全部集中於漂尾的浮力和材質上,因此無須多慮負荷大小上。我們在實踐中,不少釣友在使用海竿浮漂時,多用粗大鮮亮的浮漂,負荷可謂大得驚人,有的一個鉛墜就達數兩重,但仍頻頻上魚,可見靈敏度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其實,一味追求小漂小墜即靈者,多數都會遇到適得其反的結果.例如拉漂靈,送漂就不靈;無風靈.有風就小靈;水淺靈,水深就不靈;夏釣靈,冬釣就不靈;水瘦靈,水肥就不靈等。困此,負荷要適中,要因地、因水、因人、因魚、因距離、因視力制宜,不可以不變應萬變,忘卻科學變通,以適用、好用為準。
5.漂直穩重
漂靈,不等於穩重,而不穩重的漂受力不均不僅影響咬鉤率,革命家且易驚魚、空鉤、跑魚。因此在選漂時,要注意漂直穩重。所謂漂直穩重,就是漂尾、漂體、漂頭組合合理,其主要標誌是漂體運動時始終是直線上下且十分穩重。如何判定漂直穩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將漂拿在手中,左手捏肩右手捻頭,使漂原位轉動,觀其漂尖的轉動情況,如果漂尖轉動幾乎看不清,就是好漂,反之,如果轉動直徑在0.2 厘米 以上,則視為不良;二是在入水測漂中,在水面上預留五分之四目,然後用指尖多次按其入水,觀其運動是否筆直、轉動、穩重、凡平穩升降又處複位甚好者,則為好漂,反之,為不良。
要想釣到魚,學會看漂浮信號非常重要,由於水溫,天氣,漂浮材質諸多因素不同,拋竿后,漂浮所呈現的信號也不一樣,下面我就常見的幾種漂浮信號和大家分析一下。
一、拋竿后,浮漂開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還沒到穩定“釣二目”時就見漂尾上、下跳動。這種信號反應是魚在中下層咬鉤,此時切不可急躁,要麼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頓的瞬間揚竿;要麼見漂尾回升數目不再上浮時揚竿。
二、竿拋出后,浮漂在還末立直時就發現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這是中、上層魚搶食而走的信號,而且很可能是較大的草、鯿魚吞鉤,應立即揚竿。
三、浮漂穩定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見。大多數不是魚咬鉤信號,而是魚的身體、尾巴擦到魚線所致。如果在風浪中垂釣,這種信號也有可能表示魚知食。這時候要稍等一兩秒鐘,如果還不見浮漂冒出水面,就可以揚竿。
四、浮漂穩定約二目,如果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然後又漸漸回升到二目。這是“假信號”不是咬鉤真信號。可能是由於母線本壓入水中,受風力影響牽壓浮漂;或因水有緩流使浮漂不穩定。此時不要揚竿,應設法把母線壓入水中等穩定浮漂。
五、拋竿后,浮漂下沉到兩目,又緩緩升到三目或四目,這樣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小魚來吃餌,但只是頂在口上,吃不進嘴裡。二是雙鉤上的餌化掉一個粉餌,漂會露三目;三是雙鉤上的二粒粉餌都已化教完,漂露四;面對這種情況,要將竿子稍向身邊移動20厘米左右,將浮漂壓入水中。移位漂下壓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說明雙鉤已經沒有餌了,應起竿重新裝食;如移動時發現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號,說明魚已吞約,應迅速揚竿。
六、拋竿后,一般數秒鐘后浮漂受鉛墜重力影響會慢慢立直,但在應立直時還平浮躺著不動,這一般是小魚在中上層接住鉤餌,應及時揚竿。
七、拋竿后,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四目,也不見上浮或移位。這可能是池底不平造成;也可能是餌料太鬆軟,在下沉過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時被魚咬掉(常見於有風浪環境)。處理的辦法是輕輕后移一下浮漂,將漂壓至露二目,如一忽兒又回到四目,則應起竿裝食,再拋竿。
八、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穩定二目,不時冉冉升為三目或目半后又緩慢沉到二目。這不是魚兒咬鉤,不可揚竿,這可能是魚在鉤餌周圍吃食、活動索引起水流水壓變化,說明這時浮漂感覺好,很敏感。
九、浮漂穩定“釣二目”時,先發現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後短促有號。應在見浮漂緩慢上升時,作好揚竿準備,在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間揚竿。
十、拋竿后,浮漂立直穩定釣二目,只見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還未停頓時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號出現。這很可能是兩條魚分別先後咬雙鉤餌,應在短促有力下沉時迅速揚竿,往往一竿上雙魚。熟練后,有經驗的釣手可專門釣雙魚。
十一、浮漂穩定釣二目時,未見正常“下頓”信號,漂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頓。這大部分是魚咬鉤信號,不管其上升至幾目,只要認定上升已停頓即揚竿。但要注意,釣者必須有耐心,浮漂還在上升時不要揚竿。
十二、浮漂在穩定釣二目時,不見上下浮動,而是不斷左右慢慢搖擺,時而為漂尾小幅度抖動。這不是魚兒咬鉤的信號。前者是魚在水體中下層遊動、覓食引起水流、水壓變化影響到懸墜移位帶動浮漂出現的信號;後者則是上層的小魚在戲線、戲漂,都不要揚竿。
以上十二種漂浮在拋竿后的狀態表現出來的信號不一,這也正是需要釣者仔細觀察才能體會,釣魚的樂趣也在於此,與細微處處見精神。世俗喧囂,偌大世界,提一根釣竿,享受一份恬靜,於細微處感受另一份樂趣。
釣鰱魚的浮漂一般與海竿,水怪配套使用,當鰱魚上鉤時會把浮漂拉入水中。
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