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資本論的結果 展開
- 德國卡爾·馬克思創作經濟政治學著作
- 2012年徐崢主演舞台劇
資本論
德國卡爾·馬克思創作經濟政治學著作
《資本論》(全稱《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德國思想家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講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分別研究了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這一卷講述的內容達到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高度統一,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並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展。《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
《資本論》第一卷是整個《資本論》的基礎部分。《資本論》第一卷通過對直接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的一般基礎(商品經濟)、剩餘價值的秘密、資本的本質、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因而從根本的層次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問題,並且有始有終、首尾呼應,具有邏輯和歷史的相對完整性。《資本論》第二卷考察的是廣義的資本流通過程;即除了直接生產過程外,把交換過程加進來了。這一卷主要分析單個資本的再生產(資本的循環和周轉)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揭示資本主義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運行過程。這些分析,一方面是對《資本論》第一卷的補充和展開,由此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不僅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而且是一個不斷運動(再生產)的過程,它只有在這種連續的運動中才能實現增殖;另一方面是向《資本論》第三卷的過渡,或者說是第三卷的引言,因為第三卷考察的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等獨立化的資本形式,是以第二卷對資本循環的分析為基礎和出發點的。
資本論
《資本論》第三卷是對資本運動總過程的分析,既是理論分析的高潮,又是理論分析的完成。因為這裡的分析不再停留在本質的層次上。而是上升到社會的表面。由此,把資本主義這個龐然大物從裡到外清楚地再現在人們面前。同時,前兩卷暫時存而未論的問題在這裡得到了回答,前面做過的許多分析(如價值、貨幣等)在這裡又得到了更加深入、更加豐富、更加具體的論證。
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 第一章 商品 | |
第二章 交換過程 | |||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 |||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 ||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 ||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 |||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 |||
第八章 工作日 | |||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 |||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 ||
第十一章 協作 | |||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 |||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 |||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 ||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 |||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 |||
第六篇 工資 |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 ||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 |||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 |||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 |||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 | ||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 |||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 |||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 |||
第二十五章 現代殖民理論 | |||
第二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 第一篇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 |
第二章 生產資本的循環 | |||
第三章 商品資本的循環 | |||
第四章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 |||
第五章 流通時間 | |||
第六章 流通費用 | |||
第二篇 資本周轉 |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 ||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 |||
第九章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周轉的周期 | |||
第十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重農學派和亞當·斯密 | |||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李嘉圖 | |||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 |||
第十三章 生產時間 | |||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 |||
第十五章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 |||
第十六章 可變資本的周轉 | |||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 |||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 第十八章 導言 | ||
第十九章 前人對這個問題的闡述 | |||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 | |||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 |||
第三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 第一篇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 第一章 成本價格和利潤 | |
第二章 利潤率 | |||
第三章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 | |||
第四章 周轉對利潤率的影響 | |||
第五章 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 | Ⅰ.概論 | ||
Ⅱ.靠犧牲工人而實現的勞動條件的節約 | |||
Ⅲ.動力生產、動力傳送和建築物的節約 | |||
Ⅳ.生產排泄物的利用 | |||
Ⅴ,由於發明而產生的節約 | |||
第六章 價格變動的影響 | Ⅰ.原料價格的波動及AE對利潤率的直接影響 | ||
Ⅱ.資本的增值和貶值、遊離和束縛 | |||
Ⅲ.一般的例證:1861—1865年的棉業危機 | |||
第七章 補充說明 | |||
第二篇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 第八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別 | ||
第九章 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 |||
第十章 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超額利潤 | |||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產價格的影響 | |||
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 Ⅰ.引起生產價格變化的原因 | ||
Ⅱ.中等構成的商品的生產價格 | |||
Ⅲ.資本家的補償理由 | |||
第三篇 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 第十三章 規律本身 | ||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 | |||
第十五章 規律的內部矛盾的展開 | |||
第四篇 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 | 第十六章 商品經營資本 | ||
