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
髖臼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最穩定的關節之一,是典型的球臼關節。髖關節既具有良好的內在穩定性,也具有靈活的活動性。
髖臼位於髖骨外側面中央,呈半球形深凹,直徑約30~50mm,表面覆蓋厚約2mm的透明關節軟骨,呈半月形分佈。中央是髖臼窩,無軟骨覆蓋,由哈佛腺充填,可以隨關節內壓力的增減擠出或者吸入關節液,以維持關節內壓力的平衡。髖臼邊緣的環形關節盂唇可以加深、加寬髖臼,使髖臼容納股骨頭的大部並處於穩定的位置,加強了髖關節的穩定性。
髖臼
髖關節的主要活動可分解為在3個互相垂直平面上的運動:矢狀面上的屈伸﹑冠狀面上的內收外展,以及橫斷面上的內外旋轉。髖關節在3個平面的活動範圍不盡相同,矢狀面上活動幅度最大為前屈0°~140°,后伸0°~15°在冠狀面外展0°~30°內收為0°~25°在橫斷面上,當髖關節屈曲時外旋0°~90°內旋0°~70°髖關節伸直時旋轉幅度較小,內外旋分別為45°。行走時髖關節屈伸動作約為+40°~-5°,內收外展及內、外旋動作約為+5°~-5°。上樓時活動範圍較大,屈伸活動範圍為67°,內收外展及內外旋動作分別為28°及26°而在跑步時,矢狀面上的屈伸動作範圍會增加。髖關節的活動主要是矢狀面上的屈曲活動。正常成年人髖臼是髖骨外側面中部的倒杯形深窩,面向前、外、下方,外展角約為40°~47°,前傾角是4°~20°。這兩個角度具有顯著的生物力學效應,完全適應人類髖關節在矢狀面屈曲活動為主的運動學特點,對於髖關節運動功能至關重要。外展角是身體縱向軸和髖臼中心軸之間的夾角。當骨盆前傾60°~70°時,髖臼的外展角最大,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最大,關節最穩定。當骨盆前傾增大或者減小時,外展角均會減少。人體伸髖活動中外展角度變化較大,屈髖時外展角變化較小,此變化特點是通過屈曲活動中髖臼前傾角的轉化來彌補的。髖臼前傾角是髖臼開口面與矢狀面形成的夾角,對保持髖關節的屈曲穩定性非常重要。髖臼的前後緣形態對前傾角有著重要的影響。
研究表明,髖臼的后緣在近側是直線型,遠端為曲線狀,髖臼前緣的形態還有曲線型、直線型及不規則型,使得髖臼的前傾角存在較大的個體變異。Ziber等認為骨盆在不同的傾斜角度,從髖臼的后角到前角,髖臼的前傾角逐漸下降,坐位時前傾增大,站立時前傾角變化不大,仰卧位時前傾角減少,由下至上髖臼開口緣的前傾角逐漸增大,平均增加值是0.51°±0.56°。Moed和Maruyama等的研究證明,髖臼緣開口面並不是一個平面。髖臼前傾角一方面可以使髖關節的屈曲活動範圍大於直立運動,適應人類的直立運動模式;另一方面可維持髖關節運動狀態下的穩定性。髖臼前傾角由下至上逐步增加,可使髖關節在矢狀面的屈曲運動不受髖臼前緣的阻擋,有利於增加髖關節的屈曲活動度。研究表明隨著髖關節屈曲度的增加,髖臼的外展角逐漸增加,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率減小,髖關節趨向不穩定;如果髖臼沒有前傾角,屈髖至90°時外展角變為0°,臼頭覆蓋率為零。而髖臼前傾角的存在,使得髖關節屈曲過程中,前傾角逐步轉化為外展角,維持了髖臼對股骨頭的有效覆蓋。因此,生理性髖臼前傾角對維持髖關節在屈曲運動中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髖臼靜脈在髖臼切跡窩內由圓韌帶靜脈、髖骨靜脈(3~5支)匯合形成,在匯合處常形成梭形或橢圓形膨大的靜脈竇。28例中有11例可見靜脈竇,佔39.29%,靜脈竇大小約5.0mm×3.0mm,位置緊靠髖臼橫韌帶外下方,有4~6條屬支呈指狀匯入該竇。未形成靜脈竇者17例,佔60.71%。髖臼靜脈經髖臼橫韌帶下方的髖臼孔出髖臼,在髖臼孔外與髖臼部位的靜脈環匯合,向內上方經閉孔靜脈后支,最後注入髂內靜脈。髖臼部位的靜脈環向內、向下與旋股內側靜脈、臀上靜脈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