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林

清代教育家

楊玉林,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鍾英鄉鍾英村人。在賓川學成后,繼續到大理西雲書院攻讀。數年後,被西雲書院選送昆明經正書院深造,研究古籍。

人物生平


楊玉林生性豪放不羈,喜飲酒賦詩,常常醉後放歌狂吟。清光緒丁酉年(1897),楊玉林在昆明經正書院學識超群,鄉試時中舉人。此時,海禁大開,西方文化流入中國。楊玉林受到新思潮的影響,離開昆明,遊歷了上海、北京等地,擴大視野,增加見聞。歸家后,拋棄舊時所學應付科舉考試的八股、詩、詞,一心研究新學時文。並受聘擔任筆山書院山長,培育地方人才。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賓川改書院為學堂,楊玉林被委任為高等小學堂校長。因建校經費不足,到處奔走勸募,共募得銀1597兩年,開辦了學校。同時,他親自親練民團,保衛鄉里。
宣統元年(1909),玉林去昆明法政學校任教。他常以“求新不早”為憾事,愈刻苦鑽研新學。
宣統二年離昆至北京,因病身體日漸瘦削。病癒后,出任四川雲陽州知州。繼而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響應,推翻清朝統治,形勢緊張。玉林打算到重慶后,再返賓川。由於途中疲勞過度,病又複發。冬十二月,死在隆昌。次年家人前往扶櫬歸葬。

人物作品


楊玉林擅詩文,惜多散失,現存《鴻門宴賦》、《悼亡詩自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