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菲洛梅娜的結果 展開
- 於2013年斯蒂芬·弗雷斯執導電影
- 電影《菲洛梅娜》中人物
菲洛梅娜
於2013年斯蒂芬·弗雷斯執導電影
《菲洛梅娜》由斯蒂芬·弗雷斯執導,朱迪·丹奇主演。改編自真實的故事,講述一名婦女用了50多年時間找尋被從自己身邊強迫帶走的孩子。1952年的愛爾蘭,社會風氣保守,菲洛梅娜·李生下孩子時是一個未成年少女,她以"墮落"的罪名被關押進修道院,而襁褓中的嬰孩被修女強行抱走。菲洛梅娜在接下來的五十年時間裡,沒有一天不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她也沒有放棄找尋到他再次擁抱他的希望。
影片於2013年11月1日在英國上映。
馬丁·西克史密斯(斯蒂夫·庫根 飾演)原本是BBC駐莫斯科和華盛頓的記者,一名政府高級顧問,在被解職后他只能寫關於俄羅斯歷史的書聊以打發時間。在一次聚會上他遇到了菲洛梅娜·李的女兒,後者建議他寫一本關於她母親的書。50年前,菲洛梅娜被迫放棄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安東尼。一開始馬丁興趣冷淡,然而當他遇到了菲洛梅娜本人(朱迪·丹奇 飾演)之後,馬丁漸漸被她的故事所吸引。
菲洛梅娜劇照
1952年在民風保守的愛爾蘭世風,未成年的菲洛梅娜未婚先孕。她被父親送到了羅斯克利的西恩·羅斯修道院。生下孩子后不久,菲洛梅娜就被迫干一些重體力活,由此來償還她住在修道院的費用,這樣一干就是四年。一次,菲洛梅娜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原來,修女們瞞著她抱走了孩子,送給別人撫養,連告別的機會都沒有給菲洛梅娜。之後的五十年,菲洛梅娜沒有告訴她的家人這一秘密,而是自己在暗地裡尋找孩子的下落。然而修道院一直告訴她,根本不知道安東尼的下落。
馬丁和菲洛梅娜再一次來到了修道院。修女們禮貌地接待他們,但依然守口如瓶,聲稱所有關於領養的記錄都在幾年前的火災中被燒毀了。然而他們從酒吧里的當地人口中聽到了不同的說法,那些記錄是由修道院故意銷毀的,因為當時的那些孩子是被她們以1000英鎊每人的價格賣給美國有錢人的。
在愛爾蘭尋訪問無果,馬丁邀請菲洛梅娜和自己一起去趟美國。他通過關係查到了安東尼被一對海思夫婦收養,名字被改成了邁克爾。邁克爾是一名律師,曾在里根和老布希的政府中擔任要職。然而不幸的是,他在9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儘管如此,菲洛梅娜決定去拜訪那些曾經認識邁克爾的人。邁克爾的大學同學向他們透露,其實邁克爾是一名同性戀,而他的死因是艾滋病。透過邁克爾的妹妹瑪麗(梅阿·溫寧翰 飾 她也是從當時的修道院被收養的),他們得知了邁克爾的愛人名叫皮特·奧爾森(彼得·赫曼 飾)。皮特儘管一直迴避馬丁的電話,但當菲洛梅娜突然出現在他的門前,他還是開口談起了邁克爾。令菲洛梅娜感到欣慰的是,邁克爾在生前一直希望能夠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並且曾經回到過愛爾蘭的修道院,希望能找到她。當時修道院的修女們卻告訴邁克爾,他的母親拋棄了他,並且如今和修道院失去了聯繫,這讓馬丁和菲洛梅娜感到十分震驚。更令他們想不到的是,邁克爾的遺體如今就被埋在修道院的後院當中。
故事回到了一起開始的地方:修道院。馬丁憤怒地質問修女希爾德加德,正是她阻止邁克爾與菲洛梅娜相會。然會修女卻並無悔改之意,甚至聲稱菲洛梅娜之失去孩子是因為她自己犯下的通姦罪,是她罪有應得。然而菲洛梅娜卻出人意料地原諒了修女,只是要求能夠到兒子的墓前拜上一拜。最終馬丁告訴菲洛梅娜,他決定不把這個故事發表出來,但是菲洛梅娜卻讓他不要這樣做,因為“人們應該知道這裡發生過什麼”。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菲洛梅娜 | 朱迪·丹奇 | 失去孩子的母親菲洛梅娜 |
馬丁·西克史密斯 | 史蒂夫·庫根 | BBC記者 |
Michael Hess Aged14 | 澤維爾·阿特金斯/Xavier Atkins | ---- |
Kate Sixsmith | 西蒙娜·拉碧/Simone Lahbib | ---- |
David | Charles Edwards | ---- |
NYC Traveller | Neve Gachev | ---- |
Mother Barbara | 露絲·麥凱布 | ---- |
Sister Anunciata | Amy McAllister | ---- |
Sam the Bellboy | Paris Arrowsmith | ---- |
Young Philomena | Sophie Kennedy Clark | ---- |
Michael Hess | 肖恩·馬洪 | ---- |
製作人 | 史蒂夫·庫根、弗朗索瓦·伊弗奈爾、克里斯婷·朗根、加布里埃爾·塔娜 |
導演 | 斯蒂芬·弗雷斯 |
編劇 | 史蒂夫·庫根、Jeff Pope 、Martin Sixsmith |
攝影 | 羅比·瑞恩 |
剪輯 | Valerio Bonelli |
藝術指導 | Alan MacDonald |
美術設計 | Rod McLean 、Sarah Stuart |
服裝設計 | Consolata Boyle |
視覺特效 | Adam Gascoyne |
布景師 | Barbara Herman-Skelding |
