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黃體生成素

促黃體生成素

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也稱黃體生成素、促間質細胞激素,為腺垂體產生的糖蛋白。對女性的作用為促進排卵和黃體生成,調節月經周期;促進雌激素和雄激素合成。對男性的作用為促進睾丸間質細胞的成熟及雄激素分泌。LH水平在月經周期的中期呈現最高峰,因此LH測定對排卵時間有預測作用。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也稱黃體生成素、促間質細胞激素,為腺垂體產生的糖蛋白。對女性的作用為促進排卵和黃體生成,調節月經周期;促進雌激素和雄激素合成。對男性的作用為促進睾丸間質細胞的成熟及雄激素分泌。LH水平在月經周期的中期呈現最高峰,因此LH測定對排卵時間有預測作用。

簡介


● 檢驗別稱:黃體生成素、促間質細胞激素
● 英文名稱:luteinizing hormone
● 英文簡稱:LH
● 標本類型:血清或血漿
● 所屬項目:血液生化檢查
● 相關疾病:
● 升高:原發性卵巢衰竭、原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 降低:垂體或下丘腦功能低下、溢乳-閉經綜合征、長期服用避孕藥等

適合檢查的人群


● 月經周期異常的患者。
● 不孕患者。
● 預測排卵期。
● 垂體和性腺功能障礙患者。

標本採集


● 採集方法:靜脈采血。

檢查前

● 是否空腹:是。
● 檢查前,白天清淡飲食,忌煙酒。晚上10點以後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檢查。

檢查后

● 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注意不要揉。
● 若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情況時,應立即平卧,並可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其他檢測。

參考區間


● 男性:1.24~8.62mIU/ml
● 女性:卵泡期:2.12~10.89mIU/ml
● 排卵期:19.18~103.03mIU/ml
● 黃體期:1.2~12.86mIU/ml
● 絕經期:10.87~58.64mIU/ml(化學發光法)
● (數據來源:潘祥林,王鴻利。實用診斷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臨床意義


● LH主要用於異常月經周期的評估、不孕診斷的評估及閉經期激素替代治療的評估。臨床上LH與促卵泡激素(FSH)聯合檢測是判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的常規檢査方法。

升高

● 內分泌疾病,多見於原發性卵巢衰竭、原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綜合征、垂體促性腺細胞瘤等。
● 藥物影響,服用氯米芬、螺內酯等藥物。

降低

● 內分泌疾病,多見於垂體或下丘腦功能低下、溢乳-閉經綜合征等。
● 藥物影響,服用地高辛、孕酮、口服避孕藥等藥物。
絕大多數婦女排卵發生在“LH峰”(月經中期,LH快速增高刺激排卵)后的14~28小時,因此可通過“LH峰”,明確排卵功能是否正常以提高受孕率。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參考文獻


● [1] 叢玉隆。實用檢驗醫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2] 府偉靈。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3] 潘祥林,王鴻利。實用診斷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4] 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