第十七章 商業利潤 | |||
第十八章 商人資本的周轉。價格 | |||
第十九章 貨幣經營資本 | |||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 | 第二十章 關於商人資本的歷史考察 | ||
第二十一章 生息資本 | |||
第二十二章 利潤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 |||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 |||
第二十四章 資本關係在生息資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 |||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虛擬資本 | |||
第二十六章 貨幣資本的積累,它對利息率的影響 | |||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 |||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資本。圖克和富拉頓的見解 | |||
第二十九章 銀行資本的組成部分 | |||
第三十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I | |||
第三十一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Ⅱ(續) | |||
第三十二章 借貸資本 | |||
第三十三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Ⅲ(續完) | |||
第三十四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 |||
第三十五章 通貨原理和1844年英國的銀行立法 | |||
第三十六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 |||
第六篇 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 第三十七章 導論 | ||
第三十八章 級差地租:概論 | |||
第三十九章 級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級差地租工) | |||
第四十章 級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級差地租Ⅱ) | |||
第四十一章 級差地租Ⅱ——第一種情況:生產價格不變 | |||
第四十二章 級差地租Ⅱ——第二種情況:生產價格下降 | |||
第四十三章 級差地租Ⅱ——第三種情況:生產價格上漲。結論 | |||
第四十四章 最壞耕地也有級差地租 | |||
第四十五章 絕對地租 | |||
第四十六章 建築地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 | |||
第四十七章 資本主義地租的發生 | |||
第七篇 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體的公式 | ||
第四十九章 關於生產過程的分析 | |||
第五十章 競爭的假象 | |||
第五十一章 分配關係和生產關係 | |||
第五十二章 階級 |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洲社會的迅猛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下的固有矛盾愈發明顯地暴露出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他們之間的鬥爭日益尖銳,呈現複雜化的趨勢。馬克思為了給無產階級提供強大的理論武器,開始著手研究政治經濟學。
1857年,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馬克思認為,隨著經濟危機而來的可能是革命,在這之前要用科學理論武裝工人階級。因此,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我現在發狂似地通宵總結我的經濟學研究,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問題搞清楚。”
為了寫作《資本論》,馬克思20年如一日,每天堅持到英國博物館去看書,查閱資料,被圖書館員稱為最勤奮的讀者。馬克思在閱覽室里埋頭讀書的時候,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腳來回擦地,天長日久之後,竟然把他的固定座位下堅硬的水泥地磨出了一道凹下去的印子,被人們傳頌為“馬克思的足跡”。
對於馬克思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保爾·拉法格回憶說:“工作變成了馬克思的一種癖好,他是如此地專心工作,以致廢寢忘食。他常常要被呼喚好幾遍才下樓到餐室去,而且幾乎不等咽下最後一口飯就又回到他的書房去了。”
據不完全統計,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的過程中,閱讀了2000多冊有關的經濟學著作,收集了4000多種報刊雜誌,研究了大量的英國官方會議的有關文件和藍皮書。他寫的各種摘錄、手稿、提綱、札記等達100多本。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係的,而生產關係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關係的總和。《資本論》正是系統地分析資本主義的全部生產關係,而且這種分析是辯證的,由簡單到複雜,由局部到整體,由本質到現象。《資本論》第一卷重點研究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係,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係的一般本質。《資本論》第二卷分析作為生產和交換的統一的廣義的資本流通過程,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係在流通中的表現。《資本論》第三卷分析了作為生產、流通、分配的統一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進一步重點揭示了接近社會表面的分配領域的資本主義剝削關係。至於資本主義的消費關係,一、二、三卷都作了有關的分析。
勞動價值論是《資本論》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論》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而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是勞動的二重性學說。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處處都碰到不能解釋的現象。實際上,這就是批判地理解問題的全部秘密”。勞動二重性的原理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正是由於《資本論》的全部分析都建立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所以《資本論》具有高度的科學性。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
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和動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全部《資本論》都是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展開分析的。《資本論》第一卷著重闡明剩餘價值的生產,第二卷著重闡明剩餘價值的實現,第三卷著重闡明剩餘價值的分配,第四卷著重闡明剩餘價值學說的歷史。所以,剩餘價值是貫穿在整個《資本論》中一條主導的紅線。正因為這樣,四卷《資本論》構成一部全面反映資本主義剝削關係的完整的剩餘價值理論。
《資本論》通過對剩餘價值這個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從而科學地證明了一個真理,這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只是與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特殊歷史性的制度,它必將隨著生產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而趨於滅亡。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鐵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根據以無可懷疑的知識所作的絕對認真的研究,得出了這個結論: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定要被消滅。”
儘管馬克思破解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存在秘密”,但是為了徹底克服抽象的統治,必須從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過渡到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實現人類解放。所以,雖然《資本論》的“最終目的”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但是,作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它並不僅是一種“純粹的科學認識”,更是一種“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的武器,是“一種關於人類解放的學說”。所以,馬克思在亞當·斯密、李嘉圖等人認為已有答案的地方,發現了問題所在,他不是“簡單地確認一種經濟事實”,而是“把理解全部資本主義生產的鑰匙交給那個知道怎麼使用它的人”,“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在這一意義上闡釋《資本論》的“科學性”,不僅彰顯了其批判性和革命性,而且論述了它在何種意義上超越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的第10-11段和第二版跋的第5至15段,馬克思分析了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就是階級關係,因此政治經濟學具有強烈的階級性。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們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科學研究。”
