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位於內蒙古通遼市霍林河礦區,地處大興安嶺南行正干主脈,它周圍百里,群山起伏,嶺高壑深。唯霍林河礦區地勢平坦,水草豐美;泉水清澈,氣候涼爽。是古代北方游牧民較為理想的夏季牧場和屯兵場所。俗稱"成吉思汗邊牆"。由於在壕內堆土為長堤,在長堤上加築馬面,沿界壕內側每隔一定距離興築有邊堡,並在重要交通路口興築關隘內蒙古通遼市霍林河礦區,所以又通稱為"界壕邊堡"。

目錄

簡介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位於通遼市霍林河礦區,地處大興安嶺南行正干主脈,它周圍百里,群山起伏,嶺高壑深。唯霍林河礦區地勢平坦,水草豐美;泉水清澈,氣候涼爽。是古代北方游牧民較為理想的夏季牧場和屯兵場所。沿霍林河谷,從東北群山中蜿蜒而來,橫穿礦區,奔向西南,進入錫盟境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界壕",俗稱"成吉思汗邊牆"。由於在壕內堆土為長堤,在長堤上加築馬面,沿界壕內側每隔一定距離興築有邊堡,並在重要交通路口興築關隘,所以又通稱為"界壕邊堡"。"金界壕",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少部分在蒙古共和國及俄羅斯境內,大部分為東北走向西南,橫跨約2500公里,實際總長度1000餘公里。整個界壕分為北線和南線,南線又分第一、第二兩條主線。第一主線在外側,經突泉縣科右中旗沿霍林河上游越過興安嶺,經扎魯特旗北部進入蒙古共和國境內。
歷史背景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
公元1125年,女真族滅遼敗宋,在今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子(金上京)建立了一個與南宋、西夏三分鼎立的金政權。這個政權建立不久,以蒙古族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便開始騷擾和進攻金政權,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抵禦其他部族的入侵,從天眷元年(1138年)之前就開始修建界壕,整個工程斷斷續續一直到承安三年(1198年)。這六十多年間,金朝幾位統治者都把修建界壕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整年工程耗資之大,動用人力之多在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金界壕",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少部分在蒙古共和國及俄羅斯境內,大部分為東北走向西南,橫跨約2500公里,實際總長度1000餘公里。壕溝深5米,寬4米,溝沿邊牆寬3.6~4米,高1.7~2米,每隔250米設馬面一個,遺跡清晰。是金代在北方邊境地帶構築的軍事防禦工程。發掘保護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
整個界壕分為北線和南線,南線又分第一、第二兩條主線。第一主線在外側,經突泉縣、科右中旗沿霍林河上游越過興安嶺,經扎魯特旗北部進入蒙古共和國境內。霍林河礦區這段長12.5公里的界壕,就是第一條主線上的一段。1981年夏季,為配合礦區建設,哲盟博物館對該段界壕及邊堡進行了勘測調查和發掘清理。這是有史以來對金代界壕邊堡的首次發掘。該段界壕為東北西南走向,東北入霍林河谷,西南進錫盟境內。界壕蜿伏礦區的淺山草原之上,山崗處修的比較低矮,平原處修的比較高大而且築有馬面,界壕由壕牆的壕塹兩部分組成。通過解剖發掘了解到:山口處界壕,壕塹底寬4.1米,上寬8米,深3米,堤牆底寬7.5米,上寬3米,殘高3.5米;平原處界壕,壕塹底寬3米,上寬7米,深3米,堤牆底寬6.5米,上寬2.7米,殘高2.5米;山崗處界壕,壕塹底寬2.8米,上寬6米,深2米,堤牆底寬5米,上寬3米,殘高1.2米。礦區內共有兩座邊堡,一座位於礦區西緣,西望界壕,東接草原。邊堡的城牆與城壕輪廊清楚;保存很好。南牆長192米,東牆190米,北牆長191米,西牆長187米,周長760米。整個城牆用黃土板築,堅硬結實,雖歷經千年的風雨剝蝕,現仍有3米多高。城門開在東牆中段,門寬約4米。南、西、北牆中段,各建有馬面一個,城四角各建角樓一座。城內居址台基圖星羅棋布,多為長方形,少為圓形,約分十八組,排列較有規律;另有高台一處,為城內瞭望指揮台;水井三口,用石塊砌築井壁,雖然上部塌落,但底部完好,水清見底;城內道路縱橫交錯,不但有連通城門和三個馬面的十字大街,還有房屋台基通向大街的小道。另一座位於礦區腹心----珠斯花,保存較好。