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與骨

2012年索尼電影公司出品的法國電影

《銹與骨》是2012年索尼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法國電影,由雅克·歐迪亞執導,瑪麗昂·歌迪亞、馬提亞斯·修奈爾伯利·蘭內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2年5月17日在法國正式公映。

影片改編自加拿大小說家克雷格·戴維森(Craig Davidson)的同名短篇小說集,講述的是拳擊手阿里在手骨斷裂之後,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自尊打黑拳,因為一場意外邂逅了海洋館訓鯨師斯蒂芬妮,二人暗生情愫的故事。

劇情簡介


銹與骨劇照
銹與骨劇照
在法國北部,阿里遇到了五歲的山姆,從此擺脫不開了。其實山姆是他的兒子,不過他不知道。阿里居無定所,身無分文而且沒有朋友,最後無奈之下,他只得求助於他定居安蒂貝斯的姐姐。姐姐讓阿里暫住在她家的車庫裡,他們的情況才有所好轉。
為了生計,阿里在一家酒吧擔任保安,在那裡他救了被打的斯蒂芬妮。認識了斯蒂芬妮,後來他送她回家並留下了電話號碼,從此他們的命運就交織在了一起。
阿里窮困潦倒,在黑市打拳;而斯蒂芬妮是水族館的虎鯨訓練師,美麗富有,就像一位公主。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一次演出事故使斯蒂芬妮的一切成為了噩夢。當阿里再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坐在了輪椅上,失去了雙腿和對未來生活的夢想。
於是,兩個人在人生最低谷、在各自最不完美的時候遇到對方,阿里幫助斯蒂芬妮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帶她走出絕望;而斯蒂芬妮又何嘗不是阿里混亂生活中的那一絲清新的微風。兩個絕望中的人相互救贖,最終產生了愛的火花,開啟了新的生活。

演員表


演員角色
瑪麗昂·歌迪亞斯蒂芬妮
馬提亞斯·修奈爾茨阿里
席琳·薩萊特路易絲
阿爾芒·沃切山姆
可琳恩·馬西耶羅安娜
伯利·蘭內爾瑪莎

職員表


製作人雅克·歐迪亞
導演雅克·歐迪亞、帕斯卡爾·古什德
副導演(助理)子尤力克·阿萊爾
編劇雅克·歐迪亞
攝影史蒂芬·芳汀
配樂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剪輯朱麗葉·威爾夫林
選角導演理查德·盧梭
藝術指導米歇爾·巴泰勒
美術設計雅安·梅加
服裝設計維吉妮·蒙特爾
視覺特效塞德里克·法爾、菲利普·弗里爾
布景師鮑里斯·皮奧特
發行索尼經典

角色介紹


  • 阿里

    阿里

    演員馬提亞斯·修奈爾茨

    配音馬提亞斯·修奈爾茨

    真誠、坦率,但無家可歸,很窮還沒什麼朋友,所以他只好帶著山姆一路來到法國南部尋求一個可以暫時落腳的地方。由於身形龐大且十分有力量的大塊頭,很快就在夜總會謀得了一份保鏢兼打手的工作,並在一次非常危險的爭執當中,遇到了女主角斯蒂芬妮。

  • 斯蒂芬妮

    斯蒂芬妮

    演員瑪麗昂·歌迪亞

    配音瑪麗昂·歌迪亞

    美麗富有,是海洋公園裡的訓鯨師,但是在一次表演中遭遇事故,失去了雙腿,只能依靠輪椅代步,還有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

  • 山姆

    山姆

    演員阿爾芒·沃切

    配音阿爾芒·沃切

    阿里的兒子,五歲,天真無邪。跟著阿里四處流浪,沒有一點怨言,只是默默地跟隨。時常為了讓阿里高興,故意做出一些小暖心的事情。

音樂原聲


曲目演員
銹與骨劇照
銹與骨劇照
Wash-
Reckless
Evidently Chickentown
Love Shack
I Follow Rivers
With You
Firewater
Les Paris
Le train
Le combattant
Naissance de l'amour
1er combat
L'hôpital
Sam
Sexy Phone Girls' Fantasies
The Wolves
All the Days I've Missed You
De rouille et d'os
Le lac
La loi du supermarché
2ème combat
L'Orque
La plage
Stéphanie et Sam
Ali
Marineland
Stéphanie
Undercurrent

