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琴

國民政府蕭縣縣長、抗日烈士

王雪琴(1889-1938),原名慶鶴,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丁庄村人。1921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學。畢業后出任江蘇省贛榆縣政府行政科長。後來在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任教員。爾後又擔任蕭縣縣政府第一科長,主管行政事宜。

人生經歷


王雪琴(1889-1938),原名慶鶴,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丁庄村人。1921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學。畢業后出任江蘇省贛榆縣政府行政科長。後來在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任教員。爾後又擔任蕭縣縣政府第一科長,主管行政事宜。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華。上海、太原失守以後,淮北局勢逆轉。12月王雪琴接任蕭縣縣長,受命於危難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統一戰線方針的感召下,在愛國抗日大潮的推動下,王雪琴主持成立蕭縣民眾抗日動員委員會,舉辦抗日訓練班,軍民抗日熱情高昂。
1938年5月,侵華日軍兵分兩路包抄戰略要地徐州,日軍吉佐良優第九師團由蚌埠沿津浦路北犯。5月15日,日寇佔領濉溪口以後連夜向蕭縣境內進犯。王雪琴率部配合五戰區駐防部隊,先後於孫圩子瓦子口、轆灣與日軍交戰,打擊敵人。5月16日,日軍進犯縣城近郊。這時候,國民黨一三九師師長李兆英奉命從徐州馳援蕭縣,邀地方政府共同協商守城事宜。王雪琴集中縣常備隊、武裝警察配合協同布防於龍山、虎山、鳳凰山、老鸛山一帶。下午敵人的飛機輪番轟炸縣城及其近郊陣地。隨後敵人又以7門重炮、10多輛坦克猛烈轟擊,到晚上,防禦工事大多數被敵摧毀。一三九師及縣屬部隊傷亡過半,城郊各處制高點相繼失守,於是退守縣城。王雪琴協同李師長坐鎮指揮,日夜督戰,並一再表示:“誓與縣城共存亡!”
5月17日上午,敵軍分三路圍攻縣城。王雪琴率領縣常備隊及武裝警察配合一三九師據城防守,浴血奮戰。上午用磚石泥土堵死城門,在城牆上修築工事。下午,日軍的坦克從龍山南麓沿公路向城南門猛衝,步兵隨後發起衝鋒,多次被守軍英勇擊退。
徠5月18日拂曉,日軍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敵人以小股部隊試探攻城。上午約8點鐘,敵人的坦克將北門東側城牆沖開一個缺口,攻入城內。經過兩個小時激烈的巷戰,抗日官兵傷亡極其慘重。王雪琴和縣常備總隊長耿繼賢共同指揮常備隊、武裝警察固守縣政府。這時,大批日軍從北門攻入城內,李師長已帶領衛隊從東門南邊城牆縋城突圍出走。王雪琴見勢難以堅持,只得帶領耿繼賢及警衛等10餘人縋城突圍。在向祖庄東北望城岡方向突圍時,被日軍發現。敵人集中火力追擊,王雪琴與耿繼賢等遇難。這次戰鬥共有二三千抗日官兵為國捐軀。
新中國成立后,王雪琴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