南牆長203米,東牆長205米,北牆長201米,西牆長202米,周長811米,其建築形制與一個基本相同。城內有台基三處,為當時的居住址遺跡;石砌水井兩口,為當時守城將士生活飲水用。兩座城堡內出土大量遺物,由於年代久遠和風雨剝蝕,大多已經破碎,無法辯其器形。能夠看出其器形的大約有260多件,主要為泥質灰陶素麵陶盆、陶罐、陶壺和粗白瓷碗、盤、盆、罐、瓶及黑釉小口罐、綠釉雞腿壇;還有鐵六耳鍋、提耳鍋、鐵鏵、鐵犁鏡、鐵簇、鐵甲片、鐵刀、鐵車轄;石器主要有磨盤、夯錘、研磨具等;建築材料有方磚、筒瓦、門樞座、線墜。另外,發現了用方磚刻成的"鹿棋"盤和磨製精細的石質棋子。據《金史》及有關文獻記載產根據考古資料分析推斷:霍林河礦區這段界壕邊堡應屬臨潢府管轄。開築時間應在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之前。中國金代在北方邊境興建的防禦工程遺跡。又稱壕塹、邊堡。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少部分在蒙古國及俄羅斯境內。金代五次大修界壕,歷時半個多世紀,總長約7000餘千米。總體為東北、西南走向。界壕是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挖掘的壕溝,一般寬5~6米,深2米。在壕內側堆土為長牆,長牆上還加築馬面和烽台。部分區段有副壕和副牆。沿界壕有戍卒居住的戍堡附建於主牆上,在界壕內側每隔一定距離興建官吏居住的邊堡,在重要交通道口還修築關隘。所以又通稱為界壕邊堡。界壕可分為南線和北線。北線是金早期興建,起自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南岸,向西穿過俄羅斯、蒙古國,止於肯特山南麓,全長 700餘千米。南線是金後期興建,東起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基鎮嫩江右岸,西端止於武川縣上廟溝南的大青山中,全長約6500千米。在中段又分為內中外3條,還有一些支線,其中外線穿越蒙古國,其他各線均在內蒙古境內。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界豪修築
金代界壕
金代界壕
據考證,金界壕的修築方法是挖一條寬4米,深1米,斜直壁,斷面呈“V”形的壕,將掘出的土直接堆築在壕的內沿,形成一道底寬4米,高1米左右的壕牆。壕底與壕牆頂的垂直落差約2米,足以阻止車馬的逾越。金世宗後期,曾於北邊地區修築過界壕,但是邊堡質量“參差不齊”,壕塹“旋為沙雪煙塞,不足為御”。金章宗時,完顏襄又提出“穿壕築障”的建議,他說;“功一成則邊防固而戍兵可減半,歲省三百萬貫,且寬民轉輸之力,實為永利”。在金章宗的支持下,完顏襄總督軍兵、民夫,歷時50天,修築了臨潢府路的界壕,西北、西南兩路也相繼修築了界壕,加上東北路界壕,金朝形成了東北起自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經科爾沁右翼中旗東北、巴林左旗北、達米諾爾,西南到今四子王旗、呼和浩特西北,全長1500多公里的一道軍事防線。金界壕包括壕塹、界堤、壕堡、邊堡等設施。壕塹寬8~10米,深4~5米。界堤分為主堤和列堤,主堤高6~8米,寬度為8~10米。築堤材料均就地取材,平地取自挖壕的土方夯築,山地用石料壘砌。主堤頂部構築有雉堞,每隔150米左右建一個馬面,上有鋪房供守軍休息。主堤上還設有小城門,以便出入。城門外修有瓮城,外觀與馬面相近,增加了小城門的隱蔽性和防禦能力。從壕塹底部到主堤頂部,高達10~13米,形成一道近似城牆功能的防禦牆,故有“金長城”之稱。為增強主堤的防禦能力,在主堤與壕塹前修築附屬的副堤和副壕,副堤高約4米、寬約5米,副壕深、寬度都是4~5米。壕堡的構造為方形,每道力牆長約百米,高度和寬度與主堤大致相同。壕堡建於主堤內側,沒有房舍和營庫,可以屯駐少數守軍和儲備兵器。壕堡與主堤之間,有門和梯道連接。每座壕堡之間的距離通常是3~7公里,位置多選在利於觀察敵情和地形條件優越之處。邊堡是具有一定規模和設施的邊防小城,建於壕塹、界堤和壕後面的險要處。邊堡內軍事設施齊備,外有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可以獨立作戰的城堡。邊堡與壕塹、界堤和壕堡結成一體,軍隊進可以出擊,退可以據守,堅固程度和規模都超過壕堡。金世宗後期,在泰州境內設有邊堡19座,臨潢有24座。金章宗時,邊堡的數量有所增加。金修築界壕以阻北方游牧部族南下,在軍事上有一定價值,但壕塹易為風沙所填平,失去效用。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嗣後,強大的蒙古騎兵越過界壕,發動了滅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