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村

廣東省珠海市乾務鎮下轄村

馬山,作為山名,在中國各地形狀似馬都會被稱為馬山。馬山,作為地名在很多地方都有,例如馬山縣、馬山區、馬山鎮等等,叫馬山村也不少,這裡所說的馬山村特指地球村東經113°8′30″、北緯的22°10′30″的鄉村。

馬山村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的南面,東鄰南山三里、沙龍、新村,南與虎山、荔山相望,西與新會、台山隔海遙望,北與網山、夏村相連,總面積23.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5公里。

馬山村有村民七千多人,是珠海市最大的一個村,2200多戶村民,姓別分為張、林、陳。張姓佔馬山村的60%林姓25%陳姓15%。馬山村隸屬於乾務鎮,毗連七星村,麒麟村,山清水秀,英才輩出,氣候宜人。

村莊資源


馬山村現存百年以上的荔枝樹多株。主要品種有淮枝、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玉荷包,以淮枝數量最多村內資源:粘土,鉻鐵礦,磁赤鐵礦,白雲岩,石灰石,車輪礦
地圖
地圖

馬髻山

馬髻山
馬髻山
馬山大村後山丘似馬頭形狀,故民國二十年(1931年)稱為馬髻山,葵山村又名蓼葵村,明朝景泰年間(1437年)立村,以張、陳、林三姓為主,張迪大號名(創基)其孫允直攜子遷居葵山村居住。石閘村在葵山村側,明朝景泰年間(1443年)立村,是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林帝佑的故鄉,正統十四年(1499年)失村,村民遷徙到馬山村或其他地方居住。1486年前,大王角涌貫通至葵山村口,民國年間在葵山村東設有圩場,便於附近商船、漁艇、農戶和疍家(指水上捕魚人家)趁圩趕集,一度成為繁華鬧市。登上蓼葵村的山崗,望向馬山大村,一匹賓士駿馬的頭部影像赫然在目,那就是馬髻山。
馬髻山山頂有三塊長條形的花崗岩石,自然疊成品字型,恰似梳起的髮髻,人踏上去會像“蹺蹺板”那樣,隨著重心的偏移而一起一落搖動,馬髻山也因此而得名。
大髻石陣
大髻石陣
大髻三疊石
大髻三疊石
攀登蹺板石
攀登蹺板石

河涌溪流

二圍涌
二圍涌
大王角涌
大王角涌
二圍涌(門口環涌),位於馬山村前,由馬山糧食加工廠(米機)到興隆圍;深埗頭涌位於馬山村西,由芒咀至泥坂溏;大王角涌位於龍山村東,由平塘至盛生圍;中心支渠位於馬山村前,由連豐圍至村前公路邊;反修大堤位於馬山村西,由高圍至荒尾;二圍尾涌位於馬山村前,由一圍至連豐圍;赤崗坑位於馬山村后,由赤崗坑至浮水圍;秧坑位於馬山村東,由秧坑水塘至盛生圍;黃膽坑位於麟山村東,由黃膽坑至平塘;水井坑位於馬山村后,由水井坑至大王角涌;沙涌位於馬山村東起於一頃至新圍仔。
引淡沖鹹水渠
引淡沖鹹水渠

村莊簡介


2009年末,斗門區面積674.8平方千米,轄5個鎮,20個社區、10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井岸鎮。馬山村行政區劃代碼440403105210及城鄉劃分代碼220

