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介面

并行介面

并行介面,指採用并行傳輸方式來傳輸數據的介面標準。從最簡單的一個并行數據寄存器或專用介面集成電路晶元如8255、6820等,一直至較複雜的SCSI或IDE并行介面,種類有數十種。一個并行介面的介面特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描述:1. 以并行方式傳輸的數據通道的寬度,也稱介面傳輸的位數;2. 用於協調并行數據傳輸的額外介面控制線或稱交互信號的特性。數據的寬度可以從1~128位或者更寬,最常用的是8位,可通過介面一次傳送8個數據位。在計算機領域最常用的并行介面是通常所說的LPT介面。

概述


通常所說的并行介面一般稱為Centronics介面,也稱IEEE1284,最早由Centronics Data Computer Corporation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制定。Centronics公司當初是為點陣行式印表機設計的并行介面,1981年被IBM公司採用,後來成為IBM PC計算機的標準配置。它採用了當時已成為主流的TTL電平,每次單向并行傳輸1位元組(8-bit)數據,速度高於當時的串列介面(每次只能傳輸1bit),獲得廣泛應用,成為印表機的介面標準。1991年,LexmarkIBM、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為擴大其應用範圍而與其他介面競爭,改進了Centronics介面,使它實現更高速的雙向通信,以便能連接磁碟機、磁帶機、光碟機、網路設備等計算機外部設備(簡稱外設),最終形成了IEEE1284-1994標準,全稱為"Standard Signaling Method for a Bi-directional Parallel Peripheral Interface for Personal Computers",數據率從10KB/s提高到可達2MB/s(16Mbit/s)。但事實上這種雙向并行通信並沒有獲得廣泛使用,并行介面仍主要用於印表機和繪圖儀,其他方面只有的少量設備應用,這種介面一般被稱為列印介面或LPT介面。

通信原理


并行介面中各位數據都是并行傳送的,它通常是以位元組(8位)或位元組(16位)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
如附圖所示,圖中的并行介面是一個雙通道的介面,能完成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其中,數據的輸入/輸出是由輸入/輸出緩衝器來實現的,狀態寄存器提供狀態信息供CPU查詢,控制寄存器接收來自CPU的各種控制命令。
在數據輸入過程中:輸入設備將數據送給介面同時使“數據輸入準備好”有效。介面把數據送給輸入緩衝寄存器時,使“數據輸入回答”信號有效,當外設收到應答信號后,就撤消“數據輸入準備好”和數據信號。同時,狀態寄存器中的相應位(“數據輸入準備好”)有效,以供CPU查詢。當然,也可採用中斷方式,向CPU發出中斷請求。CPU在讀取數據后,介面會自動將狀態寄存器中的“數據輸入準備好”位複位。然後,CPU進入下一個輸入過程。
在數據輸出過程中:當CPU輸出的數據送到數據輸出緩衝寄存器后,介面會自動清除狀態寄存器中的“輸出準備好”狀態位,並且把數據送給輸出設備,輸出設備收到數據后,向介面發一個應答信號,告訴介面數據已收到,介面收到信號后,將狀態寄存器中的“輸出準備好”狀態位置“1”。然後,CPU進入下一個輸出過程。

主要特點


并行介面是指數據的各位同時進行傳送,其特點是傳輸速度快,但當傳輸距離較遠、位數又多時,就導致通信線路複雜且成本提高。

串、並口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條車道,而並口就是有8個車道同一時刻能傳送8位(一個位元組)數據。
但是並不是並口快。由於8位通道之間的互相干擾,傳輸時速度就受到了限制。而且當傳輸出錯時,要同時重新傳8個位的數據。而串口沒有干擾,傳輸出錯后重發一位就可以了,所以要比並口快。串口硬碟就是這樣被人們重視的。

分類


在IEEE1284標準中定義了多種并行介面模式,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SPP (Standard Parallel Port)標準并行介面
EPP (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強并行介面
ECP (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擴展功能并行介面
這幾種模式因硬體和編程方式的不同,傳輸速度可以從50K Bits/秒到2MB/秒不等。一般用以從主機傳輸數據到印表機、繪圖儀或其它數字化儀器的介面,是一種叫Centronics的36腳彈簧式介面(通常主機上是25針D型介面,印表機上是36針Centronics介面)。

連接器


IEEE1284介面連接器
IEEE1284介面連接器
并行介面,通常主機上是25針D型介面,印表機上是36針彈簧式介面(Centronics介面)。
IEEE1284標準規定了3種連接器,分別稱為A、B、C型:

A型

DB-25孔型插座(母頭)
DB-25孔型插座(母頭)
25PIN DB-25連接器,只用於主機端。
DB-25孔型插座(也稱FEMALE或母頭),用於PC機上,外形如附圖:
DB-25針形電纜插頭(公頭)
DB-25針形電纜插頭(公頭)
這種A型的DB-25針型插頭(也稱 MALE或公頭),因為尺寸較小,也有少數小型印表機(如POS機印表機等)使用(非標準使用),但電纜要短。

