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蓼

大馬蓼

別名為蓼草、旱苗蓼、白辣蓼。蓼科蓼屬植物酸模葉蓼。以全草入葯。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簡介


性味歸經:辛、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用於腸炎,痢疾;外用治濕疹,頸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詳細信息


採收加工

夏、秋採收,曬乾。

藥材性狀

全草長20~100cm。莖圓柱形,有分枝,節處有淡褐色的膜質托葉鞘。葉互生,皺縮,展平後為披針形至長圓狀橢圓形,表面常有新月形斑點,綠色或綠褐色,背面具腺點或被白色綿毛,主脈及葉緣具粗硬刺毛。穗狀花序聚成圓錐狀,小花淡粉色。果卵圓形,扁平,長2.5~3mm,黑褐色,有光澤。氣微,葉辛、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900m以下的溝邊、田邊、路邊濕地。

分佈地

生於路旁濕地和溝渠水邊,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區。朝鮮、蒙古、日本、印度、菲律賓、俄羅斯亦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