車次


信禾406、407、416、均可到達。
馬山車站
馬山車站

文化


舊事傳說

清朝時期新會縣出了一位狀元,此位狀元非常高傲,認為一定要光宗耀祖好好慶祝,所以號令全鄉的人舉辦一次巡遊慶典,狀元命人乘上大船張燈結綵、敲鑼打鼓的由崖門水道而下,不知道這位狀元是不是真的會看風水,臨近馬山村的時候看到馬山的山勢感到驚訝,迅速命令下人不要聲張並低調前行,生怕驚動到了村裡的達官貴人,而後狀元再次細心觀察馬髻山,認為這一匹馬為入林馬,是沒有靠山的,然後再次命人敲鑼打鼓大搖大擺地繼續巡遊。然而,好象真被這個狀元說中了似的,就此馬山村村運不濟,由那時開始也就沒有再出過什麼名人了。
民國時期馬山村出了一個梟雄名叫張豬仔(創基祖後人)他帶領一夥兄弟在崖門黃矛海域當起了海盜,以打劫進出於附近水道的商船和官船為生、“張”的海盜團伙不會騷擾當地的貧苦百姓,據傳“張豬仔”把部分搶掠而來的金銀財寶收藏在火燒茅山的禾叉坑,寶藏是真是假有待人們去探究、不過這個傳說倒是讓馬山村添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登上馬髻山,環顧左邊大王角山似蟄伏青龍,右邊火燒茅山如盤踞白虎,映入眼帘的這個村場似乎布局不錯,但放目往南望去,卻是大片平坦的土地和海灘,一直延伸到黃茅海出海口,“左青龍右白虎”的格局可惜沒有前案、沒有遮攔,算不一塊好的風水寶地。
俯瞰馬山村
俯瞰馬山村
馬山村立村不久,村民疾病很多,父老們磋商決定,在村前開挖兩個水塘作“馬槽”供馬喝水。之後果然神奇,村民身體健康,疾病減少,人丁興盛。這兩個“馬槽”儼然像一雙眼睛,鑲在馬山村的前面,因而也被形象地稱作“眼塘”,后因村場擴大的需要,填塘建房。
明朝景泰年間張迪大號名創基由新寧(台山)投靠親戚到荔枝山寄居,生子南齡、孫允直,允直攜五子遷居葵山,其後裔以後再分居到現馬山地界立村,創基祖第八世孫張鍾翮在立村后,為紀念張氏宗親曾在南雄珠璣巷定居而開枝立業,故取村名為珠璣鄉。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林氏元老林兆萬、陳氏元老陳維開攜族人先後遷入珠璣鄉,成為陳、林、張三姓聚居的大村莊。因人口日增,互相提議劃分地界,磋商取用抽籤方法劃分地界,抽籤結果是陳氏村東、張氏村中、林氏村西,林氏和張氏協商后交換抽中的簽,變成今天“陳氏村東、林氏村中、張氏村西”的格局,張氏居住西邊仍稱珠璣鄉、林氏居中叫做叢光鄉、陳氏居住村東喚作東昇鄉。馬山大村後山丘似馬頭形狀,故民國二十年(1931年)稱為馬髻山,1941年珠璣、叢光、東昇3條鄉合併統稱為馬山鄉。村落坐北向南,住宅為黃坭砂灰土牆,磚、瓦、木結構,村民聚居在平緩的山坡地上,背靠馬髻山,東邊有楊桃石、龍山、葵山、大王角等小山脈為左青龍,西邊以火燒茅、大灣山的小山脈為白虎。
葵山村
葵山村

