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骨折

足部骨折

足部骨折是指發生於足部跟骨、距骨、跖骨、趾骨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無性別和地區的差別。高處墜落、重物打壓、碾壓、長距離行走及短期內大運動量活動、足骨腫瘤等都可導致足部骨折。足部可出現疼痛、紅腫、畸形、活動受限、不能行走。主要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可合併或併發足弓塌陷、扁平足畸形、腓骨肌腱卡壓綜合征、骨髓炎、畸形癒合、距骨壞死、繼發踝關節骨關節炎。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不利於足部功能恢復,進而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早期有效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外科

病因


● 足部骨折一般是由於足部骨骼遭遇巨大暴力,產生破壞所致。
● 常見於高處墜落,足跟先著地、足被迫內翻或外翻,汽車或重物擠壓等,多因重物打擊足背、碾壓或誤踢硬物引起。

癥狀


● 足部骨折的患者常有足部外傷史。
● 局部腫脹、疼痛、不能行走和活動受限是足部骨折最常見的表現。
● 活動踝關節時距骨疼痛劇烈,移位或脫位時可出現足部畸形。
● 高處墜地足跟受傷骨折時,還可出現淤血。
● 嚴重者會出現足跟足弓變平,足部變長。

檢查


● 診斷足部骨折需要做體格檢查、X線檢查、CT檢查來輔助診斷。
● 體格檢查
● ● 檢查的目的是發現陽性體征,可作為初步診斷。
● X線檢查
● ● 對足部骨折只是簡單初步的檢查方法,可輔助診斷。
● CT檢查
● ● 影像清晰無重疊且診斷明確,能發現X線平片檢查不能發現而實際存在的骨折。

診斷


● 醫生診斷足部骨折主要是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來診斷的。
● 有足部外傷史。
● 足部腫脹、疼痛、功能受限,活動踝關節時疼痛加重,移位或脫位時足部出現畸形。
● 嚴重者會出現足跟足弓變平,足部變長。
● 影像學檢查顯示跟骨、距骨、跖骨或趾骨骨皮質不連續,骨小梁中斷、扭曲、錯位等,提示足部骨折。

鑒別診斷


● 足部骨折需與單純踝關節扭傷、足部韌帶損傷、跗中關節損傷等疾病相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會根據臨床經驗、影像學檢查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足部骨折的治療原則主要是骨折複位癒合,糾正足骨移位及畸形、恢復行走和運動的功能。

非手術治療

● 可給予活血化瘀的藥物輔助治療。
● 沒有移位的骨折局部包紮固定即可;有移位的要先手法複位,然後再進行包紮固定。

手術治療

● 手術切開複位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療效較好。

危害


● 足部骨折引起的足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合併或併發足弓塌陷、扁平足畸形、腓骨肌腱卡壓綜合征、骨髓炎、畸形癒合、距骨壞死、繼發踝關節骨關節炎。

預后


● 足部骨折治療后的效果與治療的方法、治療的早晚、後期的康復訓練等因素有關。
● 總體來說,早期有效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預防


● 足部骨折主要是由於外傷所導致的,故注意生產、生活安全是預防的關鍵。
● 堅持合理的體育鍛煉,提高骨的硬度。
● 遵守交通規章制度,安全出行。
● 高空作業時注意安全,避免疲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