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自1985年以來,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已成為中東歐地區最重要的電影盛會之一。每年10月份舉辦為期10天的藝術節得到華沙市長和國家文化遺產部部長的支持贊助。華沙電影節(WFF)是國際A類電影節也是唯一獲得國際製作人協會聯盟(FIAPF)認可的波蘭電影活動,華沙國際電影節是第13個國際電影節,原來的12個電影節分別是:戛納、柏林、威尼斯、聖塞巴斯蒂安、洛迦諾、卡羅維發利、東京、馬德普拉塔、莫斯科、蒙特利爾、上海和開羅等十二個城市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國際製作人協會聯盟(FIAPF)將華沙電影節歸入“國際競爭電影節”優秀類別之中,是第一個進入聯盟的波蘭電影節。
徠第3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秋田》獲得亞太電影聯盟大獎;《圍爐》入圍紀錄片競賽單元,獲得評委會特別推薦獎。
1985年,華沙市的電影俱樂部“Hybrydy”創立電影節,起初名稱為華沙電影周(Warsaw Film Week)。電影節創辦者羅曼·古特克(Roman Gutek)為第一屆主席。
1991年,斯塔凡·勞丁(Stafan Laudyn)成為新一任主席,並將電影周改名為“華沙電影節”。
1995年,電影節由華沙電影基金開始承辦。
2000年,電影節獲得國際製片人協會認證,並更名“華沙國際電影節”。
2005年,國際製片人協會在華沙國際電影節上頒發獎項。
2009年,國際製片人協會獎華沙國際電影節的競賽資格認證,與柏林、戛納、威尼斯、洛迦諾、聖塞巴斯蒂安、卡羅維發利、馬爾特拉塔、蒙特利爾、莫斯科、東京、上海、開羅一起成為A類競賽國際電影節。
2018年5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 國際競賽單元——亦是主競賽單元,全球影片參賽
• 1-2競賽單元——處女作或第二部電影競賽單元
• 自由競賽單元
• 紀錄片競賽單元
• 短片競賽單元
• 大師接觸單元
• 探索單元
徠• 周末家庭影院單元
第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1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2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第3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
Year | Film | Director | Country |
2011年 | 《火玫瑰》 ROSE |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 波蘭 |
2010年 | 《焦土之城》 Incendies | 丹尼斯·維倫紐瓦 | 加拿大、法國 |
2009年 | 《盧爾德》 Lourdes | 傑西卡·豪絲娜 | 奧地利、德國、法國 |
2008年 | 《尤里的一天》 Yuri's Day |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 | 俄羅斯、德國 |
2007年 | 《樂隊造訪》 The Band's Visit | 艾倫·科勒林 |
Year | Film | Director |
2011年 | 《另一則沉默》 Another Silence | 聖地亞哥·阿米格瑞納 |
Year | Film | Director | Country |
2017年 | 《殺瓜》 | 高則豪 | 中國 |
2011年 | 《火玫瑰》 ROSE |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 波蘭 |
2010年 | 《噪反城市》 Sound of Noise | 烏拉·西蒙森、喬安·史特賈恩·尼爾森 | 瑞典、法國 |
2009年 | 《黑暗之家》 The Dark House |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 波蘭 |
《非法入境》 Welcome | 菲利普·里奧雷 | 法國 | |
2008年 |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Waltz with Bashir | 阿里·福爾曼 | 以色列、德國、法國、美國 |
2007年 | 《樂隊造訪》 The Band's Visit | 艾倫·科勒林 | 以色列、法國、美國 |
2006年 | 《興奮》 Euphoria | 伊萬·維雷帕耶夫 | 俄羅斯 |
2005年 | 《亞當的蘋果》 Adam's Apples | 安德斯·托馬斯·詹森 | 丹麥 |
2004年 | 《飛躍迷宮》 Kontroll | 尼莫洛德·安塔爾 | 匈牙利 |
2003年 | 《兄弟》 Buddyl | 莫騰·泰杜姆 | 挪威 |
2002年 | 《他傻瓜誰聰明》 Elling | 彼特·納斯 | 挪威 |
2001年 | 《初級義大利課程》 Italian for Beginners | 羅勒·莎菲 | 丹麥、瑞典 |
2000年 | 《寂寞者日記》 Loners | 大衛·昂德利克 |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 |
1999年 | 《小鞋子》 Children of Heaven | 馬吉德·馬吉迪 | 伊朗 |
1998年 | 《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 | 羅伯托·貝尼尼 |
華沙國際電影節
2008年電影《夜車》導演刁亦男
2011年 競賽單元 電影《麻局》 導演:李明航
2013年
《愛拼北京》《狗十三》《制服》等8部故事片、動畫片和紀錄片獲選。
相關人物:
華沙國際電影節
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主席史蒂芬-勞丁談中國電影 中國的電影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有可能在幾年之內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北京國際電影季有希望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主要的電影節之一。這一切都使北京國際電影季處於一個非同凡響的起點上。最終他以一首歌的歌詞,表達了他對中國對北京電影業的厚望。歌詞大意是:“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我相信世界會變得不同”。十年、二十年之後,一些曾經來過北京的人會說,這個城市有著如此大的變化,中國電影和電影界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國導演入圍獲獎情況:
影片入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