主要姓氏淵源

張氏
創基張公祠
創基張公祠
源自黃帝第五子名青陽,生一子名揮,字天裔,居中河北清河郡。揮能文能武,首創弓矢,黃帝以弓為寓,賜其張姓,郡望譜書往往標為“清河郡”。約經一百世傳至張九齡,為張姓嶺南始祖。馬山張氏始祖為張迪大號名創基,由新寧(台山)寄居荔枝山,生子南齡、孫允直,允直攜子先遷居葵山、其後裔再分居馬山、允直分五房:秋崗、秋湖、秋蘭、秋月、秋殷。後有其他張氏遷來又分道安、大成、應晨、景祥、柱照、洪喜幾房人。允直公之五子,其長子秋崗二秋湖後裔多數定居葵山馬山繁衍,秋殷之裔有遷往平沙、台山汶村,秋蘭、秋月之裔遷居台山廣海繁衍、秋崗之孫文玉遷往中山小欖。張氏自八世祖起採用水、木、火、土、金之義的排輩班派:清桂輝炫鍾,洪柱耀垣鏞;沾椿炳培錫,浚傑煥基忠;深材炘理鐸,浩植焯坤鈞;漢相曦陸錦,澤林燁增錕。自二十八世起另有十字排輩班派:雅儀宏興文,質相承崇仁。
創基張公祠:坐落於馬山村村西,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傳統古式和西洋式混凝土結構。祠堂前地坪鋪設花崗岩石,兩側為二層杉木樓閣,前座為混凝土大陽台,周邊鑲著瓷花窗,前檐下灰塑花鳥圖案精緻美觀,建築風格與傳統的祠堂不同,有現代格調。1942年至1983年是馬山小學校舍,2000年後為老人休閑、娛樂活動中心。1941年抗日戰爭戰鬥地點。
林氏
出自黃帝高辛氏之後。殷商的忠臣比干,以死諫君而被紂王挖心而死,其夫人逃難至長林石室產子,周武王滅商以後,念及比干忠君,又有感於其子在山林中出生,便賜姓林名堅,林氏家族由此繁衍開來。馬山林氏祖先的兩個分支均來自福建“九牧林”,一支是第九子蔇公的裔孫森公,從福建莆田遷徙到廣東新會沙岡(新會羅坑鎮石咀鄉)開族的,一世祖森公,二世祖是植公,三世祖是寬公,四世祖有附鳳、儀鳳、翔鳳三個,跟著各自開枝散葉了。字輩派系:宏文崇學,應隆兆昌;明道立德,舉善進良;顯宗華國,繼世傳芳。隨著家族繁衍又創立的字輩:創業垂流,家澤孔長;報本追遠,聖哲賢相;忠存仁義,富貴康強;基開九牧,繁衍萬疆;克繩祖武,光大發揚。
另一支是第六子林蘊的後裔,始祖林允文是元朝宣教朗,原籍新會,三個兒子均未考取功名,家族日漸衰敗,由新會東遷先是寄居於蓼葵村而後遷入馬山大村。字輩班派為:可道長世昌,恭寬信敏惠;勤儉貽謀久,循良賜興榮。其中大子林敬生的的兒子林玄興攜家屬遷徙到中山,初建村名叫龍興,后改為安堂村。
林氏祖祠
林氏祖祠
林氏祖祠:坐落於馬山村村中,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進一天井,抬梁式木構架,祠堂內四條紅木柱托梁支承瓦面,前檐下灰塑的花鳥圖案精緻美觀。1936年開辦少先小學,1946年至1983年是馬山農業合作社和鄉村、大隊部辦公的地方,1983年後為老人休閑、娛樂活動中心。
陳氏
望出穎川,宋時入粵,居南雄珠璣巷。太祖陳舜公自珠璣巷南遷,生陳輝,輝生七子:謨、宣、英、愷、潤、圖、仁,“七子流芳”南下散居,英生法,法生三子:禺山、金山、火山,金山生五子:師孟、師仲、師季、師亮、師佑,師佑因家貧奉母離開台山謀生,后流落南山娶張氏生三子:南雄、現友、意友,現友子孫遷居馬山、蓼葵、咸盪、龍安等村。陳維開原住蓼葵村,后在人多地擠,於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攜妻兒遷居馬山大村為陳氏始祖,分居東昇鄉,族譜記載班派:先德開基永定尊崇大典,象賢纘緒用光啟佑鴻猷。清光緒續班派:祖澤宏書廣右長傳治績,孫謀克振天南群仰名宗。
碧瑚陳公祠
碧瑚陳公祠
碧瑚陳公祠:坐落於馬山村村東,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進一天井,側廊為蓬頂,抬梁式木構架。祠堂內四條花崗岩石柱托梁支承瓦面,祠堂前地坪鋪設花崗岩石,前檐下灰塑的花鳥圖案精緻美觀。1946年至1983年為馬山小學校舍,1983年後為老人休閑、娛樂活動中心。
黃氏
中國大姓之一,商末周初在光州(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亡國后子孫為懷念故國以國為氏,黃氏由此而來。陸高為黃氏一世祖,黃國遺民被遷至江夏(今湖北武昌),黃氏族人以“江夏”為郡號。黃氏因任官等原因向南北遷移,北遷經河南、河北、山東,分支入粵居南雄珠璣巷。斗門地區古稱黃梁都,黃氏從福建莆田、廣東南雄、新會、新寧(台山)、梅沖、香山等地遷入,開荒拓土,擇地而居,繁衍生息,成為當地一大姓氏。龍山村黃氏始祖原籍新會,班派:煥文成紅業,國家裕芬猷。
龍山村牌坊
龍山村牌坊
龍山村又名龍窟村,始祖原籍新會,於清朝乾隆年間(1795年)立村,以黃姓為主,村落坐北向南成塊狀。
麒麟山村又名山底村,也有叫麒麟村,始祖原籍新會,生茂養、華養、觀養3子,於清朝乾隆年間立村,因村後山形似麒麟而得名。以楊姓為主,坐北向南。
楊氏
聚居於麒麟村,未有氏族起源的詳細資料。
麟山村
麟山村
葉氏
未有氏族起源的詳細資料,早期居住在馬山大村東面,陳氏後來遷入而且漸漸興旺壯大,人多勢眾的陳氏蓋過了葉氏,也就是村裡口口相傳的“塵覆葉”的現象,葉氏家族日漸式微。