幕後製作


• 影片從2011年10月開始在位於戛納、尼斯和安蒂貝斯之間的阿爾卑斯濱海省拍攝。大約拍了30天,攝製組又移師比利時一周,拍攝發生在那裡的場景。
銹與骨劇照
銹與骨劇照
• 在瑪麗昂·歌迪亞拍攝《銹與骨》前,已經簽約確定出演《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儘管並不是主角,瑪麗昂·歌迪亞也不能同時拍攝另一部電影。但是她十分想參與《銹與骨》中,於是只好隱瞞電影拍攝時間,《銹與骨》拍攝接近尾聲時正好與《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時間稍微重疊。因此《銹與骨》劇組只好暗中加快進度,避免影響瑪麗昂·歌迪亞的檔期。儘管做得很謹慎,最終內幕還是被美國雜誌《綜藝》踢爆。
• 《銹與骨》中有三個新發現:柯瑞妮·馬瑟羅,曾在《路易斯·溫默》中扮演同名主人公;席琳·薩萊特,曾憑藉《妓院里的回憶》中的角色提名2012年愷撒獎最佳新人女演員;還有馬提亞斯·修奈爾,從《頑固分子》中脫穎而出。
改編過程
影片改編自克雷格·戴維森於2005年9月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集《銹與骨》。這位加拿作家經常被拿來與恰克·帕拉尼克(《搏擊俱樂部》的作者)相比較。在整部電影的改編過程中,雅克·歐迪亞和編劇托馬斯·彼得根對原著小說進行了自由發揮。他們兩人決定不重新敘述原著中故事,而只是保留人物,特別是保留故事基調上原有的衝突。另外,阿里和斯蒂芬妮這兩位主角在原著小說中並不存在,是專為電影而創作的。
主創隊伍
為了更好地拍攝與製作《銹與骨》這部影片,導演歐迪亞召集了他的長期合作夥伴:其中有攝影指導斯蒂芬·方丹、布景師米歇爾·巴泰勒、製片人帕斯卡爾·古什德,這三位都已經與導演第三次合作了。導演歐迪亞同樣也啟用了新的合作者,如服裝造型的維吉妮·夢黛兒、音樂配樂的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和影片剪輯的朱麗葉·威爾夫林。

播出信息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銹與骨劇照
銹與骨劇照
中國香港2013年3月21日
俄羅斯2013年1月24日
英國2012年11月2日
德國2013年1月10日
義大利2012年10月4日
澳大利亞2013年3月28日
美國2012年11月23日
日本2013年4月6日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索尼
發行公司索尼

獲得榮譽


獎項

時間名稱獎項結果得獎者
2012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雅克·歐迪亞
2013年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提名瑪麗昂·歌迪亞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全體劇組
2013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瑪麗昂·歌迪亞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雅克·歐迪亞
2013年法國凱撒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獲獎馬提亞斯·修奈爾茨
最佳改編劇本雅克·歐迪亞
最佳剪輯朱麗葉·威爾夫林
最佳原創音樂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最佳影片提名雅克·歐迪亞
最佳女演員瑪麗昂·歌迪亞
最佳導演雅克·歐迪亞
最佳攝影史蒂芬·芳汀
最佳聲效讓-保羅·威爾 

作品評價


導演歐迪亞的絕招之一就是將這種羅曼蒂克的主張滲透在動感、令人無法捉摸的多層敘事中,這也持續改變了影片的節奏。他將這種敘事方式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種只屬於他自己的藝術。 (《首映》評)
影片算不上是一個愛情故事,也算不上是勵志題材,換作好萊塢或許就拍成了狗血片,興許運氣好的話還能剩下演員的演技。但到了歐洲文藝片導演手裡,各種細膩的細節拍出了一種細水長流的感覺,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性,連角色自己都輕易控制不了周遭的變故,一對男女都因為外在的變故改變著自己的內心,讓《銹與骨》更像是兩個人的成長故事。 (《現代快報》評)
銹與骨劇照
銹與骨劇照
影片實際上探討的是人的脆弱性和抗壓強度。這個故事在導演的掌控下分外引人入勝,他對於光線的運用則甚為突出,利用明暗對比效果來反應主人公的內心。影片的結局是光明的,生活亦是如此,即使有苦難,人們總能在人性交流中找到恢復生命力的路。 (鳳凰娛樂評)
影片講述的內容:男女愛情、家庭姐弟情,父子情和當前的社會問題,都糾結交織到一起。和歐迪亞另一部電影《預言者》緊追主人公一條線索發展的敘事不同,《銹與骨》中是在一個危機重重的法國社會大背景下,男女主人公各自平行生活,又漸漸交叉融匯,同時還有身邊普通人的艱難生活。
《銹與骨》改編自美國作家克雷格·戴維森於2005年發表的同名作品,不過影片不僅將原作法國本土化,更是只取起內核,形式早已大相徑庭。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原作中根本就不存在,愛情故事也是編劇添料的結果,對於原著本已殘忍厚重的故事,導演希望加入愛情、法國地中海的陽光和色彩給予溫暖。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精心構築,光線、畫面、鏡頭移動,殘酷暴力的人生在導演鏡頭下,色彩豐富,真實又充滿詩意。每一個場景,都經典到可以拿出來做為教材案例,在象徵寓意中寫實人生。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