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矢藤

雞矢藤

雞矢藤是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乾燥地上部分。雞矢藤藥性平和,味甘、澀。歸脾、肝、膽、腎經。雞矢藤的化學成分包括環烯醚萜苷、揮髮油、不飽和脂肪酸、甾醇等,環烯醚萜苷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雞矢藤
● 英文名:Jishiteng
● 別稱:臭藤根、牛皮凍

功效與作用


● 雞矢藤具有除濕、消食、止痛、解毒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雞矢藤具有鎮痛、抗腹瀉、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 雞矢藤可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飲食積滯、小兒疳積、脘腹疼痛、膽絞痛、瘡瘍腫痛、濕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雞矢藤過敏者,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維生素C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使用雞矢藤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雞矢藤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使用雞矢藤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雞矢藤


● 雞矢藤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0~15克。
● 雞矢藤單獨煎汁服用,可治療食積腹痛、腹瀉、熱痰咳嗽、咽喉腫痛等。
● 雞矢藤和綠豆煎服,可用於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
● 取適量新鮮的雞矢藤搗爛外敷患處,可治療癰瘡癤腫、燙火傷、濕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等。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維生素C同時使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雞矢藤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雞矢藤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過量服用雞失藤可能會出現頭昏感;部分人群服用雞矢藤后,呼吸時和尿中會有雞矢藤的臭味,停葯即可消失。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雞矢藤,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雞矢藤


● 雞矢藤主要產自甘肅、貴州和江蘇,山東、陝西、安徽等地也有分佈。
● 雞矢藤的莖為扁圓柱形,老莖為灰白色,無毛,但有縱皺紋或橫裂紋,嫩莖為黑褐色,有柔毛覆蓋;莖的質地堅韌,不容易折斷,斷面為灰白色或淺綠色,纖維性。
● 葉子有柄,對稱生長;葉片多破碎或捲縮,完整的葉片展開後為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葉片的主脈明顯,頂端比較尖,基部為圓形,邊緣平整;葉片兩面都有柔毛,部分葉片只有下表面有柔毛。雞矢藤有特殊的氣味,味甘、澀。
● 好的雞矢藤葉子比較多,氣味濃郁。
● 存放於乾燥通風、的地方。

含雞矢藤的中成藥有哪些


● 利膽解毒膠囊:具有清熱解毒、理氣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型膽囊炎。
● 山楂內金膠囊:有消積化滯、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脹痛、大便不調。
● 綠及咳喘顆粒:具有清熱解毒、潤肺養陰、化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熱燥犯肺導致咳嗽、盜汗、潮熱等。
● 延胡胃安膠囊:有疏肝和胃、制酸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不思飲食等。
● 宜肝樂顆粒:具有利膽退黃、清熱解毒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引起的急慢性乙型肝炎。

雞矢藤和雞血藤功效一樣嗎


● 雞矢藤是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地上部分,味甘、澀,藥性平,歸脾、肝、膽、腎經;雞血藤第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莖,味苦、甘,藥性溫,歸肝腎經。兩者的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雞矢藤和雞血藤都有止痛的作用,都可以治療痛經。
● ● 雞矢藤還有消食、解毒、除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飲食積滯、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熱毒瀉痢、瘡瘍腫痛、濕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等。雞血藤有活血補血、舒筋活絡、調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血虛萎黃、風濕痹痛、麻木癱瘓等。

用藥誤區


● 誤區:雞矢藤和雞屎藤是不同的藥物
● ● 雞矢藤和雞屎藤雖然寫法不完全一樣,但兩者都來源於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功效和作用也相同。所以,雞矢藤和雞屎藤是同一種藥物,只是叫法不同。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王輝武。中藥臨床新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 [7] 範文昌,梅全喜,李楚源。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