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憂愁愁的走了
憂憂愁愁的走了
《憂憂愁愁的走了》是由崔允信執導的劇情片,余文樂、何華超等參加演出,2002年在韓國上映。
《憂憂愁愁的走了》講述三個九十年代初畢業的大學生在香港的故事。Ray在三潘市完成學業后,無可不可地留下來;Alex是一個牧師,懷自己是否應該在中堅守信念;Chris是一名消閑雜誌的編輯,背後卻隱藏著一段關於民運的哀傷故事。九七年十月的金融風暴,或多或少令這幾個人的生活有所改變,也使這群物質富裕但精神空虛的香港人醒覺到,原來在俗世中堅守自己年青時的信念,是這麼困難。
憂憂愁愁的走了
角色 | 演員 |
Alex Lai | 何華超 |
Ivy | 何韻明 |
Ray | 周群達 |
Chris | 呂國慧 |
Cameo | 吳鎮宇 |
Hong(as Man Lok Shawn Yu) | 余文樂 |
Kwong | 尚明輝 |
Co-worker | Shirley To |
導演:崔允信 Vincent Chui
編劇:崔允信 Vincent Chui
葉念琛 Patrick Kong
Nianchen Ye ....writer
說句實話,筆者對此片的評價絕對是有一定偏見的,因為個人來說真的不太喜歡Dogma電影,總覺它的教條和藝術是兩碼子的事。在嚴苛的規限之下,編導根本難以有所發揮,而且電影人為了拘泥於那些教條,往往在不少藝術考慮上作出犧牲,甚至強逼自己令作品刻意配合Dogme95,從而影響電影的整體性,實在可惜。無錯,Dogma的原意正是要刪去導演對電影的影響力,但缺乏導演掌舵的電影就有如沒有靈魂的肉體一樣,並不算是一出藝術品。話說回來,筆者也非完全厭惡Dogma,也認為當中一些規條甚富特色,值得學習,只不過電影人實無需被規條綁死吧了。如果我要拍攝同類電影,相信只會取其優點甚或精神,而捨去障礙藝術發揮的部分,雖然電影不會是切切實實的Dogma電影,但卻一定能反映出自己的拍攝理念,而不是Dogme95創辦人的理念。
基於這個大前題,筆者對於戲中的拍攝手法實在難以苟同。手執鏡頭令人看到頭暈(事實上,Dogme95規條只說Handheldcamera,並沒有指明攝影機一定要搖得很厲害才算handheld),加上全片八成鏡頭都是中近鏡,畫面的八十巴仙都被人物的頭和身體佔有,論畫面構圖只能以一團糟來總括。對白方面也太多廢話,人物角色的行為動作刻意自然化,但反而覺得有點做作,並不算特別成功。不過有一點要提的是,全片雖然沒有背景音樂,但是編導往往醒目地透過一些戲內聲音(diegeticsound)去配合情節,增強氣氛,例如使用電視機的新聞報告聲音或唱機播放的歌曲等,處理十分靈活,算是筆者對此片最欣賞的部分。總括來說,覺得導演崔允信對於DV數字電影的優點和特性都有很明確的認識,但是可能由於要刻意迎合Dogma的教條,拍攝上總有綁手綁腳的不快感覺。
戲中三段人物的故事,以何華超和呂國慧兩個角色寫得最深入難忘,亦以兩人演得最投入,不少表情動作都掌握準確,值得一贊。同是出身摸特兒的余文樂和賴登勤則只以外型取勝,猶其賴登勤一段寫得最模糊表面,角色和情節並不引人入性。
香港的電影市場一向比較狹窄,猶其獨立電影的生存空間不多,很高興電影人能作不同類型電影的嘗試,雖然個人並不好Dogma電影,但也很樂意看見像《憂憂愁愁的走了》這類勇於破舊立新的電影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