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武雄的結果 展開

武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教授

武雄,男,內蒙古清水河縣人,1973年7月出生,漢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 教授,主要從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地質災害、岩土工程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個人簡介


武雄,男,內蒙古清水河縣人,1973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95.7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獲學士學位;1999.7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資源開發工程系,岩土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2002.7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資源開發工程系,岩土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4年6月,從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岩土工程專業;2004.6月-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任教,主要從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地質災害、岩土工程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重大科技榮譽


2016年12月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八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教師獎)

科研項目


河北磁縣煤焦企業總公司第二煤礦采場上覆岩層試驗研究,負責人
河北磁縣六合工業有限公司采場上覆岩層試驗研究,負責人
鄭東新區龍湖水系主湖區成湖工程可行性研究—科研部分研究,負責人
岩體結構和尺寸效應對深埋長隧洞圍岩岩爆傾向性的影響及岩爆預測實驗研究,博士后基金

學術論文


武雄、周志亮、段慶偉,高速公路邊坡加固設計方法與實例,土工基礎,Vol.18 No.1,2004
武 雄,姚愛軍,衡朝陽,何滿潮. 邊坡穩定性評價MSARMA法及最佳加固力的研究,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Vol.12 No.2,2004
武雄,楊健,段慶偉,王俊傑. 煤層開採對岳城水庫安全運行的影響,水利學報,2004.9
武雄,楊健,耿克勤,許國安,段慶偉. 煤層開採對岳城水庫庫區滲漏的影響研究,水利水電技術,Vol.35 No.5,2004
武雄,賈志欣,陳祖煜,汪小剛,楊健. 工程岩體抗剪強度確定綜合方法—GMEM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24 No.2,2005
武雄,陳祖煜,何傳永,楊健. 平班水電站國道改建邊坡穩定性評價研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Vol.2 No.3,2004
武雄,段慶偉,劉東輝,趙宇飛.地表水體下煤層開採引發的地表塌陷規律實測新方法與技術研究,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5.8
武雄,何滿潮,孫曉明,景海河,段慶偉. 古山立井複合型軟岩支護對策研究,建井技術,Vol.21 No.6,2000
武雄,何滿潮,三峽巨型古滑坡系統“滑坡岩體”的鑒別方法研究,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12
He Manchao, Wu Xiong, Reliving forecasting theory to the “Key position” of a huge ancient landslide body. In: Wang Sijing, Fu Bingjun,et al ed. Frontiers of Rock Mechan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A.BALKEMA PUBLISHERS, 2001
孫曉明,武雄,何滿潮. 強膨脹軟岩的判別與分級標準,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24 No.1,2005
楊健,武雄。岩爆綜合預測評價方法,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24 No.3,2005

學術專著


《GROUNDWATER STUDY IN THE WEERSELO AREA, OVERIJSSEL, THE NETHERLANDS》,石油工業出版社,第三作者

獲獎情況


(1)軟岩工程岩體力學理論與實踐,2000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9獲獎人;
(2)長江三峽工程庫區巴東地區滑坡預測預報系統,2004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第5獲獎人;
(3)典型南、北煤礦井地下水流系統非線性隨即模擬研究,2001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獲獎人;
(4)華北型煤礦區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綜合研究,2003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獲獎人;
(5)軟岩巷道支護技術優化研究,199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6獲獎人;
(6)三峽庫區巫山縣一帶變形機制及其穩態預測,1999年中國礦業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第3獲獎人;
(7)鶴壁礦區高應力—節理化(HJ型)複合型軟岩巷道支護技術研究,2000年鶴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9獲獎人;
(8)鶴壁礦區高應力—節理化(HJ型)複合型軟岩巷道支護技術研究,2000年河南省煤炭工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第9獲獎人;
(9)關於申家莊煤礦在岳城水庫庫區下採煤專題的研究,2003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獲獎人。

教學招生


所代課程:(1)環境工程地質導論,本科生;(2)地質災害與防治,研究生
招生專業:工程水文地質學、地質災害與防治,地質環境與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