角色介紹
菲洛梅娜·李
演員朱迪·丹奇
菲洛梅娜·李,故事的主人公。從自己的孩子邁克爾被修女強行抱走之後,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孩子。接下來的50年裡通過各種方式來尋找自己丟失的孩子。
馬丁·西克史密斯
演員斯蒂夫·庫根
原本是BBC駐莫斯科和華盛頓的記者,一名政府高級顧問,後來認識菲洛梅娜·李的女兒簡。通過簡的介紹,馬丁·西克史密斯最後和菲洛梅娜·李一起尋找邁克爾。
瑪麗
演員梅阿·溫寧翰
瑪麗,邁克爾妹妹。小的時候和邁克爾一起長大,後來和邁克爾一起被修女送到美國被人收養,最後告訴了菲洛梅娜·李邁克爾真正的死因。
皮特·奧爾森
演員彼得·赫曼
邁克爾的男朋友。當菲洛梅娜·李和馬丁一起去找皮特的時候,皮特最後告訴了他們邁克爾曾經去修道院找過自己的母親菲洛梅娜·李。
希爾德加德
演員Barbara Jefford
希爾德加德,修道院的修女。欺騙馬丁和菲洛梅娜說一直不知道邁克爾的下落,關於他的資料都被一場大火燒毀了。最後一點沒有對自己的罪過做出懺悔。
創作背景
《菲洛梅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改編自BBC通訊員馬丁·斯克斯史密斯2009年的作品《菲洛梅娜的遺失孩子》,講述了一個母親(朱迪·丹奇飾)在50年後開始尋找當年被強迫帶走的孩子,卻發現兒子是同性戀,感染艾滋病而且先自己而去的故事。在觀眾以為菲洛梅娜會崩潰時,她卻用難以想象的幽默與樂觀大度的接受了這一切。
拍攝過程
菲洛梅娜劇照
在談起菲洛梅娜的樂觀精神時,朱迪·丹奇表示自己
在私地跟菲洛梅娜見面了幾次,對方是一個充滿幽默細胞的了不起女性。“我覺得自己的幽默跟菲洛梅娜原型還是有相通之處的。”
而除了幽默外,菲洛梅娜身上展現的更多是失子后展現的堅強。在影片中,修道院修女不僅販賣兒童,最後還刻意隱瞞事實阻礙菲洛梅娜母子相見,不僅使菲洛梅娜抱憾終身,也使得其兒子在臨終前無法與母親相認。但是在影片最後,菲洛梅娜卻大度原諒了修女們。
在被問起原諒這個話題時,朱迪·丹奇自認比不上菲洛梅娜的大度,“我只能說我實在無法想象在她所處的環境下還能原諒對方,我很希望說自己也有原諒的能力,但是我真心不能想象那種情景。”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 ||
最佳影片 | 《菲洛梅娜》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朱迪·丹奇 | 提名 |
最佳劇情類電影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朱迪·丹奇 | 提名 |
最佳劇本 | 《菲洛梅娜》 | 提名 |
最佳編劇獎 | 《菲洛梅娜》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朱迪·丹奇 | 提名 |
最佳影片 | 《菲洛梅娜》 | 提名 |
傑出英國電影 | 《菲洛梅娜》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朱迪·丹奇 | 提名 |
最佳改編劇本 | 史蒂夫-庫根、傑夫-波普 | 獲獎 |
第18屆金衛星獎 | ||
最佳改編劇本 | 《菲洛梅娜》 | 獲獎 |
公司類型 | 公司名稱 | ||
---|---|---|---|
製作公司 | BBC ,Films | ||
Baby , Cow ,Productions, Ltd | |||
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 | |||
Magnolia, Mae ,Films | |||
Pathé,Ciné, ma | |||
特技製作公司 | Union , Visual ,Effects | ||
其他公司 | ARRI ,Lighting,Rental,Limited | ||
Compuhire | |||
Dynamic,International,Freight,Services | |||
Hothouse, Music | |||
Mad , Dog ,Casting | |||
Movie , Lot , The | |||
Production,Copier,Company | |||
Sky ,Media,Travel | |||
Vivid ,Rental |
播出信息
菲洛梅娜劇照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4年2月20日 |
義大利Italy | 2013年8月31日......(Venice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9月8日......(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0月6日......(Mill Valley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0月12日......(Hampto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0月14日......(Hawaii Film Festival) |