B型

36PIN Centronics電纜插頭
36PIN Centronics電纜插頭
36PIN Centronics插座
36PIN Centronics插座
36PIN 0.085inch間距的Champ連接器,帶卡緊裝置,也稱Centronics連接器,只用於外設。 36PIN Centronics插座(SOCKET或FEMALE),用於印表機上。

C型

Mini-Centronics 36PIN插座
Mini-Centronics 36PIN插座
新增加的Mini-Centronics 36PIN連接器,也稱為half-pitch Centronics 36 connector (HPCN36),也有稱MDR36,36PIN 0.050inch間距,帶夾緊裝置,既可用於主機,也可用於外設,應用還不夠普遍,因有競爭力的新的介面標準的不斷出現,普及應用很難。
新介面還增加了兩個信號線Peripheral Logic High和Host Logic High,用於通過電纜能檢測到另一端是否打開電源。

介面電纜


性能要求

并行介面電纜
并行介面電纜
最早的Centronics並口電纜長度為2米,且只能支持10KB/s的數據率傳輸,對性能要求不高。為了把數據率提高到2MB/s以上,對IEEE1284電纜提出許多特殊要求:
1)因為是并行數據,為避免傳輸時各BIT數據間的串擾,每條數據線都需要配合一條地線,形成雙絞線結構;
2)每對信號和返回地線間的不平衡特性阻抗為62歐±6歐(在頻帶4M-16MHz上);
3)線間串擾不超過10%;
4)電纜有屏蔽層,並與接頭的屏蔽殼連接,使用360度包裹。

典型電纜

典型的IEEE1284 電纜有如下6種,標準長度為10、20、30英尺(約3、7、10米):
AMAM :Type A Male to Type A Male(一般用於計算機間互聯)
AMAF :Type A Male to Type A Female(一般用於延長線或連接A型口并行印表機)
AB :Type A Male to Type B Plug(一般用於連接計算機和普通B型口印表機)
AC :Type A Male to Type C Plug
BC :Type B Plug to Type C Plug
CC :Type C Plug to Type C Plug
其中前3種為常用的電纜,后3種是與新增加的C型介面相關的電纜。

鏈式連接


依照IEEE 1284鏈式連接規格書,一個並口最多可以連接8個設備,而每個鏈式連接設備擁有2個並口連接器,1個主連接器(host connector)和一個直通連接器(pass through connector)。主機連到第一個設備的主連接器,其直通連接器連接下一個設備的主連接器,依次連接。而不支持鏈式連接的設備可接在最後1個設備的直通連接器上。不過常見的都是一對一連接,很少能見到這種設備。

發展困境


電腦中的介面是主機與外部設備間傳送數據的“大動脈”,隨著處理器速度的節節攀升,介面的數據傳輸速度也需要逐步提高,否則就會成為電腦發展的瓶頸。
并行數據傳輸技術向來是提高數據傳輸率的重要手段,但是,進一步發展卻遇到了障礙。首先,由於并行傳送方式的前提是用同一時序傳播信號,用同一時序接收信號,而過分提升時鐘頻率將難以讓數據傳送的時序與時鐘合拍,布線長度稍有差異,數據就會以與時鐘不同的時序送達,另外,提升時鐘頻率還容易引起信號線間的相互干擾,導致傳輸錯誤。因此,并行方式難以實現高速化。從製造成本的角度來說,增加位寬無疑會導致主板和擴充板上的布線數目隨之增加,成本隨之攀升。
在外部介面方面,IEEE 1284并行口的速率可達300kBps,傳輸圖形數據時採用壓縮技術可以提高到2MBps,而RS-232C標準串列口的數據傳輸率通常只有20kbps,并行口的數據傳輸率無疑要勝出一籌。因此并行口一直是印表機首選的連接方式。對於僅傳輸文本的針式印表機來說,IEEE 1284并行口的傳輸速度可以說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對於一再提速的激光印表機來說,情況發生了變化。筆者使用愛普生6200L在列印2MB圖片時,速度差異不甚明顯,但在列印7.5MB大小的圖片文件時,從點擊“列印”到最終出紙,使用USB介面用了18秒,而使用并行口時,用了33秒。這一測試結果說明,現行的并行口對於時下流行的激光印表機來說,已經力難勝任了。
不過,“在相同頻率下并行通信速度更高”這個基本的道理是永遠不會錯的,通過增加位寬來提高數據傳輸率的并行策略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技術進步周而復始,以至無窮,沒有一項技術能夠永遠適用。電腦技術將來跨入THz時代后,對信號傳輸速度的要求會更高,USB和FireWire等新串列介面所使用的差分傳輸技術是否還能滿足未來要求,是否需要另一種更好的技術來完成頻率的另一次突破,這些都需要人們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