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研究試驗基地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和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科技部1999-2001年共分3批從有關部門遴選了35個野外站進行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經驗。為全面總結野外站試點期間各方面的工作,規範國家野外站的管理,國家科技部於2006年組織專家對生態、特殊環境和大氣本底領域的29個試點站進行了評估,現有正式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進行管理的27個試點站。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是國家研究實驗基地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和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觀測站
2005年6月,我部發布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申報指南,有關部門和單位給予了積極支持和配合,評審工作進行順利。根據專家評審意見,經研究,批准“河北沽源草地生態系統”等36個野外台站為國家野外站。該36個野外台站即進入國家野外站建設期。相關野外台站和依託單位認真制訂國家野外站建設計劃,並組織專家論證。建設期滿一年後,應組織專家對建設計劃執行情況進行驗收。各野外台站要根據“觀測、研究、示範”的定位要求,進一步凝鍊研究方向,加快建設步伐,在科研工作、隊伍建設、觀測研究平台建設、資源數據共享和運行管理等方面要取得明顯進展,努力成為生態科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學科發展的重要野外觀測實驗、科學研究和示範基地。
2006年,科技部組織專家對生態、特殊環境和大氣本底領域的29個試點站進行了評估,現有正式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進行管理的 27個試點站。
序號 | 研究站名稱 | 依託單位 |
1 | 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2 | 山東禹城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3 | 河南封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4 | 湖南桃園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
5 | 湖南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6 | 黑龍江帽兒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東北林業大學 |
7 | 吉林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8 | 陝西秦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9 | 四川貢嘎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
10 | 江西大崗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
11 | 湖南會同杉木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12 | 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 |
13 | 廣東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14 | 雲南西雙版納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15 |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16 | 寧夏沙坡頭沙漠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
17 | 新疆阜康荒漠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18 | 湖北東湖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9 | 江蘇太湖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
20 | 海南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1 |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22 | 國家土壤肥力與肥料效益監測站網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23 | 新疆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
24 | 雲南東川泥石流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
25 | 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三峽大學 |
26 | 青海瓦里關大氣成分本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青海省氣象局 |
27 | 南極長城極地生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