其他舊村莊

馬山除現存4條鄉村之外,還有好些舊村莊在歷史演變中被遺棄。
1、老殷村(貓碗村):在龍山村東北面,以殷姓為主,始祖殷達輔在宋末(1279年)遷來,殷達輔薄有家財,生四子、分四房。時值宋末,陸秀夫、張世傑奉幼主駐崖抗元,殷達輔捐出大量家財以助軍餉,被歷代稱為義士。
2、沙岡村:在葵山村東側、麒麟山村西南的小山坡,有十多戶人家,以陳姓為主。
3、岩下村(下灣村):在葵山村前小山坡,居住十多戶人家,以陳姓為主。
4、平塘村:在葵山村后的平塘口,以林、陳姓為主。
5、咸盪村、龍耳村、龍安村:在龍山村西側,以陳姓為主。
6、沙尾村:在赤岡水塘口,以張姓為主。
皆因1916年發生宗族五堡械鬥和土匪打家劫舍,這些舊村莊的村民陸續遷往馬山村或其他地方居住,但舊村莊始終沒有被遺忘。

古迹

乾務鎮馬山村的馬山創基張公祠於民國26年(1937年)修建,面寬三間深兩進,花崗岩石門框,石包台、雀替,琉璃瓦當、滴水,蝦公樑上置石獅子,建築佔地面積367平方米。祠堂總體布局完整,有鮮明的嶺南建築風格。(抗日戰爭戰鬥地點)
浮雕
浮雕
壁畫
壁畫
張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距今近二百年)光緒丙午年創基祖裔孫張椿熾捐資倡建重修,同時修建於清朝的有大成張公祠、碧瑚陳公祠、林氏祖祠(革命教育基地)。
古榕樹群
古榕樹2
古榕樹2
古榕樹
古榕樹
馬山村原來在村的周邊栽種不少樹木,尤其是村的西北面的古樹群,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面積約20畝(13500平方米),村民稱之為“西冧”。1970年代前,古樹群內還生長著許多參天古樹,大多為榕樹,並且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天然的樹林小公園,是人民公社時期召開萬人大會的會場。1980年後,由於人口日漸增多,村民建房用地佔用和破壞了古樹群,現在仍存活的古榕樹僅有十幾棵。2010年,斗門區把這遍榕樹劃定為古樹保護區。
孖界巷與牆頭仔
牆頭仔與孖界巷
牆頭仔與孖界巷
馬山村陳、林、張三姓村民分片而居,相鄰的小巷稱為孖界巷,並用黃泥、石灰等材料築起堅實的圍牆,本地人叫"牆頭仔"。"牆頭仔"主要作用是防外來盜賊,以前兩姓間隔開來也可以減少摩擦,兩姓村民互相來往是通過建在街道上的閘口實現的。後來閘口拆了,牆頭仔也拆掉了,現存的牆頭仔已成絕版。
篤篤呯和大字石
馬山村[廣東省珠海市乾務鎮馬山村]
馬山村[廣東省珠海市乾務鎮馬山村]
清乾隆七年(1743年),馬山村前仍是一遍汪洋,傳說有一戲班出外演出乘帆船經過,由於大霧天氣又遇上風高浪急,大船觸礁翻沉,船上戲班演員不幸遇難,從此這個地方每到夜晚就鑼鼓喧天,“篤篤”聲作響,好像有人在開場演戲一樣,村民晚上都不敢靠近。後來村裡人才知道“篤篤”聲音是沉船唯一生還者敲打的,他每天晚上定時在那祭奠打“篤篤”,村民就叫那裡為“篤篤呯”。沉船的地方退潮時裸露一塊大石,石縫裂開像一個“大”字,村民稱為“大字石”。不久,石縫中長出一棵榕樹,形如雨傘,常常傳出鳥鳴聲,有人稱之為“冠帽”,說日後村裡要出能人大官。果然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創基祖裔孫張國興在丁卯科考取第三十二名進士。
大字石
大字石
篤篤砰
篤篤砰
清道光元年,由於海水沖積,河床淤高,“篤篤呯石”四周葦草叢生一片荒灘,成為大片潮田。陳、林、張三姓父老建議在“篤篤呯石”之下修築一條風水堤壩,防止海水咸潮湧入村莊農田,確保村居平安。這條從芒咀山與大王角之間修築得又長又直的堤壩(圍基),日後生長了許多野樹山果,村民便把堤基稱為“果基”,使得馬山村有了遮擋的屏風。
馬卵子石
馬卵子石
馬卵子石
馬卵子石2
馬卵子石2
在村西張氏二十八巷尾的小石山上,有一對橢圓形大石頭,其所在位置恰恰是“馬髻山”馬的下腹部,有人說這組石頭是馬膽,也有人說是雄馬的睾丸,本地俗稱為“馬卵子”。半夜驚叫啼哭不肯入睡的小兒叫夜哭郎,曾經有人把夜哭郎放在“馬卵子石”上坐一會,小兒晚上睡覺就不怕啼哭了。從此,左鄰右里都把夜哭郎、調皮小孩帶來“馬卵子石”上摸一摸、坐一坐,久而久之,連求姻緣的、求子的、身體欠安的、做生意的都來石前奉香秉燭,祈福保佑。更神奇事發生在乾隆四年,有一村民為節省一幅牆的材料,倚靠在“馬卵子石”旁邊蓋房,誰料會長大的石頭把房子擠塌了,逼得房主只好搬遷。不久,大石把正房門都堵塞了一大邊,連小孩子側身也走不進去。由此,港澳同胞、外出謀生的鄉親,每逢回鄉都會來看看這兩塊奇石長大了多少。
井水頭
老張井水頭
老張井水頭
“井水頭”是本地詞語,即是水井及圍繞著水井周圍的平地。以前,達到一定居住人數就在附近打一口井,滿足生活用水需要,婦女們都趁著在“井水頭”洗衣服的機會聊家常,造就了井水頭八卦新聞滿天飛,有時免不了生出一些是非。後來雖用上了自來水,但“井水頭”是象徵和諧融洽生活的地方,到現在仍然保留下來。
老林井水頭
老林井水頭
老陳井水頭
老陳井水頭

