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授是漢語漢字,拼音是shòu,基本含義是會意;從手,從受,受聲;給予,交給。出自《說文》。

造字法


形聲:從扌、受聲

英文翻譯


give to,transmit;confer

造句


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李向群烈士“抗洪英雄”光榮稱號。

基本釋義


基本信息
注音:ㄕㄡˋ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8,總筆畫:11繁體部首:手
五筆86&98:REPC 倉頡:QBBE 鄭碼:DPWX
筆順編號:12134434554 四角號碼:520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388
基本字義
● 授shòu ㄕㄡˋ
◎ 給,與:~予。~權。~命。~獎。~旗。~銜。~意。
◎ 教,傳給:~業。
漢英互譯
◎ 授
award confer give instruct teach
方言集匯
◎ 粵語:sau6
◎ 客家話:[梅州腔] shu3 shiu3 [海陸豐腔] shiu6 shiu3 [東莞腔] siu3 [台灣四縣腔] su5 su3 [客英字典] shiu3 [寶安腔] su3 siu3 [客語拼音字彙] su4 [陸豐腔] shiu6

詳細釋義


◎ 授 shòu
〈動〉
1.(會意。從手,從受,受聲。本義:給予;交給)
2.同本?[award;confer;give]授,予也。——《說文》。
按,“授”應是後起字。則從而授之。——《周禮·鄰長》
獻俘授馘。——《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注:“數也。”
今日必授。——《國語·魯語》。注:“與也。”
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資治通鑒》
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給戰士);授官廳(官府;衙門);授玉(給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給新婦);授賞(獎賞);授簡(給予簡札);授以全權;授位(授予職位);授政(授予帝位)
茲特授爾階通議大夫,錫之誥命―― 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
4.交還,奉還 [return]
子犯授公子載璧。——《國語·晉語四》。注:“授,還也。”
5.任命 [appoint]
如今且說賈雨村授了 應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紅樓夢》
6.又如:授正(任命官長);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傳授 [instruct;teach]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唐· 韓愈《師說》
天下無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馬伶傳》
8.又如:授經(講授經書);授堂(講授學業的堂室)
9.娶(媳婦),尤指舊時為子娶婦 [take]。如:授室
10.通“受”。接受 [accept]
凡授嬪婦功,及秋獻功。——《周禮·天官·典婦功》
再拜授幣。——《周禮·秋官·司儀》
惠公沒, 文公授之。——《韓非子·難二》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受上聲。《說文》予也。《廣韻》付也。
又《集韻》承呪切,音壽。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注》總集諸生,大講授也。
又姓。漢有授異眾。 《集韻》或作。唐武后改作。武后造授字,以為正,、、譌。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教授、傳授、授權、講授、授命、授時、授課、面授、授獎、刊授。

相關成語

臨危授命、色授魂與、口傳心授、私相授受、見危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