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APF能效等級

全年的能耗水平

2013年10月1日,國家對變頻空調能效等級實施新標準,市場准入門檻也由5級提升至3級。同時,變頻空調能效新標準引入了APF(Annual PerformanceFactor,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評價指標,既考慮了空調的製冷能力又包含制熱因素,一改以往考核變頻空調的能效指標僅考核製冷季節內空調的能耗,APF考核的是全年的能耗水平,對空調性能的評估更加全面。

舊能效等級


1、定義
能效等級是表示家用電器產品能效高低差別的一種分級方法,2013年10月1日以前,按照國家標準相關規定,我國的能效標識將能效分為五個等級。等級1表示產品節電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耗最低;等級2表示產品比較節電;等級3表示產品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等級5是產品市場准入指標,低於該等級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和銷售。
空調APF能效等級
空調APF能效等級
2、能效等級標識
能效標識為背部有粘性的,頂部標有“中國能效標識”(CHINAENERGYLABEL)字樣的彩色標籤,一般粘貼在產品的正面面板上。空調能效標識的信息包括:產品的生產者,型號,能源效率等級、能效比、輸入功率、製冷量、依據的國家標準號。
不同等級分別由不同的顏色和長度來表示。最短的是深綠色,代表“未來四年的節能方向”,也就是國際先進水平,其次是綠色、黃色、橙色和紅色。等級指示色標是根據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安排的,其中紅色代表禁止,橙色、黃色代表警告,綠色代表環保與節能。
中國能效標識
3、空調能效比
是在額定工況和規定條件下,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實際製冷量與實際輸入功率之比。這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運行過程中轉換成的製冷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製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
4、空調能效比分類(早期)
我國之前將空調的能效比分為製冷能效比EER和制熱能效比COP。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域的空調使用習慣而言,空調製熱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製冷,所以我們之前所稱的空調能效比通常指的是製冷能效比EER。
空調能效比計算公式
能效比=製冷量÷製冷功率
EER能效等級對應關係
能效比3.40以上:能效等級1級。
能效比3.20~3.39:能效等級2級。
能效比3.00~3.19:能效等級3級。
能效比2.80~2.99:能效等級4級。
能效比2.50~2.79:能效等級5級。

新能效等級-APF能效


1、APF能效等級對應關係
新能效標準類型額定製冷量(CC)W1級2級3級
分體式CC ≤45004.504.003.50
45004.003.503.30
71003.703.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