民俗

八音鑼鼓櫃
八音鑼鼓櫃在斗門地區流傳了300多年,是明清期間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音樂社團,也據傳是清代咸豐年間,清政府鎮壓洪兵起義,禁演粵劇,群眾以鑼鼓櫃演奏代替演劇,鑼鼓櫃與粵劇、粵曲、廣東音樂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鑼鼓櫃又叫八音櫃,由一個裝有輪子能自由移動的5尺長的亭子式木櫃,櫃頂不僅雕刻精美圖案,還吊著刺繡綢緞,下方則裝有小鼓、銅鑼、銅鼓等敲擊樂器。表演時樂手身著盛裝,以嗩吶模仿粵劇生、旦板腔,伴以其他樂器演奏,表現特定的戲劇場面或者演奏牌子曲。馬山村林姓中心樂社和張姓文娛組分別成立鑼鼓櫃樂隊,平時吹拉彈唱自娛自樂,慶祝節日時與飄色、地色一起參加藝術巡遊,有些村民舉辦婚嫁、壽宴喜慶活動或者喪事,會請來鑼鼓櫃樂隊表演以增添氣氛。
馬山中心樂社鑼鼓櫃
馬山中心樂社鑼鼓櫃
斗門鑼鼓櫃前身為“八音隊”,是明清以來,各鄉村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音樂社。一支完整樂隊最少需要十人亦可多達四十人,平時吹拉彈唱自娛自樂,節慶時與飄色地色一起結隊參加藝術巡遊,有紅白事之邀亦上門演奏。斗門區的馬山、小濠沖、南山、乾務等村莊都有樂館、樂社。馬山、小濠沖等村的樂社甚至可以組織起演出隊。鑼鼓櫃又叫“八音櫃”,是一個可以拖動的5尺長亭子式木櫃,櫃頂不僅雕有精美圖案,還吊著刺繡綢緞。下方則裝有小鼓、銅鑼、銅鼓等敲擊樂器。表演時,樂手身著盛裝,以嗩吶模仿粵劇生、旦板腔,並加以其他樂器伴奏,往往表現特定的戲劇場面或演奏牌子曲。2007年3月29日公布為珠海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散仔館和女仔房
二十世紀50至80年代初,馬山村興起“散仔館”和“女仔房”,這些活動場館一般是自發組合而成。“散仔館”為未婚男性聚居,多是利用閑置的竹木、茅草蓋成的茅房;“女仔房”則是公共房產或者有人免費騰出空房,供未婚女性聚居。“散仔館”和“女仔房”的產生,主要原因是有些未婚的青年兄弟姐妹多,家庭住房擠迫,唯有在外面找地方棲身。當時除了日間勞作就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青年男、女晚飯後便分別到“散仔館”和“女仔房”聚集。男的捉象棋、玩撲克、抽水煙、講故事,編織魚籠、籮筐、箥箕、魚網、魚罾;女的繡花、打毛衣、縫補衣服、編織葵藝製品、唱“木魚”等等。聚居的集體生活通過閑聊,五花八門的信息迅速交換傳播。
馬山藕與馬山牛
“馬山牛,馬山牛”,人們曾經這樣稱呼馬山人,不少人以為馬山人性格倔強“牛頸”,蠻不講理,其實這是歷史的誤會。原來,馬山村地勢北高南低,村中人口稠密多垃圾淝水,雨季時節帶走的生活淝水積澱在一百幾十畝的門口田。早在清朝光緒初年,馬山村門口田種植出產的蓮藕生食又脆又甜,煮熟入口又松又香,來往石岐、江門、開平、小欖的船工吃過都讚不絕口、四處傳播,一時令省港澳吃藕者必覓馬山產的蓮藕,眾人美其名為“馬山藕”。茶樓酒館更以銷售馬山藕為招牌,菜牌都寫上馬山藕招徠食客。因藕與牛諧音,一傳十、十傳百,“馬山藕”誤傳為“馬山牛”。