英國UK | 2013年10月16日......(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0月17日......(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0月24日......(Austin Film Festival) |
愛爾蘭 Ireland | 2013年11月1日 |
冰島 Iceland | 2013年11月1日 |
英國UK | 2013年11月1日 |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 2013年11月12日......(Ljublja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1月13日......(AFI Fest) |
美國USA | 2013年11月15日......(Napa Valley Film Festival) |
瑞典 Sweden | 2013年11月16日......(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 | 2013年11月17日......(St. Loui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希臘Greece | 2013年11月22日......(Panorama of European Cinema) |
美國USA | 2013年11月22日......(limited) |
美國USA | 2013年11月27日 |
丹麥 Denmark | 2013年11月28日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11月29日 |
瑞典 Sweden | 2013年12月6日 |
《菲洛梅娜》在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放映后獲得觀眾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導演斯蒂芬·弗雷斯帶給觀眾帶來了意外的溫暖和感動,很多觀眾是笑了哭、哭了又笑把這部影片看完的。朱迪·丹奇在影片中也一改往日形象,扮演了一個話癆的老太太,讓人不得不佩服英國演員的深厚底蘊與紮實演技。她也被看作是目前本屆威尼斯影后的最熱門人選。
菲洛梅娜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場刊評分高達4.35,一共21家媒體的記者,有5家都給出了五顆星的滿分,2家給出四星半,8家給出四顆星,最低分也是三顆星,是2013年威尼斯所有主競賽影片中的最高分,也是金獅獎的頭號種子。
《菲洛梅娜》總體的基調是溫婉的,即使在情感凝聚最為濃烈的時刻,也是保持適度的剋制。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克制”感覺並非編導強加的,而是通過演員的自然演技來表達,讓人覺得這是角色使然,從而消弭了“刻意”的隱患。(鳳凰娛樂評)
電影的最後,無關宗教信仰,無關道德頌歌。所有人都得到了救贖,無論犯過的錯誤多麼難以原宥。在漫長的時間洗滌下都漸漸淡薄。並非人性的光輝偉大,只是簡單的因為,恨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南方周末報評)
《菲洛梅娜》題材沉重,但斯蒂芬·弗雷斯非常會操控觀眾的情緒,以詼諧對白擅長的他將英式冷幽默和人情之凝重間的關係處理得微妙得當,讓觀眾在90多分鐘時間裡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沉重嘆息,抑或是笑著流淚,心酸著幸福。隨著影片的情節展開,觀眾會一直在一種酸酸脹脹的飽滿情緒中,被精彩的台詞和演員精湛表演帶動的身不由己卻心甘情願。再加上朱迪·丹奇與史蒂夫·庫根兩人激發出的神奇火花,這部影片不僅完整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還投射出令人思索的社會矛盾癥結。(新浪娛樂評)
《菲洛梅娜》的力量,往小處看是個感人的尋親故事,願意再看多一點的觀眾,電影又能給你提供足夠多的空間。議題無論大小,全自然流暢地融入到電影中,在史蒂夫·庫根和朱迪·丹奇的演繹下,全然釋放。(網易娛樂評)
冷淡的英式溫暖,是一種更高段也更真實的療愈。它不像《肖恩克的救贖》那樣,用反覆強調的“希望永遠不絕望”和戲劇化勝利來鼓舞眾生,它那種細潤的調子,收斂而剋制,沁透了生活的本身。
奧斯卡4項提名。一個類似於報紙雜誌刊登在情感專欄的故事。萬里尋子,改編劇本的有力競爭者。要不是CB今年在影后一欄如此強勢,有韋胖護航,Judi Dench的表演完全有實力封后(雖然這話我對今年的梅姑也說過)。我就喜歡這種單單純純講故事的電影,所以★★★★★推薦~
本以為是尋親溫情片,實際帶來的震撼遠多於此。越看越氣,到了真相揭露的時候已經罵出來了。假借上帝旨意去實行道德審判的修女(們)到最後仍毫無悔悟,我非常想知道傳記出版后她們是否得到應有的譴責。而女主看似溫順柔弱,其實我覺得她同時也代表著被宗教洗腦的一批盲從信徒。原諒我過分解讀,看電影時我腦子裡不停在想,現實生活中也正是有這麼一大批道德逼,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和迫害異己人,這個社會才會有這麼多受害者,尤其女性!什麼是有罪?哪來這麼多罪!除非法律認定有罪,否則大部分的錯誤只是“錯誤”,別隨便上升到“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