不同時期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情況,是和當時階級鬥爭的形勢密不可分的。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資本主義出現以後才產生的。15世紀末,隨著早期資本主義商品流通的發展,出現了重商主義學派。從17世紀中葉開始,又出現了資產階級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始於威廉·配第,發展於亞當·斯密,至大衛·李嘉圖而登峰造極。在法國,始於布阿吉爾貝爾,中間有魁奈、杜爾哥,最後有小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西斯蒙第。古典政治經濟學產生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尚未充分發展的時期,因此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生產關係的本質中去,揭露資本主義的一些矛盾,包含了一些科學的因素。例如,古典學派的最後代表李嘉圖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利益的對立在分配領域中的表現,“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作他的研究的出發點。”馬克思指出:“只要政治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就是說,只要它把資本主義制度不是看作歷史上過渡的發展階段,而是看作社會生產的絕對的最後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階級鬥爭處於潛伏狀態或只是在個別的現象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它還能夠是科學。”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有一個共同的錯誤,這就是,不把資本主義看作是一種歷史現象,而是看作永恆不變的社會,把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看作適用於一切社會的規律。這是由他們的階級立場決定的。所以,古典學派發展到李嘉圖時,“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1820年到1830年,“這是李嘉圖的理論庸俗化和傳播的時期,同時也是他的理論同舊的學派進行鬥爭的時期。”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發表不久,就引起了批評,引起了李嘉圖學派及其反對者之間的論戰。有的人把它普及開來,有的人利用它來反對重商主義等舊學派,有的人把它作為反對資產階級的武器,有的人在捍衛李嘉圖學說的過程中把它庸俗化了。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在當時這一論戰還帶有“公正無私的性質。”這是因為當時的大工業剛剛脫離幼年時期,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的鬥爭還是主要的問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還沒有成為主要矛盾。然而,這場論戰與18世紀下半葉魁奈死後、重農學派和反對者之間的爭論相比,已經遜色得很多。1830年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發展史中更替其支配地位的分水嶺。馬克思指出:“1830年,最終決定一切的危機發生了。”“法國和英國的資產階級奪得了政權。從那時起,階級鬥爭在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採取了日益鮮明的和帶有威脅性的形式。它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爭鬥,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庸俗經濟學局限於描述資本主義社會的表現現象,抹煞資本主義的矛盾,為資本主義辯護。隨著1848年革命而引起的英國工人運動的高漲,在英國出現了庸俗經濟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他的特點是折衷主義,妄圖在不觸動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條件下,在分配領域實行某些改良,調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當時庸俗經濟學的另一派代表是法國的巴師夏,他代表熱衷於自由貿易的法國工商業資本家的觀點,企圖把資本主義描述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在《資本論》第二版跋文的第16至27段,馬克思說明了《資本論》的方法論。
總的來說,《資本論》的方法就是唯物主義辯證法。但要真正掌握它,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馬克思說:“人們對《資本論》中應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例如,有人說馬克思是“形而上學地研究經濟學”,“是整個英國學派的演繹法”;有人說他用的是批判的分析法;也有人說他的研究方法是“現實主義”的,而敘述方法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等等。對於人們的種種議論,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作了回答,其中特別詳細引證了俄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考夫曼對《資本論》方法的評論。這段評論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馬克思特別注意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二、馬克思把社會運動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觀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三、這些規律不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而決定人的意志;四、馬克思特彆強調研究每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五、馬克思闡明了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等等。對於考夫曼的上述評論,馬克思滿意地認為,他所描述的“正是辯證方法”。把唯物辯證法應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來,是馬克思的首創。“就本來意義上說,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馬克思就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來研究資本主義經濟,揭露資本主義矛盾,揭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
《資本論》的方法,不僅是辯證的,而且是唯物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已經“說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表現在,他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看作“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在研究經濟運動規律時,不是從觀念出發,而是從客觀事實出發。針對有人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混為一談的錯誤,馬克思指出:“我的辯證方法,從根本上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他稱為觀念而甚至把它變成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創造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在黑格爾那裡,物質和精神的關係被顛倒了,因而他的辯證法是“倒立著的”,並且被“神秘化了。”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錯誤,吸收了他的辯證法中的科學成分,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唯物辯證法。這兩種辯證法對現實世界起著不同的作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國的時髦東西,因為它似乎使現存事物顯得光彩。”這是因為黑格爾運用唯心主義辯證法,企圖論證普魯士君主立憲制度的合理性,起著維護統治階級的反動作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則“引起資產階級及其誇誇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這是“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在肯定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產生的同時,又論證了它滅亡的必然性。