裝泥魚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馬山村、虎山村、網山村、的漁民互相交流下發明了裝泥魚這一項技藝,清同治十二年出版的《香山縣誌》(本衙藏版)卷十四中記載:“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色灰黑,長三四寸,身有花點,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為花魚顏色與泥土相近,村民們習慣把它叫作泥魚。裝泥魚是極富地方特色的一項傳統習俗,在馬山村、虎山村、荔山村、網山村、大海環村、石狗村尤為興盛,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謀生技能,一種獨特的勞作方式。裝泥魚習俗主要有製作魚籠、製作魚簍、製作泥板、捕捉泥魚四道主要程序,具有地域性、獨創性、實用性和性別差異性的特點,這一傳統習俗祖祖輩輩相傳至今,家喻戶曉,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遠攝裝泥魚
遠攝裝泥魚
裝泥魚近照
裝泥魚近照
織泥魚籠比賽
織泥魚籠比賽
泥魚籠:這種編織泥魚籠的技藝在斗門區乾務鎮虎山村、馬山村、荔山村、網山村、大海環村和石狗村廣為流傳,並成為當地極富地方特色的一項傳統手工技藝,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裝泥魚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與泥魚相類似的白鴿魚,其學名叫蜥形副平牙鱖虎魚,俗稱白鴿、白甲或者白花魚。屬“彈跳魚”科,長約10厘米,形似泥鰍,身為圓錐狀的小型魚類,雙眼長在頭頂部位,“眼高於頂”,人們用“白鴿眼”來形容瞧不起人的傲慢態度。另一種說法則相傳五山漁村曾飛來一種名為“白鴿”的神鳥,常食此魚后變得性情溫馴,經常著地與人相處,久而久之,人們將“白鴿鳥”吃的魚喚作白鴿魚。
為什麼沒了第7生產隊
人民公社時期,馬山大隊(即馬山村)共有31個生產隊,麒麟村為1隊、龍山村為2隊、蓼葵村為3隊,大村的陳姓社員組成4至6隊和30隊、林姓社員組成7至15隊、張姓社員組成16至29隊和31隊。有一個生產隊長用油漆在打禾機寫生產隊名時,誤將大寫數字的“柒”字寫成了木柴的“柴”字,其他生產隊的社員都把這個生產隊笑稱為“柴隊”,叫慣以後基本無人叫7隊了。

郵政編號

519175

經濟


村民種養業

曬穀1
曬穀1
馬山村地處珠江出海口的崖門、黃茅海水道東岸,灘塗遼闊、鹹淡水匯流,水產資源豐富。清代乾隆至同治年間(1736—1862年),村前仍是一片荒灘,葦草叢生,村民的主要生計還是利用農曆初一前和十五后的海水退潮期,按照魚汛季節出海捕魚,有採用踩櫳、蝦撐、繒仔捕捉魚蝦,也有裝泥魚、耙龍鬚魚、摸龍利、撈禾蟲、閘沙蝦、挖烏魚、捉白鴿魚,並有用茶麩餅葯毒殺海狗魚等方法捕獲海產。後來海水沖積河床逐步淤高,成為大片潮田。
年代的更替發展,使滄海變成桑田,馬山村的耕地水源充足又肥沃,面積又多又大,村民逐漸以種植水稻為主,分早、晚兩造種植,1952年至1960年水稻種植面積達到9800多畝。1964年興建了五山引淡水利工程電灌站,從南門涌引入淡水灌溉、沖刷鹹水圍田,加上推廣農業技術,水稻產量實現“早五晚四”(即早造500斤、晚造400斤)。實行水稻與甘蔗輪植后,水稻面積逐漸減少,1983年水稻種植面積減至5200多畝。後來又改造為魚蝦(蟹)塘養殖水產品,2013年水稻種植面積已減至2100多畝,但通過改進栽培技術、推廣良種、使用化肥等方法,水稻年畝產量提高1300多斤。
曬穀2
曬穀2
1962年,馬山村引進機器在村西南的豬頭山腳興建糧食加工廠(俗稱米機),每日加工稻穀可超萬斤,加工廠發動機組是從蘇聯進口的,以穀殼燃燒為動力的蒸汽機帶動發電機組發電(供加工廠照明用),蒸汽機是由一個直徑200厘米、厚度15厘米的大鐵輪人工轉動輔助起動,然後帶動碾米機組碾米,馬山米機是當時斗門地區最大的糧食加工廠之一。後來村民興辦多間小型碾米機,馬山米機在1986年停辦,2013年底拆除。

