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啟期

榮啟期

榮啟期,(前571—前474年),字昌伯,春秋時隱士,傳說曾行於郕(今河南范縣、山東寧陽縣東北一帶)之野,對孔子自言得三樂: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後世常用為知足自樂之典。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榮啟期(前571—前474年),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今河南范縣、山東寧陽縣東北一帶)人,生於周靈王元年(前571年),卒於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終年98歲。
榮氏祖先本與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榮伯食采於榮(今河南鞏縣西),因以為姓氏。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93年),榮叔公奉王命見魯桓公,有功社稷,封為上谷大夫,始遷於魯,宅居郕邑,是為魯宗之始”。
榮啟期為叔公後人,精通音律,博學多才,思想上很有見解,但在政治上並不得志,特別在老年以後,常常在郊野“鹿裘帶素,鼓琴而歌”,並以此自得其樂。

榮期三樂

榮啟期像
榮啟期像
《列子·天瑞》記載,孔子游泰山時,在路上遇見榮啟期,衣不蔽體,但邊彈琴邊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孔子問他:“先生所以樂,何也?”
榮啟期回答:“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
孔子連連點頭稱是。又不無惋惜地說:“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騰達,如今空懷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遺憾。”
誰知榮啟期卻不以為然地說:“古往今來,讀書人多如過江之鯽,而能飛黃騰達者才有幾人?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而死亡則是所有人的歸宿,我既能處於讀書人的常態,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終的歸宿,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孔子聽了說:“善乎!能自寬者也。”這就是“知足者常樂”的典故。知足常樂成為人們處世哲學的一種態度。

後世影響


後人評價

榮啟期與孔子的這番對話,使他的名字永遠地流傳下來。在後世許多詩文辭賦中,都把他作為“高士”的象徵。東晉陶淵明做《飲酒》詩,有專寫他的一章:“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保存至今

保存至今的南朝磚畫《竹林七賢和榮啟期》(1960年發現於南京西善橋南朝大墓中,是我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磚畫),更把他和後來的竹林七賢畫在一起。畫面上,榮啟期在樹蔭下席地而坐,鼓琴高歌。正是陶淵明詩中吟詠的“榮叟老帶索,欣然之彈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