馬克思把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運用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創立了《資本論》的方法論體系。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
研究政治經濟學必須運用抽象力。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這就是說,《資本論》使用的方法同自然科學使用的實驗方法是不相同的,因為《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關係,它既不能使用顯微鏡,也不能使用化學試劑,而只能運用抽象力。
什麼是抽象呢?就政治經濟學來說,抽象就是從具體的、大量的經濟現象出發,經過思維的加工,抽象出一些簡單的範疇。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這段話,對於如何進行研究工作,講得很清楚:(1)佔有材料;(2)進行分析;(3)探尋內在聯繫,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由具體到抽象的方法。但這還不是抽象的全過程,在一定階段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後,還要採取適當的形式,把研究的結果敘述出來。
什麼是適當的敘述形式呢?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作了闡述。他在總結了政治經濟學史上的經驗教訓之後認為,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形式才是唯一正確的敘述形式。這就是把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邏輯加工,並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敘述出來。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敘述方法,是以詳細佔有材料並進行大量研究為前提的,所以它只是在形式上不同於研究的方法。
馬克思在這部作品中對古典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人的理論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觀點,同時吸收了黑格爾的辨證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里葉、聖西門等人的影響。馬克思自己認為他的目的是:“用辨證的方法,經過批判,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找出現代社會的運動規律”,為現代工人運動提供科學的依據。為此,他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中埋頭鑽研經濟材料達12年。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最主要的不公平在於對勞動的剝削,勞動者得到的報酬要低於他們所生產的價值,其剩餘價值被擁有生產資料的僱主獲得,生產資料的個人佔有與生產產品的社會化矛盾必然會導致周期性地經濟危機發生。他力圖揭示資本積累的過程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他認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基本單元,商品的流通和對利潤的追求會導致社會中經濟與道德的衝突和分裂,主觀的道德價值和客觀的經濟價值會分道揚鑣,政治經濟學應該研究價值的分配方式,使經濟學的發展符合法律和道德觀念。
馬克思認為政治經濟學家應該按照客觀規律去研究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社會的經濟發展規律如同自然科學一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應該了解這種規律,依照客觀規律行事。商品生產要進行社會化,要有意識地控制商品生產,以使其達到最大的利用度。
《資本論》提供的是認識世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現成的教條,《資本論》的理論也需要在實踐中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要把握以下四點:
1.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觀點,由於種種原因過去被忽視簡單化了,如關於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作為生產勞動創造商品價值的觀點,關於多種財產權及其內部構成關係的觀點等,這些觀點的重要價值已日益為人們所認識,需要我們從現實出發進一步加以研究和闡釋。
2.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有一些與當時現實相符,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變化,已與當前現實不符的具體觀點,應當實事求是地加以改變。
3.我們在社會主義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面臨的新任務,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進行與時俱進的新的探索與研究,作出科學的說明,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問題。
4.需要力求準確理解和把握《資本論》的基本理論,減少誤解與錯解。應當區分哪些是附加於馬克思的甚至錯解了的東西,特別是要劃清科學社會主義同空想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以及民主社會主義的根本區別,堅持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已經有了政治經濟學,不過那是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把“國民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只講物與物的關係,不講人與人的特殊社會關係,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看成自古有之,永恆存在的東西。馬克思通過創作《資本論》,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根本革命,為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資本論》明確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唯物辯證法作指導,運用科學抽象法進行研究,從而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資本論》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分析了勞動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從而為政治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習近平《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
18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在德國漢堡正式出版。
關於該書結構的構想,馬克思在1866年他給庫格曼的信中有過描述:“全部著作分為以下幾部分: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四冊,理論史。”但《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后,由於馬克思身體狀況的惡化。第二、第三卷未及出版,馬克思就與世長辭了。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於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曾打算整理出版《資本論》第四卷,可惜未能如願。這部分後來被考茨基整理為《剩餘價值學說史》,於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
1930年3月,上海崑崙書店出版馬克思的主要經典著作《資本論》的第1卷,第1分冊(即第1卷的第1篇),由陳啟修(陳豹隱)根據德文版參照日文版翻譯。
1932年8月、1933年1月,在北平東亞書店出版《資本論》的第2、3、4分冊,包括第1卷的全部,由潘冬舟翻譯。1932年9月,北平國際學社出版《資本論》的上冊,由王慎明(思華)、侯外廬譯。
1934年5月,商務印書館出版《資本論》第1卷第1分冊(即第1卷第1、2篇),吳半農譯,千家駒校。
1936年6月,北平世界名著譯社出版《資本論》第1卷中冊(即第3篇第8章至第4篇第13章)。世界名著譯社出版《資本論》第1卷下冊(即第5篇第14章至第7篇第25章),右銘、玉樞譯。
1938年,《資本論》全譯本問世。
2018年1月,《資本論》首次出少兒彩繪版。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於德國特利爾城,是德國最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以及《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的作者。在1857年至1858年的近一年的時間內,馬克思創作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即《資本論》的第一稿),第一次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發現。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在漢堡問世,在西方引發了一場強烈的轟動。《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由於馬克思的過早逝世而未能最終完成,后經恩格斯整理和增補,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資本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