瀨糍水

糍水是馬山村著名的稻米小食,過去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招待貴賓做來吃的。製作糍水俗稱瀨糍水,首先準備糍水粉料已經夠麻煩了,要提早曬乾冷飯舂粉,又要按照一定的生、熟粉份量配製糍水粉料,又要掌握熱水的溫度沖調成米糊,又要挑選一個合適的椰殼鑽孔做糍水殼,控制瀨出米糊的粗細、快慢,又要過冷河一兩趟(過冷河:將食物用冷水或冰水略沖洗一下,再炒煮時食物較為爽脆,不會有粘連糊口的感覺),還要人幫手煮湯水、下配料。講都一大堆了,實際做起來就可想而知的複雜,如果粉料有問題或者手藝不精,往往煮不出又長又滑、又爽口又有韌氣的糍水粉,說不定會煮一鑊“粥”出來。配製糍水粉的傳統湯料有:蝦米、干、干魷、臘腸、臘肉、三鳥的內臟,蘿蔔、椰菜、大白菜、芫荽菜等等。

甘蔗生產

最初馬山村沒有種植甘蔗,只有少部分村民種果蔗(又稱黑蔗),由於剛造好的圍田鹽鹼度太高,種植水稻產量無保障,而甘蔗能適應這種土壤條件,1962年種植甘蔗1300多畝,隨後大面積推廣甘蔗良種粵糖、順糖、桂糖一號和二號,1973年後又開始種植宿根蔗和秋植蔗,收穫的甘蔗大部分定點運到江門甘化廠壓榨,后調整運往紅旗、白蕉糖廠。1980年建在蓼葵村和“大王角”山崗的五山糖廠投產了,馬山村的甘蔗就近運往五山糖廠壓榨,更加方便了廣大蔗農,1984年馬山村種植甘蔗5800多畝,平均畝產達到5.5噸。
五山糖廠在“大王角”山嘴挖了一條運河直通沙龍涌,並修建了缷載碼頭,每年12月到翌年3月甘蔗收割季節(統稱榨季),河道上運輸甘蔗的船一條接一條,首尾相連,蔚為壯觀。糖廠內機聲隆隆,貨車不斷從廠門進進出出,甘蔗被過磅、傳送、提汁、過濾、蒸發、結晶、乾燥、包裝,完成整套甘蔗製糖工序。斗門地區糖業鼎盛時期有五間糖廠,年產白砂糖10萬噸,人均年產糖量達到1000斤,是名符其實的“甜縣”。糖廠當時有大量人員就業,也吸納不少當地農民為季節工,糖廠員工因工薪高、福利好而成為人們羨慕的對象,當地很多人都以嫁給糖廠職工為榮。
踏入二十一世紀,進口平價糖漿越來越多,國內蔗糖價格不斷下跌,馬山村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大幅削減甘蔗種植面積,至2013年,全村甘蔗地改為水產養殖,養殖青蟹面積達到10000畝,產出的青蟹銷往全國各地。

番薯的故事

番薯是營養齊全的天然滋補食品,其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7倍,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3.5倍,維生素A是馬鈴薯的100倍,糖、鈣和維生素B1、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麵粉;番薯豐富的纖維素使人有“酒足飯飽”和腸胃寬舒之感,其極少的脂肪含量既能阻止脂肪和膽固醇在腸內的吸取,又能分解體內的膽固醇,有效地預防人體營養過剩,起到很好的減肥作用;番薯能迅速中和米、面、肉、蛋等食品在人體內所產生的酸性物質,維持血液弱鹼平衡。番薯無論生熟都含有粘蛋白,能有效地防止心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積,維持和增加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防止肝和腎中結蒂組織的痿縮,又能防止疲勞,恢復精力,防治便秘,強身益壽。因此,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早就將其列為“長壽食品”。
吃未熟透番薯難以消化且有不適感,食用過量會引起腹脹、燒心、泛酸、胃疼等,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
番薯主要吃用其根塊,除了甜脆的生番薯和香噴噴的烤番薯,還有煲番薯粥、番薯糖水、曬番薯干、煎番薯餅、制番薯粉條等等。而番薯葉和番薯藤,以前農家一般用來餵養豬、牛、羊、兔等牲畜,現代人則把番薯葉視作健康食材,用辣椒腐乳或者蒜蓉炒食。
聰明的馬山村民開墾周邊山崗地,大量種植番薯,就連水稻田和甘蔗田的圍基邊,平時都種了不少的番薯。在糧食失收年份或者青黃不接的時期,番薯可大顯身手暫代主食。進入“薯六米四”時期(即是煮飯時放六成番薯、四成米,一塊塊斬開的番薯鋪滿整個鑊面),民眾開飯時先吃兩碗番薯,才可以再吃一、兩碗米飯,少兒和病弱者在家裡會獲照顧少吃一點番薯。
製作“番薯飯”家家都會做,就是將飯焦(鍋巴)用熱水泡一下,放上煮熟的番薯壓爛,再攪和在一起,稀糊的“番薯飯”散發出縷縷焦香,飯量大的可以添上一碗。
遇到飢荒年份,周邊村莊缺糧就會到處搜刮農副產品,馬山村的番薯成為大家爭搶的對象。非常時期,馬山村的應對策略是派人把守各條主要通道,批量運出的番薯沒有批條不準通行,外村人攜帶小量番薯出境的,要講得出在馬山的親戚名字才放行。
“番薯屎都未屙凈,就……”是當地一句俗語,意思是諷刺某些高傲的人“從農村吃番薯轉到城鎮吃米飯不久”就忘本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農村艱苦地“出身”,何時何地都要記住父老鄉親和鄉情。

社會


村內教育

80年代初馬山學校的小學生
80年代初馬山學校的小學生
馬山小學位於斗門區乾務鎮馬山村內,地處珠海市西部地區三村工業區,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以及鮮明辦學特色的鄉村公辦小學。學校佔地面積20698平方米,建築面積7065平方米,綠化率達84.6%;現有18個教學班,45名教職工,790多名學生。馬山小學2005年成功創建區一級學校,是斗門區鄉村小學辦學的一個亮點,在創建教育強鎮、教育強區、教育強市的大潮中,猶如一朵多彩的浪花為大潮推波助瀾,自強不息,亮光點點。
學校歷史
馬山小學的校史,馬山村的教育起源於私塾,進而辦專館,發展成為學校。清宣統三年(1911年),由馬山人林勤廉始辦林姓第一所私塾與創基祖裔孫張沾坤於民國四年(1915年)始辦張姓第一所私塾,距今近百年歷史。期間,學校雖多次易名,校址多次變換,校長和教師也換了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但是傳承文明、宣揚進步文化、培育鄉村人才的責任和使命卻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在改革開放及建設教育強鎮、教育強區、教育強市的進程中,馬山小學的辦學、馬山村的教育得以發揚光大,發展的步伐也越來越快,越來越精彩。
俯瞰馬山學校
俯瞰馬山學校
鮮明的辦學特色:近年來,該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師資和生源特點,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努力辦“奧林匹克數學及少年足球”見長的特色學校,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三年來,學生參加市、區舉辦的數學競賽、廣東省育苗杯數學競賽、國家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共有175人次獲獎,並多次獲集體優勝獎;學生足球隊2004年男女隊分別獲得斗門區足球比賽第一名;2005年足球男隊獲得珠海市少年達能杯足球賽第二名,代表珠海市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少年達能杯總決賽;2006年足球男隊又獲得珠海市少年達能杯足球賽的第二名。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也取得不錯的成績,連續兩年獲得市、區的教學質量獎。很好地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市、區都享有盛譽,受到了上級及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兆萬書室和圖書館
兆萬書室
兆萬書室
1895年,在馬山村林姓十九巷建有“兆萬書室”,1936年至1938年在兆萬書室開辦私塾少先小學,1949年後成為村民文化活動場所。
馬山圖書館
馬山圖書館
1958年,馬山村在張姓二十巷街邊開設圖書館,圖書由村民自發捐出,當時藏書有5000冊,分文藝類、小說類和兒童連環畫,晚上供村民自行取閱。1960年停辦,由每個生產隊設立圖書角,1970年改為小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